一种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9012发布日期:2020-02-14 16:0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由于治疗需要,常需在患者体内留置外科导管。外科导管露置于患者体外的部分一般通过医用粘贴片固定于患者皮肤上,这样外科导管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相对于皮肤是固定死的,当患者活动时,外科导管位于患者体内的部分与外科导管位于患者体外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难免要发生变化,这样外科导管受到拉扯,外科导管位于患者体内的端部容易发生位移,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影响外科导管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导管固定器,以方便置管患者的活动并减小其活动对所置导管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黏贴片,所述黏贴片的顶面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固定于基座上的第一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上铰接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配合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片,该限位片上开设有限位孔或限位槽,第二固定部的对应侧设有与限位孔或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机构;第二固定部向第一固定部合拢时,限位机构与限位孔或限位槽配合而将第二固定部锁定于第一固定部上,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组合形成容纳导管的通道。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二固定部侧壁上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弹簧内端固定于安装孔内,弹簧外端固定有限位球;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限位球的一部分露置于安装孔外。当将第二固定部向第一固定部合拢时,限位球随第二固定部运动到与限位片接触的位置后,受到外界的挤压力,退入安装孔内,第二固定部继续向第一固定部运动,运动至安装孔与限位孔或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时,安装孔内的限位球在弹簧作用下伸出,并卡入限位孔或限位槽内,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实现相对静止(固定);当需要打开导管固定装置时,只需按压限位球,向外翻转第二固定部即可。

优选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限位球的1/2露置于安装孔外。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薄膜铰链连接。

所述基座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本体同轴且直径大于本体直径的圆盘;所述第一固定部内开设有与所述圆盘间隙配合的空腔,第一固定部底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圆柱形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空腔嵌套于圆盘上,所述本体与开口间隙配合。

使用时,可先将黏贴片贴于患者皮肤目标位置,然后打开导管固定装置,将导管放置于第一通槽内,再将第二固定部合拢,即可实现导管的固定,十分方便。此后,患者活动而导致体内外导管部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导管固定机构随导管转动,使得导管固定机构随患者体位的变化而变化,减小患者活动对导管位置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固定器结果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患者自身活动对身体内所置导管位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合拢状态,其中,黏贴片未画出)。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未合拢状态,其中,黏贴片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导管固定器,包括黏贴片1,所述黏贴片1的顶面设有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有导管固定装置3;所述导管固定装置3包括可转动地固定于基座2上的第一固定部301,该第一固定部301上铰接有第二固定部302,第一固定部30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06,第二固定部30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306配合的第二通槽305;所述第一固定部301的一侧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片307,该限位片307上开设有限位孔308,第二固定部302的对应侧设有与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机构;第二固定部302向第一固定部301合拢时,限位机构与限位孔配合而将第二固定部302锁定于第一固定部301上,第一通槽306和第二通槽305组合形成容纳导管的通道。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二固定部302侧壁上的安装孔303,该安装孔303内设有弹簧,弹簧内端固定于安装孔303内,弹簧外端固定有限位球304;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限位球304的3/4露置于安装孔外。所述基座2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本体同轴且直径大于本体直径的圆盘;所述第一固定部301内开设有与所述圆盘间隙配合的空腔,第一固定部301底部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圆柱形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301通过空腔嵌套于圆盘上,所述本体与开口间隙配合。

第一固定部301和第二固定部302之间通过薄膜铰链连接。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