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9316发布日期:2019-06-19 01:2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综合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中,手术后留置引流袋的患者占绝大多数,其中病情越重的患者引流袋越多的比例也很大。通常传统方法为:将引流管较长的引流袋挂于床下挂钩处,便于管理。有时因不同术式及不同患者或某种特殊病情原因引流管比较短,但是对于较短的引流袋则直接放于床面上,由于病床挂钩位置固定不利于管理,造成引流不畅、脱管、牵拉等,加大了护理管理难度和护士工作量以及管理时间;尤其对于脑室引流及腰大池引流的患者,要求引流袋的位置比较精确,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固定困难较大,或不利于管理,同时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增加了护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和总结,研发出一种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包括支架和主体,主体顶部设置有孔径,支架设置在孔径内,与主体螺栓连接,主体上部活动设置有床档挂钩,主体下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引流袋挂钩。

支架包括下支架杆和上支架杆,上支架杆与下支架杆插接,上支架杆下部设置有支架卡扣,顶部设置有引流挂钩。

下支架杆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螺杆结构。

上支架杆与下支架杆表面设置有刻度。

上支架杆直径与下支架杆开口内径相匹配。

支架按钮为弹簧结构。

主体背面为磨砂硅胶材质。

凹槽内设置固定钮用以固定引流袋挂钩。

床档挂钩数量为两个以上。

引流袋挂钩数量为四个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固定难、固定点少、无法固定、床上乱摆放和不能精确固定的难题;针对需精确摆放的引流袋,可确保引流通畅和有效引流,避免意外脱管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床单位的整洁及美观,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效率,增加患者活动范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示图;

图4是引流袋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挂钩,2、支架卡扣,3、下支架杆, 4、床档挂钩,5、引流袋挂钩, 6、孔径,7、主体,8、上支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简易多功能引流悬挂装置,主体7上部活动设置有两个床档挂钩4,两个床档挂钩4固定后呈80度角,这样固定更加牢固,可固定于床档等大部分位置,包括床头,两侧床档,及床尾档。不用时可以旋转至贴近主体7,以减少占用空间,方便存放;主体7背面为磨砂硅胶材质,增加摩擦力,更利于固定;主体7下部设置有四个凹槽,不用时可将引流袋挂钩5收纳进凹槽内,用固定钮固定;主体7顶部设置有孔径6,孔径6内部为螺纹结构,用于与支架螺栓连接。

支架包括下支架杆3和上支架杆8,上支架杆8与下支架杆3插接,上支架杆8下部设置有支架卡扣2,顶部设置有引流挂钩1,下支架杆3为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螺杆结构,表面设置有刻度,以方便在悬挂脑室及特殊引流时调整高度。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使用时,转动主体7上的床档挂钩4使其挂到病床档上,用以固定主体7,然后从孔径6中旋出下支架杆3,根据下支架杆3上的刻度来调整合适高度后,再从下支架杆3中伸出上支架杆8,直到支架卡扣2弹出,使上支架杆8不会回缩。然后可以在引流挂钩1和引流袋挂钩5悬挂多个引流,引流袋挂钩5有四个,分为黄、褐、红、绿四种颜色,可以分别悬挂对应颜色的引流,方便区分和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