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麻醉定位支架,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语“an”及“aesthesis”表示“知觉、感觉丧失”。感觉丧失可以是局部性的,即体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体现为病人全身知觉丧失,无意识。从医学角度来讲,麻醉的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
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麻醉时,通常是通过患者的自制力来保证不动,而由于儿童的多动,导致不便于对麻醉部位进行麻醉,从而加大了麻醉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定位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提高了夹持定位效果,便于麻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麻醉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板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耳板、吸盘、连接杆、中空套管、L型夹持架、清洁板、卡槽以及挤压气囊,所述耳板对称设置在定位板左侧面,所述连接杆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耳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环形侧面下端通过固定杆与吸盘相连接,所述定位板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左侧设置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安装在定位板内部,所述定位板后侧通过转轴与中空套管相连接,所述中空套管上安装有L型夹持架,所述L型夹持架设置在定位板上侧,所述L型夹持架内上侧镶嵌有挤压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吸盘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L型夹持架后侧镶嵌有齿条杆,且齿条杆后侧设置有圆形齿轮,且圆形齿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中空套管上侧上,且圆形齿轮与齿条杆进行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板上下两侧均通过滑轨与定位板相连接,所述清洁板右侧粘贴有清洁毛毡。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内上下两侧均粘贴有防滑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L型夹持架上侧中部通过转轴与挂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麻醉定位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耳板、吸盘、连接杆、中空套管、L型夹持架、清洁板、卡槽以及挤压气囊,该设计便于对患者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患者的多动,而且也可进行快速清洁以及握持携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麻醉时,通常是通过患者的自制力来保证不动,而由于儿童的多动,导致不便于对麻醉部位进行麻醉,从而加大了麻醉的困难度的问题。
因添加齿条杆以及圆形齿轮,该设计便于L型夹持架的移动,因添加清洁毛毡,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清洁效果,因添加防滑橡胶垫,该设计便于对L型夹持架进行夹紧,因添加挂环,该设计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悬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提高了夹持定位效果,便于麻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定位支架中夹持机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定位支架中夹持机构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夹持机构、21-耳板、22-吸盘、23-连接杆、24-中空套管、25-L型夹持架、26-清洁板、27-卡槽、28-挤压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定位支架,包括定位板1以及夹持机构2,定位板1上安装有夹持机构2。
夹持机构2包括耳板21、吸盘22、连接杆23、中空套管24、L型夹持架25、清洁板26、卡槽27以及挤压气囊28,耳板21对称设置在定位板1左侧面,连接杆23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耳板21相连接,连接杆23环形侧面下端通过固定杆与吸盘22相连接,定位板1右侧开设有卡槽27,卡槽27左侧设置有清洁板26,清洁板26安装在定位板1内部,定位板1后侧通过转轴与中空套管24相连接,中空套管24上安装有L型夹持架25,L型夹持架25设置在定位板1上侧,L型夹持架25内上侧镶嵌有挤压气囊28,该设计提高了夹持定位功能。
吸盘22设有两个,两个吸盘22对称设置在连接杆23下侧,L型夹持架25后侧镶嵌有齿条杆,且齿条杆后侧设置有圆形齿轮,且圆形齿轮通过转轴安装在中空套管24上侧上,且圆形齿轮与齿条杆进行齿轮啮合,清洁板26上下两侧均通过滑轨与定位板1相连接,清洁板26右侧粘贴有清洁毛毡,卡槽27内上下两侧均粘贴有防滑橡胶垫,L型夹持架25上侧中部通过转轴与挂环相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患者手臂放置在定位板1上,然后转动圆形齿轮,从而带动齿条杆向下移动,齿条杆向下移动带动L型夹持架25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挤压气囊28向下移动,挤压气囊28向下移动从而对患者手臂进行压紧,进而对患者进行固定,然后使用人员可在患者手臂上注射麻醉药,操作简单,在使用完成后,使用人员握住中空套管24并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L型夹持架25以及挤压气囊28转动,在L型夹持架25转动到合适位置角度时,停止转动中空套管24,并再次转动圆形齿轮,从而导致L型夹持架25进入卡槽27内,并导致挤压气囊28与清洁板26相接触,然后使用人员通过推动清洁板26沿着滑轨进行移动,从而对挤压气囊28进行清洁,在清洁结束后,使用人员再次逆时针转动中空套管24,进而带动L型夹持架25转动到定位板1左侧,然后使用人员先对连接杆2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吸盘22转动,从而导致吸盘22与地面相分离,然后使用人员再次转动圆形齿轮,从而带动L型夹持架25向右移动,进而导致吸盘22对挤压气囊28进行吸附固定,然后使用人员握住L型夹持架25,从而对本装置进行携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