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室外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6362发布日期:2019-06-22 00:2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室外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引流管。



背景技术: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致命性真菌性脑膜炎。该病治疗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常并发脑积水及颅内高压,严重可导致脑疝,威胁生命。

当患者患有隐球菌性脑膜炎后,需要进行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的常用术式,主要优势在于可迅速引流脑脊液缓解颅高压,解除脑疝,且对患者损伤小,可通过脑室外引流管直接予以中枢给药。但脑室外引流术为开放式引流,引流管外置,容易继发新感染。传统的引流管单纯设有一个管路,引流与注射药物共用一个管路,容易导致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室外引流管,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室外引流管,包括一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内部还设有一中空管体,以所述中空管体为用于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药物的注射管;

以所述引流管的前端部为置于颅内段,所述中空管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引流管的前端开口,且所述中空管体的前端封闭,所述中空管体的前端开设有注射孔;

所述引流管与所述中空管体之间通过至少三个连接板相连,至少三个连接板中相邻的连接板以及所述中空管体的外壁以及引流管的内壁围成用于引流的引流子通道;

所述引流管的置于颅内段的外壁上涂覆有一呈波浪状的抗菌药剂层,所述抗菌药剂层包括沿着引流管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的厚度递增段以及厚度递减段。

本专利的创新点在于,将传统的注射与引流共用同一管路的引流管,改良为注射与引流独立管路,避免了感染的发生,且可以实现注射与引流的同步进行,节约了操作时间的同时,通过引流与注射的同步进行可以有效的保证颅内压力稳定。

此外,本专利通过设有多个引流子通道,便于实现不同的引流需求,并通过中空管体前端伸出引流管的前端,便于增加引流入口与注射出口的间距,避免注射的药物被引流管直接吸走。

此外,本专利通过将引流管的外壁上设有波浪状的抗菌药剂层,可以实现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脑脊液与药物接触表面积,提高给药效果,此外,还可以实现引流管的防滑脱,此外,能够进一步防止设置皮下隧道后引流管的打折问题。

所述引流管是双层管壁制成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硅胶制成的外层以及乳胶制成的内层,所述外层包覆在所述内层的外围。

本专利通过双层材质的引流管,通过外层的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减少对脑组织的刺激,稳定脑室内的理化性质,降低排异性,同时硅胶具有化学稳定性,能够保证自身结构的稳定,在颅内放置时间可适当延长,也能够与抗菌药剂层较好地融合,保证抗菌药剂层的稳定,其透明度高,便于观察引流脑脊液的颜色和性状,外层还具有抗菌特性;内层乳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可避免脑脊液引流后脑室形状改变造成机械损伤,硅胶表面光滑、耐腐蚀,适合血性脑脊液或者感染性脑脊液的通畅引流。

所述引流子通道内均安装有止回阀。通过止回阀,便于防止引流子通道引出的脑脊液回流至脑内,导致的交叉感染以及脑室内液压的变化。

所述止回阀包括一阀块,所述阀块的前端通过一弹簧与所述引流子通道的内壁相连,所述弹簧的外壁涂覆有银离子涂层;

所述引流子通道容纳阀块处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从前至后逐渐递增;

所述阀块的外壁的横截面面积从前至后逐渐递增。

便于实现止回的效果。通过银离子涂层实现抗菌消炎的效果。

或者,所述引流子通道内安装有一阀门。便于实现各个引流子通道的通断的独立控制。

所述抗菌药剂层包括盐酸万古霉素制成的第一抗菌药剂层、两性霉素B制成的第二抗菌药剂层、地塞米松制成的第三抗菌药剂层以及5-氟胞嘧啶的第四抗菌药剂层,所述第一抗菌药剂层、所述第二抗菌药剂层、所述第三抗菌药剂层以及所述第四抗菌药剂层从前至后依次设置。

便于通过不同的抗菌药剂层,进而实现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通过第一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细菌感染的效果,通过第二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真菌的治疗效果,通过第三抗菌药剂层实现治疗脑积水的问题,通过第四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真菌的治疗效果。

以前后顺序排列的第一抗菌药剂层、第二抗菌药剂层、第三抗菌药剂层以及第四抗菌药剂层为一药剂组;

所述抗菌药剂层沿着所述引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三个所述药剂组。

便于保证治疗给药效果。

所述中空管体的内壁设有一螺旋状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将所述中空管体内的导流方向呈现螺旋状。

通过导流板,延长药物的输送长度的同时,便于实现对药物流速的控制。

所述中空管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所述半导体治疗片固定在所述开口上;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设置在所述引流子通道,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设置在所述中空管体的内腔。

便于实现对引流的脑脊液与注射的药物之间的热交换,便于保证注射入的药物温度的适宜性。

所述引流管还包括一置于皮下隧道段,所述置于皮下隧道段位于所述置于颅内段的后方,且置于皮下隧道段的前端部设有一环状凸起,以环状凸起作为防水密封圈。可以有效阻止脑脊液向皮下组织和皮肤表层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沿着轴向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端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中空管体,2为连接板,3为引流管,4为抗菌药剂层,5为注射孔,7为弹簧,8为阀块,9为导流板,41为第一抗菌药剂层,42为第二抗菌药剂层,43为第三抗菌药剂层,44为第四抗菌药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具体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室外引流管4,包括一引流管4,引流管4的内部还设有一中空管体1,以中空管体1为用于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药物的注射管;引流管4与中空管体1之间通过六个连接板2相连,六个连接板2中相邻的连接板2以及中空管体1的外壁以及引流管4的内壁围成用于引流的引流子通道;以引流管4的前端部为置于颅内段,中空管体1的前端伸出引流管4的前端开口,且中空管体的前端封闭,中空管体1的前端开设有注射孔5;引流管的置于颅内段的外壁上涂覆有一呈波浪状的抗菌药剂层,抗菌药剂层包括沿着引流管长度方向间隔交替设置的厚度递增段以及厚度递减段。本专利的创新点在于,将传统的注射与引流共用同一管路的引流管4,改良为注射与引流独立管路,避免了感染的发生,且可以实现注射与引流的同步进行,节约了操作时间的同时,通过引流与注射的同步进行可以有效的保证颅内压力稳定。此外,本专利通过设有多个引流子通道,便于实现不同的引流需求,并通过中空管体1前端伸出引流管4的前端,便于增加引流入口与注射出口的间距,避免注射的药物被引流管直接吸走。此外,本专利通过将引流管4的外壁上设有波浪状渐变的抗菌药剂层4,可以实现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患者接触药物的表面积增加了,提高给药效果,此外,还可以实现引流管4的防滑脱,此外,进一步防止设置皮下隧道后引流管4的打折问题。中空管体、连接板以及中空管体的前端面相连围成一半球面状外轮廓。抗菌药剂层的结构可以通过涂覆有抗菌药剂层后,外围套设有整形型腔,实现抗菌药剂层在型腔内固固化,实现特定结构的抗菌药剂层。最后在进行整形打磨。

引流管包括一直管部以及弯折部,直管部的后端与弯折部相连构成一90度夹角。弯折部位于引流管的尾部,弯折部上开设有中空管伸出的通孔,中空管与弯折部在通孔处密封连接。

针对于中空管可以选取为聚丙烯管。聚丙烯管的内壁涂覆有水凝胶。保证耐腐蚀性。

针对于连接板可以选取为乳胶制成的板体。或者连接板包括一薄膜以及支撑薄膜的塑料网片。薄膜与塑料网片相连构成连接板。

可以是中空管体的前端呈一半球面状。中空管前端部的外径从后至前逐渐递增,中空管的前端通过一半球面状的挡板封闭。挡板的后端与引流管的前端相连。且引流管上开设有引流孔。引流管的外径与中空管的最大外径处相匹配。中空管的最大外径处即为半球面状挡板的外径处。

也可以,进一步的在,引流子通道的外壁上也开设有引流孔。便于增加引流的覆盖面积。

参见图5,也可以调整连接板2的个数,实现不同个数需求的引流子通道。

参见图3,具体实施例2,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区别在于,引流子通道内均安装有止回阀。通过止回阀,便于防止引流子通道引出的脑脊液回流至脑内,导致的交叉感染以及脑室内液压的变化。止回阀包括一阀块8,阀块8的前端通过一弹簧7与引流子通道的内壁相连,弹簧的外壁涂覆有银离子涂层;引流子通道容纳阀块处的内壁的横截面面积从前至后逐渐递增;阀块的外壁的横截面面积从前至后逐渐递增。便于实现止回的效果。通过银离子涂层实现抗菌消炎的效果。或者,引流子通道内安装有一阀门。便于实现各个引流子通道的通断的独立控制。或者,引流子通道通过一转轴与一控制引流子通道通断的挡板相连。引流子通道上设有一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挡板的前方。当挡板与限位块相抵时,挡板将引流子通道闭合。便于通过引流管后方的吸力实现挡板的翻转,进而实现引流。

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3,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区别在于,抗菌药剂层包括盐酸万古霉素制成的第一抗菌药剂层41、两性霉素B制成的第二抗菌药剂层42、地塞米松制成的第三抗菌药剂层43以及5-氟胞嘧啶的第四抗菌药剂层44,第一抗菌药剂层41、第二抗菌药剂层42、第三抗菌药剂层43以及第四抗菌药剂层44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便于通过不同的抗菌药剂层,进而实现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通过第一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细菌感染的效果,通过第二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真菌的治疗效果,通过第三抗菌药剂层实现治疗脑积水的问题,通过第四抗菌药剂层实现抗真菌的治疗效果。以前后顺序排列的第一抗菌药剂层、第二抗菌药剂层、第三抗菌药剂层以及第四抗菌药剂层为一药剂组;抗菌药剂层沿着引流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三个药剂组。便于保证治疗给药效果。中空管体的内壁设有一螺旋状的导流板9,导流板9将中空管体内的导流方向呈现螺旋状。通过导流板,延长药物的输送长度的同时,便于实现对药物流速的控制。中空管体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半导体制冷片的开口,半导体治疗片固定在开口上;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设置在引流子通道,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设置在中空管体的内腔。便于实现对引流的脑脊液与注射的药物之间的热交换,便于保证注射入的药物温度的适宜性。

具体实施例4,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区别在于,引流管还包括一置于皮下隧道段,置于皮下隧道段位于置于颅内段的后方,且置于皮下隧道段的前端部设有一环状凸起,以环状凸起作为防水密封圈。可以有效阻止脑脊液向皮下组织和皮肤表层渗漏。

具体实施例5,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区别在于,引流管是双层管壁制成的引流管,引流管包括硅胶制成的外层以及乳胶制成的内层,外层包覆在内层的外围。本专利通过双层材质的引流管,通过外层的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减少对脑组织的刺激,稳定脑室内的理化性质,降低排异性,同时硅胶具有化学稳定性,能够保证自身结构的稳定,在颅内放置时间可适当延长,也能够与抗菌药剂层较好地融合,保证抗菌药剂层的稳定,其透明度高,便于观察引流脑脊液的颜色和性状,外层还具有抗菌特性;内层乳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可避免脑脊液引流后脑室形状改变造成机械损伤,硅胶表面光滑、耐腐蚀,适合血性脑脊液或者感染性脑脊液的通畅引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