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瘘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091发布日期:2019-04-09 22:09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肠造瘘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造瘘封堵器。



背景技术:

肠造瘘是临床上肠道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案,其目的是将近端肠道内容物引流出体外,加速远端肠道吻合口愈合。肠造瘘封堵器可以对造瘘口进行短暂性的封堵,判断下端肠管是否通畅。现有技术为球囊封堵器,将带有球囊的一侧插入造瘘口并充气使球囊膨胀,实现对肠管的封堵,造瘘口外侧有一罩子对镂空进行保护并固定球囊封堵器尾端;但是现有技术球囊封堵器存在以下缺陷:(1)、封堵瘘口不完全:现有技术封堵器球囊多为圆形球囊,通过充气膨胀球囊封堵肠管,当肠内容物增多时肠腔扩张,肠内压力增高,部分肠内容物会从球囊侧壁渗出到体外,保护罩扣在瘘口外侧,不能完全贴合皮肤封闭瘘口,肠液仍可从瘘口处流出污染外界环境;(2安全性差:现有技术瘘口封堵不完全,渗出的肠内容物从瘘口流出后长时间粘附在瘘口周围皮肤,导致皮肤被肠液腐蚀溃烂,同时肠液内含有细菌使得溃烂的皮肤继发感染,瘘口外保护罩受外力出现移位时会牵拉导气管及气囊,长时间牵拉导气管导致球囊过度压迫瘘口处肠管,肠管缺血坏死;(3)、装置固定效果差:现有技术仅使用一夹子固定导气管,若夹子松动导气管连同球囊可能沿肠管进入腹部,需手术取出。现有技术封堵器保护罩倒扣在瘘口上方,无其他固定装置,易受外力作用而出现移位,损伤暴露的肠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造瘘口封堵完全、使用安全的肠造瘘封堵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肠造瘘封堵器,包括瘘口护皮片和瘘口封堵机构,瘘口护皮片为圆形结构,瘘口护皮片的内侧面设有胶粘剂,瘘口护皮片的胶粘剂表面设有离型纸,瘘口护皮片上开设有中心孔,瘘口护皮片的中心孔处连接有瘘口调整件,瘘口调整件包括若干同心设置的连接环,若干个连接环的半径逐渐变小,且连接环的外径等于外圈相邻的连接环的内径,相邻的两个连接环相互连接,瘘口护皮片的前侧面同轴线固定有外螺纹接口;

瘘口封堵机构包括安装环、导气管和圆形卡板,安装环的内侧开设有与外螺纹接口相适配的内螺纹,圆形卡板与安装环之间设有防护罩,圆形卡板与安装环同轴线设置,圆形卡板上开设有穿孔和卡口,穿孔位于圆形卡板的中心处,卡口与穿孔相连通,导气管自外向内穿设在穿孔内,导气管、安装环以及圆形卡板同轴线设置,导气管的内端封堵且导气管的外端设有单向进气阀,导气管的内端部设有与导气管连通的密封气囊,安装环的内圈连接有瘘口保护袋,导气管穿过瘘口保护袋且导气管与瘘口保护袋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瘘口保护袋的外侧连接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和引流管均向外穿出防护罩。

圆形卡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气管的弹簧夹。

导气管上设有刻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新技术使用密封气囊对瘘口进行封堵,密封气囊充气后形成一蘑菇形状扣在瘘口处,经过适度牵拉可达到完全封堵瘘口的效果,当肠内容物增多肠腔扩张时,不影响密封气囊对瘘口的封堵,另外瘘口外侧周围设置瘘口护皮片,安装环螺纹连接在瘘口护皮片上,安装环的内圈设置有瘘口保护袋,瘘口保护袋与导气管为密封连接,最终瘘口保护袋与密封气囊之间形成密封的腔室,达到封闭瘘口外部的目的;

(2)、新技术于瘘口外周皮肤贴一瘘口护皮片,用于保护渗出肠液对皮肤的腐蚀,其次瘘口护皮片的中心孔半径可以调整,该技术与现有技术造瘘袋上的造瘘口的大小调整一样,瘘口保护袋上留置引流管及冲洗管,引流管口外接一负压引流盒及时将渗出的肠内容物吸入负压盒内,冲洗管可外接液体对瘘口肠管周围进行冲洗,保证了瘘口周围的清洁,新技术使用卡口以及弹簧夹共同对导气管进行固定,安装环与瘘口护皮片通过螺旋结构连接,防止安装环受外力出现移位,保证了导气管对气囊持续稳定的牵拉,避免出现肠管缺血坏死,导气管上设有刻度,这样便于观察导气管插入在造瘘口内的深度;

(3)、透过瘘口保护袋观察瘘口周围情况,如瘘口处肠管血运及瘘口外侧皮肤情况等,防止出现气囊与瘘口之间压力过大导致肠管缺血坏死,若需要开放造瘘口引流肠内容物时,吸出密封气囊内气体后,将本实用新型替代成造瘘袋,进行肠内容物的短暂存储及引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可以对瘘口进行完全封堵,密封性好,防止在使用时出现松动,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环与圆形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瘘口护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肠造瘘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肠造瘘封堵器,包括瘘口护皮片1和瘘口封堵机构,瘘口护皮片1为圆形结构,瘘口护皮片1的内侧面设有胶粘剂,瘘口护皮片1的胶粘剂表面设有离型纸,瘘口护皮片1上开设有中心孔,瘘口护皮片1的中心孔处连接有瘘口调整件,瘘口调整件包括若干同心设置的连接环3,若干个连接环3的半径逐渐变小,且连接环3的外径等于外圈相邻的连接环3的内径,相邻的两个连接环3相互连接,瘘口护皮片1的前侧面同轴线固定有外螺纹接口4;

瘘口封堵机构包括安装环5、导气管6和圆形卡板7,安装环5的内侧开设有与外螺纹接口4相适配的内螺纹,圆形卡板7与安装环5之间设有防护罩8,圆形卡板7与安装环5同轴线设置,圆形卡板7上开设有穿孔9和卡口10,穿孔9位于圆形卡板7的中心处,卡口10与穿孔9相连通,导气管6自外向内穿设在穿孔9内,导气管6、安装环5以及圆形卡板7同轴线设置,导气管6的内端封堵且导气管6的外端设有单向进气阀11,导气管6的内端部设有与导气管6连通的密封气囊12,安装环5的内圈连接有瘘口保护袋13,导气管6穿过瘘口保护袋13且导气管6与瘘口保护袋13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瘘口保护袋13的外侧连接有冲洗管14和引流管15,冲洗管14和引流管15均向外穿出防护罩8。

圆形卡板7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气管6的弹簧夹1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撕去瘘口护皮片1中心孔处的连接环3,调整中心孔的直径,使得中心孔直径大于造瘘肠管外径1-2mm,接着撕去离型纸将瘘口护皮片1的内侧面通过胶粘剂粘贴于造瘘肠管的外周皮肤,接着安装瘘口封堵机构,将导气管6的内端插入瘘口内,接着向导气管6的外端缓慢充气,使得导气管6的内端的密封气囊12膨胀,充气过程中不断向外导气管6,当密封气囊12大小恰好能通过瘘口时再冲入少量气体;接着将安装环5螺旋连接在瘘口护皮片1的外螺纹接口4上,再把导气管6的外端穿过穿孔9后卡在卡口10处,最后用弹簧夹16对导气管6的外端进行固定;其中引流管15外接负压引流盒,冲洗管14可外接液体对瘘口肠管周围进行冲洗,引流管15和冲洗管14在不使用时保证封堵状态。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