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组件及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454发布日期:2019-07-10 10:3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组件及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注射器组件通常包括注射器及锁紧螺母,注射器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当注射压力较大时,锁紧螺母会反向转动而松脱,进而容易与针筒分离而出现药液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注射器组件及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组件,包括注射器及接头,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前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接头对应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配合部还设有第一单向啮合部,所述针筒对应所述第一单向啮合部设有第二单向啮合部,所述第一单向啮合部和第二单向啮合部啮合。

第一单向啮合部和第二单向啮合部单向啮合,使接头被反向锁紧而只能相对针筒正向转动。各定位齿倾斜。

所述第一单向啮合部是围绕所述针筒的轴线同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三角形定位齿,相邻的所述定位齿之间形成三角形齿槽,所述第二单向啮合部包括三角形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齿槽匹配。

相邻的两个定位齿的两个边分别构成齿槽的两个边。

所述定位齿齿尖的两侧分别是长度较长的长边和长度较短的短边。

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前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配合部设有第一单向啮合部,所述第一单向啮合部是在围绕所述针筒的轴线同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三角形定位齿,相邻的所述定位齿之间形成三角形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第二单向啮合部,使接头只能正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接头松脱,避免漏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注射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注射器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反映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和接头啮合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正向旋转时、反映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和接头配合关系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反向旋转时,反映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和接头配合关系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注射器组件包括注射器1及接头2。注射器1包括针筒10、活塞及推杆,活塞固定在推杆的顶端并被封装在针筒10的内部。针筒10的前端设有配合部11,配合部11设有第一螺纹段及第一单向啮合部。接头2 设有第二螺纹段和第二单向啮合部。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第一单向啮合部和第二单向啮合部啮合,使接头只能绕针筒正向转动,且使接头的反向转动被约束。正向可以是围绕针筒轴线的逆时针方向,反向是围绕针筒轴线的顺时针方向。

注射器与接头装配时,接头套住针筒配合部并绕针筒正向转动。装配到位后,第一、第二单向啮合部啮合,使接头不能反向转动而被反向锁紧,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接头松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注射器组件包括注射器1及接头2。注射器1包括针筒10、活塞及推杆。活塞固定在推杆的顶端并被封装在针筒的内部。

针筒10的前端设有配合部11。配合部11设有第一螺纹段及第一单向啮合部。第一螺纹段在针筒的轴线方向上螺旋状延伸。第一单向啮合部包括围绕针筒的轴线同圆周均匀分布的一圈定位齿12。各定位齿12的齿尖16位于同一圆周上,各定位齿12的齿根17位于另一圆周上。各定位齿12大致呈三角形,其齿尖两侧分别是长度较短的短边15和长度较长的长边14,使各定位齿同向倾斜设置。相邻的定位齿12之间形成三角形的齿槽13。

接头2设有第二螺纹段及第二单向啮合部。第二螺纹段在针筒的轴线方向上螺旋状延伸。第二单向啮合部包括能够与定位齿12单向啮合的三角形定位片21,定位片可以和齿槽匹配。

注射器与接头装配过程中,接头套住针筒的配合部,接头能够顺着定位齿的方向正向转动,定位片能够贴着定位齿的齿边从一个齿槽移动到另一个齿槽。装配到位时,定位片被定位齿的短边挡住,从而能够防止接头松退,避免因松退而导致接头脱落,进而产生药液泄漏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注射器和接头装配到位后,定位片被定位齿的短边顶住,从而接头被反向锁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