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601发布日期:2019-11-12 22:2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医学是传统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用内服药物,只需刺激人体肌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系统的感传与作用,便能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针灸针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基础,是针灸医生的工具。

临床上所使用的麻醉穿刺针主要包括针体、针柄和针芯,在穿进骨髓后需要抽出针芯,注射麻药,容易接触针柄而污染针柄,导致交叉感染。现有的穿刺针存在一些缺点,进针深度不好把握,常常需要在操作中用数数的方法确认进针深度或者用硬膜导管测量进针深度,使用不方便,耽误时间。针头导管的开口方向不好控制,同时对于导管的置入深度、麻醉效果造成影响。穿刺针、针灸针都是独立销售、使用的,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针灸针,扩展其功能性,提高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针灸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针灸针,包括针柄、针身、针芯,针柄与针身一体设置,针身是空芯的,针柄的远离针身的一端为用于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头,针芯包括针芯本体和端帽,针芯本体是空芯,针芯本体插入至针身中,针身上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标识深度的刻度,针身上还活动套设有标尺,针柄上设有防滑凸起,针柄上设有定位凹槽,端帽上于朝向针芯本体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配合以定位防转。

进一步地,所述针柄的供手持的部分为扁形,且防滑凸起设置在该扁形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凸起宽度0.2~0.3cm。

进一步地,所述端帽背向针芯本体的一端开有环形槽,用于与针柄插装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针身内径为0.3 ~0.35cm,外径为0.4~0.5cm。

进一步地,所述针芯上于针尖向上0~2cm范围内设有圆孔,圆孔径向贯穿设置,在轴向上,圆孔间距为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针灸针,包括针柄、针身、针芯,针柄的远离针身的一端为用于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头,可以注射用。针芯与针身配合,可以做疼痛科的麻醉穿刺针;针芯本身也可以作为传统的针灸针,针灸穴位使用,还可以做松解,埋线,实现了多功能。并且针身上有刻度,有标尺,进针多深可以控制。在针柄上设有防滑部,可防止刺入皮肤的时候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针灸针中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针芯);

图2是图1中除去标尺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针灸针中的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针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针灸针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多功能针灸针,包括针柄1、针身2、针芯,针柄1与针身2一体设置。针身2是空芯的,针身2内径为0.3 ~0.35cm,外径为0.4~0.5cm。针柄1的远离针身的一端为用于与注射器连接的连接头11,连接头有连通针身的插孔,与注射器头部连接。针柄的供手持的部分为扁形部12,针柄上设有防滑凸起,且防滑凸起设置在该扁形的部分上。防滑凸起宽度0.2cm为宜,0.3cm也可以。在手持部位设置凸起,可防止刺入皮肤的时候滑脱。

针身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标识深度的刻度,刻度每隔一厘米设置一个,针身上还活动套设有标尺3。这种设计,使得进针深度可控制。

针芯4包括针芯本体和端帽40,针芯本体42是空芯,针芯本体可插入至针身中。端帽40背向针芯本体的一端开有环形槽,用于与针柄插装配合。端帽上也设有凸筋,防滑的目的。针芯上于针尖向上0~2cm范围内设有圆孔,圆孔径向贯穿设置,在轴向上,圆孔间距为0.5cm。圆孔共有8个,该2cm范围具体地指从针尖下端往上。

针柄1端部上设有定位凹槽,也即在连接头的位置。端帽40上于朝向针芯本体42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41,定位凸起41与定位凹槽配合以定位防转。当针芯完全插入进去后,端帽与针柄正好吻合,此时,针芯顶端相对针身多出0.3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