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340发布日期:2019-07-10 10:1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当前,在眼科的大多数疾病治疗中,多会使用到液体药剂进行给药,但是液体药剂进行给药时病患眼部同时也会分泌出分泌物,其中也是带有病菌的,尤其是一些眼部传染疾病患者,其眼部的分泌物更应当进行控制,防止其进入周围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为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接触到此类病患的分泌物时,也只能进行人工消毒等方式避免感染,操作往往较为复杂,大大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限制病患眼部分泌物的给药器,防止在给药过程中病患的眼部分泌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科给药器,包括眼罩、给药孔,观察窗以及柔性衬垫4,眼罩为半球体,给药孔设置于眼罩的中心处,观察窗设置于眼罩表面的一侧;眼罩的底部设置有衬板衬板的中心处设有眼孔;眼孔的周围设有一圈向内部凸起的圆环,柔性衬垫为圆环状,设置于衬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眼孔的直径为5-8c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衬垫的内圆直径与眼孔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给药孔内表面还设有缓冲环。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使用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为有机玻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衬垫使用脱脂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在病患的眼处放置眼罩,使用观察窗对给药位置进行调整,对准病患眼部后再将药剂从给药孔中滴入,便可直达病患的眼部,调整好位置后还可使用手指将观察窗进行遮挡,使眼罩内光照减低,以降低病患在被给药时的不适,同时溢出的药水以及眼部的多余分泌物还可被底部的柔性衬垫所吸收,防止药液以及眼部分泌物从眼罩中流出,对给药室环境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多种需要对眼部给药的场合中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眼罩,11-衬板,12-眼孔,13-圆环,2-给药孔,21-缓冲环,3-观察窗,4-柔性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眼科给药器,包括眼罩1、给药孔2,观察窗3以及柔性衬垫4,眼罩1为半球体,给药孔2设置于眼罩1的中心处,观察窗3设置于眼罩1表面的一侧;眼罩1的底部设置有衬板11衬板11的中心处设有眼孔12;眼孔12的周围设有一圈向内部凸起的圆环13,柔性衬垫4为圆环状,设置于衬板11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眼孔12的直径为5-8cm。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衬垫4的内圆直径与眼孔12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给药孔2内表面还设有缓冲环21。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21使用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3为有机玻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衬垫4使用脱脂棉制成。

临床使用时,先将该给药器置于病患的眼部,并使病患的眼睛置于眼孔12内,随后通过观察窗3观察眼部位置并进行眼罩1的位置调整,使给药孔2正对病患眼部后用手遮住观察窗3,并通过给药孔2将药液滴入病患的眼内,此时,病患的眼睛因受到刺激产生分泌物,并随一部分药液从眼中溢出,眼孔2周围的圆环13可以对其起到一定的延长作用,随后溢出的药液和眼部分泌物的混合液体进入柔性衬垫4中,被吸收,防止其进入给药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病患的眼处放置眼罩,使用观察窗对给药位置进行调整,对准病患眼部后再将药剂从给药孔中滴入,便可直达病患的眼部,调整好位置后还可使用手指将观察窗进行遮挡,使眼罩内光照减低,以降低病患在被给药时的不适,同时溢出的药水以及眼部的多余分泌物还可被底部的柔性衬垫所吸收,防止药液以及眼部分泌物从眼罩中流出,对给药室环境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多种需要对眼部给药的场合中进行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