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阴道扩张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妇科检查或治疗时,如需要进行阴道内的观察、诊断或刮宫类等手术时,经常会用到扩张装置,现有的妇科检查中常用的扩张装置一般由上、下扩片、手柄及连接部件构成,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连接部件将伸入阴道内的上、下扩片打开,在上、下扩片之间形成通道,并通过通道观察阴道内壁进行检查或诊断性刮宫类手术。
现有技术中的阴道扩张器结构复杂,且操作不便。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101586930公开了一种简易即毁坏式阴道扩张器,提供了一种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阴道扩张器,然而该阴道扩张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种种弊端,其扣片是固定在下扩张片内部,然后穿过上扩张片上的通孔设置的,也就是其扣片是穿过通孔向上的,医生在进行手术或者治疗时其穿过的扣片部分经常会扎到手,或者刺破手套,操作非常不便。另外其扩张腔的外壁大多为平的,在使用过程中不宜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阴道扩张器。
具体技术方案是,所述阴道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下扩张片、轴销和扣片,所述销轴将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进行铰连接,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可以相对轴销进行转动;下扩张片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扣片穿过的通孔;所述扣片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扣片外端头穿过通孔设置;所述扣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在扣片外弧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倒钩齿;所述通孔位于倒钩齿侧有向倒钩齿延伸的圆弧形凸片;上扩张片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上的第一弧形凸起;在下扩张片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下的第二弧形凸起。在使用时挤压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的手持部,上下扩张腔就会相对张开,然后通孔上的圆弧形凸片会挤压扣片,因为扣片外弧侧的倒钩齿是斜向上倾斜的,因此在受到挤压后圆弧形凸片可以相对扣片向上运动,然后松手后会被扣片外弧侧设置的倒钩齿卡住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弧形凸起和/或第二弧形凸起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上扩张片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扣片内端头设置有可以插入卡槽进行固定的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易毁结构,即卡槽在受到一定的外力时会出现损坏。
进一步的,扣片与上扩张片一体注塑而成。
有益效果:通过将扣片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而将通孔设置在下扩张片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从而可以避免医生在治疗时,时不时会碰到向上凸出的扣片,而影响手术的缺陷;通过通孔位于倒钩齿侧有向倒钩齿延伸的圆弧形凸片从而使下扩张片的固定更加便捷;通过将扣片设置为向外弯曲的弧形,并将向上倾斜的倒钩齿设置在弧形扣片的外弧侧,从而更加容易实现下扩张片手持部的向上运动及固定,并且不会碰到患者;通过在上、下扩张片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和向下的弧形凸起从而使扩张腔外壁在进行扩张固定后更加便于固定;防滑螺纹的设置进一步增加附着力;卡槽为易毁结构从而在使用完成后用力掰动扣片,然后卡槽出现断裂,从而防止重新被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这些附图所直接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上扩张片;1.1、第一弧形凸起;1.2、防滑螺纹;1.3、卡槽;2、下扩张片;2.1、第二弧形凸起;2.2、通孔;2.3、圆弧形凸片;3、轴销;4、扣片;4.1、底座;4.2、倒钩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阴道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其中上扩张片1包括了注塑而成的上扩张腔和手持部,上扩张腔和手持部二者成135°夹角,下扩张片2包括了注塑而成的下扩张腔和手持部,下扩张腔和手持部二者成90°夹角,另外所述阴道扩张器还包括轴销3和扣片4,所述销轴3设置在上扩张腔和手持部转角处与下扩张腔和手持部转角处,并且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通过销轴3进行铰连接,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可以相对轴销3进行转动;从附图1中可以清晰详细得出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在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下扩张片2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扣片4穿过的通孔2.2;所述扣片4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1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可用一体注塑的方式将扣片4与上扩张片1注塑形成。扣片4外端头穿过通孔2.2设置;所述扣片4为向外弯曲的弧形,也就是向手持侧弯曲,从而来防止扣片4碰到患者。在扣片4外弧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倒钩齿4.2,所述倒钩齿4.2与扣片4一体注塑而成;倒钩齿4.2即斜向上的齿状结构。所述通孔2.2位于倒钩齿4.2的一侧有向倒钩齿4.2方向延伸的圆弧形凸片2.3,用于与倒钩齿4.2结合卡位从而固定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的相对位置;上扩张片1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上的第一弧形凸起1.1;在下扩张片2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下的第二弧形凸起2.1,用于在使用时进一步进行固定,在使用时扣片4穿过通孔2.2,上扩张片1的上扩张腔与下扩张片2的下扩张腔闭合在一起,然后在需要撑开时,用手挤压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的手持部,而通孔2.2上的圆弧形凸片2.3会挤压扣片4,因为扣片4内弧侧的倒钩齿4.2是斜向上倾斜的,因此在受到挤压后弧形凸片2.3可以相对扣片4向上运动,然后松手后会被扣片4内弧侧设置的倒钩齿4.2卡住进行固定,而上扩张片1的上扩张腔与下扩张片2的下扩张腔会实现展开达到扩张的目的。通过将扣片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而将通孔设置在下扩张片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从而可以避免医生在治疗时,会碰到向上凸出的扣片,而影响手术的缺陷;通过通孔位于倒钩齿侧有向倒钩齿延伸的圆弧形凸片从而使下扩张片的固定更加便捷;通过将扣片设置为弧形,并将向上倾斜的倒钩齿设置在弧形扣片的内弧侧,从而更加容易实现下扩张片手持部的向上运动及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弧形凸起1.1和第二弧形凸起2.1上设置有防滑螺纹1.2。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个弧形凸起上设置有防滑螺纹1.2,防滑螺纹1.2可以为一圈一圈的凸棱或者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通过在上、下扩张片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和向下的弧形凸起从而使扩张腔外壁在进行扩张固定后更加稳固。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卡槽1.3,卡槽1.3可以由一个凸出的棱部与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形成,两个卡槽1.3对称设置,扣片4内端头设置有可以插入卡槽进行固定的底座4.1。底座4.1为一个平板状,两端可以卡入对称设置的卡槽1.3中然后对扣片4进行固定。也就是在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上对称设置的卡槽1.3的槽宽度与底座4.1的底座厚度是匹配设置的,底座4.1刚好可以卡入卡槽内,从而实现底座4.1的固定,也即对扣片4的固定,扣片4与底座为一体注塑而成。固定底座4.1与卡槽1.3的设置可以实现扣片4与上扩张片1的拆卸与组装,从而包装运输操作更加方便。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所述阴道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其中上扩张片1包括了注塑而成的上扩张腔和手持部,上扩张腔和手持部二者成135°夹角,下扩张片2包括了注塑而成的下扩张腔和手持部,下扩张腔和手持部二者成90°夹角,另外所述阴道扩张器还包括轴销3和扣片4,所述销轴3设置在上扩张腔和手持部转角处与下扩张腔和手持部转角处,并且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通过销轴3进行铰连接,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可以相对轴销3进行转动;从附图1中可以清晰详细得出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在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下扩张片2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设置有容纳扣片4穿过的通孔2.2;所述扣片4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1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卡槽1.3,卡槽1.3可以由一个凸出的棱部与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形成,两个卡槽1.3对称设置,扣片4内端头设置有可以插入卡槽进行固定的底座4.1。底座4.1为一个平板状,两端可以卡入对称设置的卡槽1.3中然后对扣片4进行固定。也就是在上扩张片1手持部的开口腔内壁上对称设置的卡槽1.3的槽宽度与底座4.1的底座厚度是匹配设置的,底座4.1刚好可以卡入卡槽1.3内,从而实现底座4.1的固定,也即对扣片4的固定,扣片4与底座为一体注塑而成。进一步的,所述卡槽1.3为易毁结构,即卡槽1.3在受到一定的外力时会出现损坏。可以将组成卡槽的凸棱设置的稍薄,并且凸出的稍多点,或者在凸棱上设置一个易折部等,在卡槽受到足够大的外力时,组成卡槽的凸棱会被折断。扣片4外端头穿过通孔2.2设置;所述扣片4为向外侧弯曲的弧形,在扣片4外弧侧设置有向上倾斜的倒钩齿4.2,所述倒钩齿4.2与扣片4一体注塑而成;倒钩齿4.2即斜向上的齿状结构。所述通孔2.2位于倒钩齿4.2的一侧有向倒钩齿4.2方向延伸的圆弧形凸片2.3,用于与倒钩齿4.2结合卡位从而固定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的相对位置;上扩张片1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上的第一弧形凸起1.1;在下扩张片2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设置有向下的第二弧形凸起2.1,第一弧形凸起1.1和第二弧形凸起2.1上设置有防滑螺纹1.2。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个弧形凸起上设置有防滑螺纹1.2,防滑螺纹1.2可以为一圈一圈的凸棱或者凹槽,从而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用于在使用时进一步进行固定。在使用时现将扣片4的底座4.1与上扩张片1上的卡槽1.3进行组装,将底座4.1卡入卡槽1.3内,然后扣片4穿过通孔2.2,上扩张片1的上扩张腔与下扩张片2的下扩张腔闭合在一起,然后在需要撑开时,用手挤压上扩张片1和下扩张片2的手持部,而通孔2.2上的圆弧形凸片2.3会挤压扣片4,因为扣片4外弧侧的倒钩齿4.2是斜向上倾斜的,因此在受到挤压后弧形凸片2.3可以相对扣片4向上运动,然后松手后会被扣片4外弧侧设置的倒钩齿4.2卡住进行固定,而上扩张片1的上扩张腔与下扩张片2的下扩张腔会实现展开达到扩张的目的。在完成手术后,用力将扣片4向外掰动,直到上扩张片1的卡槽1.3断裂遭到破坏。通过将扣片内端头设置在上扩张片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而将通孔设置在下扩张片的手持部开口腔内壁上,从而可以避免医生在治疗时,时不时会碰到向上凸出的扣片,而划破手套或者割伤手,从而影响手术的缺陷;通过通孔位于倒钩齿侧有向倒钩齿延伸的圆弧形凸片从而使下扩张片的固定更加便捷;通过将扣片设置为弧形,并将向上倾斜的倒钩齿设置在弧形扣片的外弧侧,从而更加容易实现下扩张片手持部的向上运动及固定,扣片向外侧的弯曲使扣片不会碰到患者;通过在上、下扩张片的扩张腔外壁靠近外端头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和向下的弧形凸起从而使扩张腔外壁在进行扩张固定后更加便于固定;防滑螺纹的设置进一步增加附着力;卡槽为易毁结构从而在使用完成后用力掰动扣片,然后卡槽出现断裂,从而防止重新被利用,而通过卡槽与扣片底座结合的方式使卡槽的掰坏更加容易,且损坏后不易修复,从而更好的防止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