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623发布日期:2019-06-26 01: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利用人工材料替代与重建病损的关节,以缓解症状、消除疼痛,恢复与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因严重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炎、僵直或活动困难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症状能得到显著的缓解或消除,关节活动幅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变形肢体的外观可明显改善。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疗程短,疼痛缓解效果明显,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需要对胫骨近端进行截骨,取得安装人工假体的胫骨平台,截骨前要确定胫骨平台后倾角截骨角度。目前采用的方法是根据髓外定位方法中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定位法来定位胫骨截骨器位置,术中根据肉眼观察及临床经验来确定胫骨平台后倾角截骨角度,这种方法无法精确确定胫骨平台后倾角截取角度,一旦后倾角度过大或过小,均无法精确测量,无法为修正提供依据,如果不对胫骨截骨角度修正,则对手术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根据肉眼观察及临床经验对胫骨平台截取后,无法精确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以致难以矫正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并能进行矫正的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包括:

角度测量件,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一端的角度标识盘;

平板,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与所述角度测量件固定连接,具有适于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设有所述角度标识盘的一端,且所述接触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指针,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另一端指向所述角度标识盘;

所述指针与所述主体部可转动连接的位置与所述平板正好平齐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角度标识盘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的中轴线重合的中间零刻度线,和角度数向两个方向逐渐增加角度数刻度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针端部连接有拉线,通过拉线可拉动所述指针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平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转轴,所述指针上设有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的转轴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的远离所述接触面的一侧通过弯折结构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使得当所述接触面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所述主体部能够位于被截骨肢体的具有脚踝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连接结构,一端与所述角度测量件远离所述平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可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基本平齐的位置;

辅助截骨件,至少为一个,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具有用于截骨的导向槽;

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所述导向槽相对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倾斜-1°~6°中的任意一个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截骨件为12个,当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辅助截骨件上的所述导向槽相对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分别倾斜-6°,-5°,-4°,-3°,-2°,-1°,1°,2°,3°,4°,5°,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方轴,所述角度测量件上设有用于仅供所述第一连接方轴不可转动地插入的第一通孔;

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方轴,所述辅助截骨件上设有用于仅供所述第二连接方轴不可转动地插入的第二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截骨件包括:

本体;

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方轴可移动地安装;

固定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适于将所述本体固定在待截骨肢体上;

导向槽,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适于插入截骨刀,对待截骨肢体再次截骨,调整待测截骨平面的倾斜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孔在所述本体上设有多组,以适应不同粗细的肢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矫正装置,包括角度测量件、平板和指针,将本实用新型辅助矫正装置平板的接触面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此时设置在主体部一端的角度标识盘朝向脚踝方向,调整指针,使指针指向脚踝的中心,此时指针指向的角度标识盘上的角度数,即为待测截骨平台后倾角的精确后倾角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能够在对胫骨截骨后,精确获知胫骨平台的后倾角度,为后期矫正提供可靠的参考对照。

2.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矫正装置,指针端部连接有拉线,通过拉线可拉动指针转动;通过拉动拉线与脚踝的中心对齐,能够准确实现指针对准脚踝中心的操作,能够增加操作的精准度。

3.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矫正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和辅助截骨件,连接结构的一端与角度测量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弯折至可与待测截骨平面基本平齐的位置;辅助截骨件安装在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上,当接触面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导向槽相对于待测截骨平面倾斜-1°~6°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根据待测截骨平面还需切割的角度,选取导向槽倾斜角度最接近的辅助截骨件,安装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上,使用截骨刀通过导向槽对截骨平面二次截骨,达到矫正胫骨截骨面倾斜角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的角度测量件的立体图。

图2是指针的立体图。

图3是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辅助截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角度测量件;11、主体部;12、角度标识盘;13、转轴;14、第一通孔;2、平板;21、接触面;3、指针;31、转轴孔;4、弯折结构;5、连接结构;51、第一连接方轴;52、第二连接方轴;6、辅助截骨件;60、本体;61、导向槽;62、第二通孔;6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角度测量件1,包括主体部1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一端的角度标识盘12;平板2,位于所述主体部11的一侧,与所述角度测量件1固定连接,具有适于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的接触面21;所述接触面21朝向所述主体部11的设有所述角度标识盘12的一端,且所述接触面21所在平面与所述主体部11的延伸方向垂直;指针3,位于所述主体部11的另一侧,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1上,另一端指向所述角度标识盘12;所述指针3与所述主体部11可转动连接的位置与所述平板2正好平齐相对。

将本实施例辅助矫正装置平板2的接触面21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此时设置在主体部11一端的角度标识盘12朝向脚踝方向,调整指针3,使指针3指向脚踝的中心,此时指针3指向的角度标识盘12上的角度数,即为待测截骨平台后倾角的精确后倾角度。使用本实施例的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能够在对胫骨截骨后,精确获知胫骨平台的后倾角度,为后期矫正提供可靠的参考对照。

所述角度标识盘12具有与所述主体部11的中轴线重合的中间零刻度线,和角度数向两个方向逐渐增加角度数刻度线。

所述指针3端部连接有拉线(图中未示出),通过拉线可拉动所述指针3转动。通过拉动拉线与脚踝的中心对齐,能够准确实现指针3对准脚踝中心的操作,能够增加操作的精准度。

所述主体部11的远离所述平板2的一侧面上设有转轴13,所述指针3上设有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13上的转轴孔31。

所述平板2的远离所述接触面21的一侧通过弯折结构4与所述主体部11固定连接,使得当所述接触面21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所述主体部11能够位于被截骨肢体的具有脚踝的一侧。

还包括:连接结构5,一端与所述角度测量件1远离所述平板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可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基本平齐的位置;辅助截骨件6,至少为一个,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具有用于截骨的导向槽61;所述接触面21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所述导向槽61相对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倾斜-1°~6°中的任意一个角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截骨件6为12个,当所述接触面21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辅助截骨件6上的所述导向槽61相对于所述待测截骨平面分别倾斜-6°,-5°,-4°,-3°,-2°,-1°,1°,2°,3°,4°,5°,6°。

当接触面21与待测截骨平面贴合接触时,导向槽61相对于待测截骨平面倾斜-1°~6°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根据待测截骨平面还需切割的角度,选取导向槽倾斜角度最接近的辅助截骨件6,安装到连接结构5的另一端上,使用截骨刀通过导向槽61对截骨平面二次截骨,达到矫正胫骨截骨面倾斜角度的目的。

所述连接结构5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方轴51,所述角度测量件1上设有用于仅供所述第一连接方轴51不可转动地插入的第一通孔14;所述连接结构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方轴52,所述辅助截骨件6上设有用于仅供所述第二连接方轴52不可转动地插入的第二通孔62。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截骨件6包括:本体60;第二通孔62,设置在所述本体60上,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方轴52可移动地安装;固定孔63,设置在所述本体60上,适于将所述本体60固定在待截骨肢体上;导向槽61,具有设定的倾斜角度,适于插入截骨刀,对待截骨肢体再次截骨,调整待测截骨平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固定孔63在所述本体60上设有多组,以适应不同粗细的肢体。

本实用新型胫骨截骨平台后倾角辅助矫正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平板2的接触面21放置在截骨平面上,并使其贴合接触;

然后,调整指针3,使指针3与具有上述截骨平面的该侧肢体的脚踝的中心对齐;

最后,读取指针3指示的角度标识盘12上的刻度数,即为待测胫骨平台截骨面的后倾角度。

如果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不符合要求,可进一步使用连接结构5和辅助截骨件6对胫骨平台进行再一次截骨,使其符合后倾角度要求,具体方法为:

首先确定需要对胫骨截骨平面矫正的角度数,然后选取倾斜角度最接近的辅助截骨件6;

然后将连接结构5的第一连接方轴51插入第一通孔14,第二连接方轴52插入第二通孔62,调整辅助截骨件6的上下位置至合适角度;

通过固定孔63固定截骨辅助件6,将角度测量件1、指针3、连接结构5均撤下,使用截骨刀通过导向槽61对胫骨平台进行再一次截骨,即可获得较为精确的符合后倾角度数要求的胫骨截骨平面。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通过固定孔63固定截骨辅助件6时,截骨辅助件6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固定孔63为内螺纹孔,固定螺钉旋转穿过固定孔63后固定在患者的胫骨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