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专用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895发布日期:2019-04-29 12:4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专用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耳鼻喉专用喷药器。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市面上的耳鼻喉喷药装置大部分存在压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喷出的药雾化不很好;由于耳鼻喉区域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将喷药装置深入到耳朵或者口腔内部,在喷药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变换喷药器的角度,目前的喷药装置,不能够深入到需要上药的部位,使药效不好,因此目前急需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耳鼻喉专用喷药器,可有效解决耳鼻喉上药不方便,压力不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的上方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中心设有盲孔,盲孔内插装有可沿盲孔移动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外端连接有导管,导管的外端部连接有喷头,箱体的中心经竖直的隔板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右腔室的底部经软管与导管相连通,左腔室内设有气囊,气囊的上端与右腔室的上部通过软管相连通,气囊的下端连接有回气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同时喷药准确,可调节性能好,喷药量大且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方铰接有第一连杆2,第一连杆2的中心设有盲孔,盲孔内插装有可沿盲孔移动的第二连杆3,第二连杆3的外端连接有导管4,导管4的外端部连接有喷头5,箱体1的中心经竖直的隔板分为左腔室6和右腔室7,右腔室7的底部经软管与导管4相连通,左腔室6内设有气囊8,气囊8的上端与右腔室7的上部通过软管相连通,气囊8的下端连接有回气阀9。

为了保护软管,同时使装置整洁,所述的软管的下部分置于箱体1的侧壁内。

为了便于加液和密封,所述的右腔室7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0。

为了便于固定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所述的第一连杆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11,压紧螺栓11的内端可与第二连杆3相接触。

为了便于调节角度,所述的第一连杆2与箱体1的铰接点处具有一定的摩擦力。

为了放置液体回流进气囊8内,所述的气囊8的上端连接有单向阀12。

为了便于按压气囊8,所述的气囊8采用弹性材质,左腔室6可为开放结构,即前后两侧不设置侧壁,同时左腔室6的左侧壁可左右移动并按压气囊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旋转密封盖10,密封盖10可采用类似于瓶盖的形式,而后从开口处加入药液,并再次旋转密封盖10,将右腔室7密封,此时由医护人员根据病人伤口的位置,适当的调节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的相对位置,使喷头5的长度可以够得到伤口处,而后旋转压紧螺栓11,使长度被固定。

此时按压左腔室6的左侧壁,由于左腔室6没有前后两侧壁,只有上下和左侧壁,同时上下两侧壁上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左侧壁的上下两端置于滑槽内,使左侧壁可以左右移动,当按压左侧壁时,此时会使左侧壁向右移动,并挤压气囊8,由于气囊8的下端即尾部安装有回气阀9,回气阀9的原理与单向阀12类似,同时气囊8上端的单向阀12又只能使气囊8中的气进入到右腔室7,而不能使右腔室7内的药液进入到气囊8内,因此,气囊8压缩,此时气囊8内的气体会通过气囊8和右腔室7之间的软管进入到右腔室7内,使右腔室7内压力增加,由于右腔室7为密封结构,因此药液会从软管流动到导管4内,并从导管4端部的喷头5喷出,从而作用到伤口上,为了便于支撑,导管4可具有一定的硬度,同时也可以具有移动的可弯曲能力,例如波纹管等材料。

相对于传统的按压式喷药装置来说,采用气囊8,会大大提升压力,使喷药的量大大增加,同时通过不同力度的按压,也可以方便的实现药液量的调节。

当松开左腔室6的左侧壁时,此时气囊8会在自身的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挤压左侧壁复位,在气囊8恢复原状的时候,由于单向阀12和回气阀9的作用,此时气囊8会从回气阀9吸气,同时右腔室7内尚有一定的压力,但由于单向阀12的作用,使右腔室7内的药液和气体均不能进入到气囊8内。

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可手握整个装置,用小拇指,无名指和中指实现按压,同时利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如此便可以只需要一只手便可以完成喷药的动作,而另外一只手可以用来对耳鼻喉进行照明或者支撑。

由于第一连杆2的端部铰接在箱体1上,同时铰接点处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因此在进行喷药时,可以方便的调节喷药的角度,从而准确的喷到需要用药的部位,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第二连杆3收缩进第一连杆2的内部,从而减小整个装置的尺寸,方便携带和存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的右腔室7,并利用气囊8来进行挤压和对右腔室7充气,来实现药液的喷出,通过按压气囊8的力度可以方便的调节用药量,同时按压的缓慢程度也可以认为的调节,避免喷药速度过快,对伤口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的第二连杆3,实现了喷药导管4的长度调节,而后通过第一连杆2与箱体1的铰接,又实现了喷药导管4的旋转,可以方便的调整用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同时喷药准确,可调节性能好,喷药量大且容易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