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4775发布日期:2019-06-13 15:5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心供氧系统的逐渐推广,为了提高医院的医护水平,对医院内的病人提供效果更好的护理水平,许多医院都开始使用负压吸引系统,负压吸引系统主要用于吸除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的医治环节,并且能够有效改善病房的环境,减轻了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并且吸引连续不断并随时可用,大大提高了疗效。

负压吸引系统通常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和负压吸引管构成,中心负压吸引站由真空泵、真空罐、气液分离器、阀门、电控柜和电磁阀等组成,电控柜和电磁阀控制真空泵启动和停机,将真空罐内的负压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负压吸引管路包括管路和附件,中心负压吸引站的负压经负压吸引管路输送到盒式终端、组合终端或吊塔终端处,与吸引终端连接,通常吸引终端通过插拔式自封快速插头与盒式终端、组合终端或吊塔终端快速密封连接,在医院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的终端处产生吸力,从而为医疗病患者提供医护服务。

但是现有的负压吸引管路的管路在与吸引终端连接,并对吸引终端提供负压对其进行气体抽吸时,可能会将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抽入负压吸引管路中,使其附着在负压吸引管路的内壁上,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负压吸引管路的堵塞,而这种堵塞位于负压吸引管路内部,不容易被操作人员发现,导致堵塞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整个负压吸引系统的抽吸效率和使用效果,操作人员才会发现对负压吸引管路进行维修,而污物长时间处于负压吸引管路内会对负压吸引管路本身造成腐蚀,降低了负压吸引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负压吸引管路的管路在与吸引终端连接,并对吸引终端提供负压对其进行气体抽吸时,可能会将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抽入负压吸引管路中,使其附着在负压吸引管路的内壁上,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负压吸引管路的堵塞,而这种堵塞位于负压吸引管路内部,不容易被操作人员发现,导致堵塞会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整个负压吸引系统的抽吸效率和使用效果,操作人员才会发现对负压吸引管路进行维修,而污物长时间处于负压吸引管路内会对负压吸引管路本身造成腐蚀,降低了负压吸引管路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所述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包括有主管路、多个分管路与多个支管路,所述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分管路连通,另一端的端口分布到医护病房和手术室用于与吸引终端连接,所述支管路与吸引终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支管路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所述支管路与分管路连通的一端与流量调节阀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支管路内的压力,从而确定所述支管路内的气体流量;所述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流量调节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支管路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启程度,从而对控制所述支管路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大小。

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具有圆柱状阀芯的旋塞阀结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阀芯内设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包括有导通孔入口和导通孔出口,所述导通孔入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导通孔入口的直径不同,所述导通孔入口沿所述阀芯圆周方向分布于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分管路一端的侧壁;所述导通孔出口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所述阀芯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装置和阀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并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阀芯旋转。

优选地,所述导通孔入口的直径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依次递减,直径最大的所述导通孔入口与直径最小的所述导通孔入口之间形成有用于关闭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密封面,多个所述导通孔入口以及密封面沿阀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环形,且所述支管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还包括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预设标准压力值,在接收到的支管路内的压力值大于所述标准压力值时,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优选地,所述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由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组成,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采用螺纹管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用于连接所述分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用于连接吸引终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内;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内,所述第二管路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的连接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之间,用于过滤净化所述第二管路从吸引终端抽取的气体。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过滤装置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管路内部。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固定框架和空气净化膜,所述固定框架将空气净化膜位固定于所述第二管路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框架为圆形,所述固定框架的外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对应设置,所述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将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管路内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时,在常规使用时,将流量调节阀调节至较小的开启程度,当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抽入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中,使其附着在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内壁上形成堵塞时,支管路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应到支管路内的压力值,当压力值产生变化时,即说明支管路内的气体流量值发生了变化,压力变大,即气体流量值变小,即支管路内产生了堵塞,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后,根据发生的变化调节流量调节阀的开启程度,使得流量调节阀开启得更大,即使得在与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主管路连接的真空泵抽吸速率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支管路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增大,以使得最终支管路内部压力值和气体流量值不变,从而保证整个负压吸引系统的抽吸效率和使用效果,并且当操作人员发现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支管路内压力值发生变化,即说明支管路内产生了堵塞,在使用完成后,维修人员可以对产生堵塞的支管路及时进行维修清理,防止堵塞变大,并对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本身造成腐蚀,间接延长了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支管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与中心负压吸引站的连接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流量调节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的支管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医用负压吸引系统;10-中心负压吸引站;2-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0-主管路;21-分管路;22-支管路;220-压力传感器;3-流量调节阀;30-阀芯;31-导通孔入口;32-导通孔出口;4-过滤装置;40-固定框架;41-空气净化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出现“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并给出其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包括有主管路20、多个分管路21与多个支管路22,支管路22的一端与分管路21连通,另一端的端口分布到医护病房和手术室用于与吸引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支管路22与吸引终端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流量调节阀3,流量调节阀3用于调节支管路22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支管路22与分管路21连通的一端与流量调节阀3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20,压力传感器220用于感应支管路22内的压力,从而确定支管路22内的气体流量;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流量调节阀3和压力传感器220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220感应到的支管路22的压力值,并根据压力值调节流量调节阀3的开启程度,从而对控制支管路22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大小。

如图2所示,应用于医院中的医用负压吸引系统1包括用于产生负压的中心负压吸引站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时,在常规使用时,将流量调节阀3调节至较小的开启程度,当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抽入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中,使其附着在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内壁上形成堵塞时,支管路22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20能够实时感应到支管路22内的压力值,当压力值产生变化时,即说明支管路22内的气体流量值发生了变化,压力变大,即气体流量值变小,即支管路22内产生了堵塞,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20感应到的压力值发生变化后,根据发生的变化调节流量调节阀3的开启程度,使得流量调节阀3开启得更大,即使得在与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主管路20连接的真空泵抽吸速率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支管路22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增大,以使得最终支管路22内部压力值和气体流量值不变,从而保证整个负压吸引系统的抽吸效率和使用效果,并且当操作人员发现压力传感器220所检测到的支管路22内压力值发生变化,即说明支管路22内产生了堵塞,在使用完成后,维修人员可以对产生堵塞的支管路22及时进行维修清理,防止堵塞变大,并对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本身造成腐蚀,间接延长了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流量调节阀3包括具有圆柱状阀芯30的旋塞阀结构和驱动机构,阀芯30内设有导通孔,导通孔包括有导通孔入口31和导通孔出口32,导通孔入口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导通孔入口31的直径不同,导通孔入口31沿阀芯30圆周方向分布于阀芯30朝向分管路21一端的侧壁;导通孔出口32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阀芯30另一端的侧壁上;驱动机构与控制装置和阀芯30连接,驱动机构用于接收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并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阀芯30旋转。具体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

具体地,导通孔入口31的直径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依次递减,直径最大的导通孔入口31与直径最小的导通孔入口31之间形成有用于关闭流量调节阀3的密封面,多个导通孔入口31以及密封面沿阀芯30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在最初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阀芯30使得直径最小的导通孔入口31与导通孔出口32连通,而在控制装置感应到压力传感器220检测到的支管路22内的气体流量发生变化时,发送控制信号给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阀芯30转动,使得直径更大的导通孔入口31与导通孔出口32连通,从而增大了从吸引终端通过流量调节阀3进入支管路22的气体流量。

压力传感器220为环形,且支管路22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的压力传感器220固定设置于环形凹槽中。设置压力传感器220为环形,能够从支管路22圆周各个方向上感应到支管路22内的压力,使得检测到的压力值更加精准。压力传感器220精准、实时监测支管路22内的压力,当支管路22内出现堵塞导致气体流动不畅通或其他异常时,通过控制装置自动调节流量调节阀3的开启程度,调节气体流量,从而使得气体流动畅通,支管路22内的压力恢复稳定。

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还包括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预设标准压力值,在接收到的支管路22内的压力值大于标准压力值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当支管路22内出现严重堵塞时,压力传感器220检测到的压力持久增强,使得支管路22内的压力值大于设定的标准压力值,即使得支管路22内的气体流量小于气体流量标准值时,此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关闭流量调节阀3,报警装置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处理。报警装置可以为蜂鸣器或者闪烁的红灯。

如图4所示,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由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组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采用螺纹管口密封连接,第一管路用于连接分管路21,第二管路用于连接吸引终端;压力传感器220设置于第一管路内;流量调节阀3设置于第二管路内,第二管路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位于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的连接端与流量调节阀3之间,用于过滤净化第二管路从吸引终端抽取的气体。通过设置过滤装置4对进入支管路22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使得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被挡在过滤装置4之前的第二管路内,当压力传感器220感应到支管路22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即发现支管路22发生堵塞时,即可以保证堵塞发生在第二管路的过滤装置4之前,当维修人员对堵塞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拆卸开,只需要对第二管路进行清洗即可,大大减少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难度;并且,过滤装置4的设置也可以避免污染物进入与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连接的中心负压吸引站10中,增大维修清理的成本。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过滤装置4均匀间隔分布于第二管路内部。设置多个过滤装置4可以更好地完成气体的过滤净化。

具体地,过滤装置4可以包括有固定框架40和空气净化膜41,固定框架40将空气净化膜41位固定于第二管路内。空气净化膜41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经过膨化、压延、双向拉伸后形成一种具有微孔性的薄膜;其孔径小(0.2-1.5um),分布均匀,孔隙率大(95%以上),在保持气体流通的同时,可以过滤包括细菌在内的所有尘埃颗粒,达到净化的目的。

优选地,固定框架40可以为圆形,固定框架40的外圆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第二管路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与凸起对应设置,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将过滤装置4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管路内部。将固定框架40的凸起卡进第二管路的凹槽内,实现过滤装置4的固定;在需要对过滤装置4进行更换时,可以将固定框架40从第二管路内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者更换,更加方便和快捷。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过滤装置4和第二管路的固定方式可以是上述方式,但不仅仅局限于该种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满足将过滤装置4和第二管路固定在一起的要求的任意方式。

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时,在常规使用时,将流量调节阀3调节至较小的开启程度,当痰、血、脓及其他体内污物抽入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中,使其附着在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内壁上形成堵塞时,支管路22中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20能够实时感应到支管路22内的气体流量值,当控制装置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20感应到的气体流量值发生变化后,根据发生的变化调节流量调节阀3的开启程度,使得流量调节阀3开启得更大,即使得在与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主管路20连接的真空泵抽吸速率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支管路22从吸引终端抽吸气体流量增大,以使得最终支管路22内部气体流量值不变,从而保证整个负压吸引系统的抽吸效率和使用效果,并且当操作人员发现压力传感器220所检测到的支管路22内气体流量值发生变化,即说明支管路22内产生了堵塞,在使用完成后,维修人员可以对产生堵塞的支管路22及时进行维修清理,防止堵塞变大,并对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本身造成腐蚀,间接延长了具有防堵塞装置的负压吸引管路2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