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260发布日期:2019-05-31 21:5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氧气疗法是采用各种方法使病人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高于大气浓度,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缺氧症状,纠正低氧血症。氧气疗法不仅是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抢救急危症病人的急救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氧气疗法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吸氧浓度。缺氧浓度、缺氧类型,同时还取决于吸氧途径及吸氧方式。现有的吸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鼻塞式吸氧法;一种是面罩式吸氧方式。

但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管较少,且目前的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管不易固定,易脱出,增加了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管较少,不易固定,易脱出,增加了感染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吸氧管,所述的新型吸氧管设置有:

气切套管;

气切套管通过胶合分别固定有气切套管接口和进氧管;进氧管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朝向气切套管开放的第一单向活瓣;气切套管出口端内壁通过胶合固定有朝向气切套管外部开放的第二单向活瓣。

通过进氧管为患者提供氧气供应,在患者咳痰时,不会造成氧气管咳出;患者咳嗽时气流冲开第二单向活瓣,第一单向活瓣关闭,痰液从第二单向活瓣处咳出,咳痰后第二单向活瓣关闭,痰液不会返流,第一单向活瓣开放,保证吸氧浓度,且易于固定,能较好的解决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问题。本实用新型易固定,不易脱出,减少了感染几率。

进一步,所述气切套管的上开有加药口。通过加药口向气切气切套管加入药液,进行气道湿化。

外部气管切开口插接气切套管接口,进氧管通过胀紧连接供氧装置,供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新型吸氧管的不同人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所述新型吸氧管的不同人群应急应用吸氧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单向活瓣;2、第二单向活瓣;3、加药口;4、进氧管;5、气切套管接口;6、气切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吸氧管

1、一种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吸氧管设置有:

气切套管6;

气切套管6通过胶合分别固定有气切套管接口5和进氧管4;进氧管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朝向气切套管开放的第一单向活瓣1;气切套管出口端内壁通过胶合固定有朝向气切套管外部开放的第二单向活瓣2。

所述气切套管6的上开有加药口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进氧管4为患者提供氧气供应,第一单向活瓣1开放,第二单向活瓣2关闭,保证氧浓度,在患者咳痰时,不会造成吸氧管咳出;患者咳嗽时气流冲开第二单向活瓣2,第一单向活瓣1关闭,痰液从单向第二单向活瓣2处咳出,咳痰后第二单向活瓣2关闭,痰液不会返流,第一单向活瓣1开放,保证吸氧浓度,且易于固定,能较好的解决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问题。通过加药口3向气切套管6加入药液,进行气道湿化。

在患者咳痰的过程中,不用取下吸氧管,患者咳出的痰可直接从第二单向活瓣2排出,并且能防止痰液返流,不易造成污染,且该新型吸氧管方便固定,能较好的解决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问题。

吸氧时,氧气冲开第一单向活瓣;第二单向活瓣关闭;

咳痰时,气流和痰液冲开第二单向活瓣;第一单向活瓣关闭。

外部气管切开口插接气切套管接口,进氧管通过胀紧连接供氧装置,供患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