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032发布日期:2019-06-19 01:34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碘125粒子作为内照射放疗治疗实体肿瘤已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该技术的运用,放射性碘125粒子的植入是临床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食管癌、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由于肿瘤没有明确的肿块和或肿块较小,且病变周围为大血管及胆道、气道等重要脏器,穿刺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风险极大,手术时间亦较长,且粒子不易固定;因此传统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系统不能用于上述患者,限制了放射性碘125粒子的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恶性肿瘤引起的空腔脏器梗阻部位植入放射性碘125粒子的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

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包括套管、粒子条、释放杆、输送鞘;所述套管前端开口,后端螺纹连接有螺盖一;所述粒子条设置在套管内,在粒子条内装有碘125粒子,粒子条前端开口并螺纹连接有螺盖二,打开螺盖二后即可装入碘125粒子;所述释放杆前端螺旋穿过螺盖一后与套管内的粒子条螺纹连接;释放杆可推动粒子条自由通过套管;所述输送鞘呈中空管状结构且其内径大于套管外径,在输送鞘前端内部设有片状的橡胶堵头;所述橡胶堵头中央设有一个直径大于释放杆但小于粒子条的通孔;所述套管及其内部的粒子条可在释放杆推动下在输送鞘内移动。

进一步地,为辅助输送鞘准确导入病变部位,在所述输送鞘内还设有鞘芯。

进一步地,所述螺盖一中部设有螺孔;所述释放杆前端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中部可自由通过螺孔,尾端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为便于透视,所述粒子条两端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为便于食管癌患者固定粒子条,在粒子条上与释放杆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粒子条的线条。

进一步地,对于其他不需要固定粒子条的癌症患者来说,线条是非必须的,故所述线条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能短时间、精确的将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部位,使该类患者能够得到放射性碘125粒子的内照射放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线对医患的伤害,适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空腔脏器的梗阻,尤其对食管癌、胆管癌引起的食道及胆道梗阻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中套管及粒子条伸入输送鞘内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粒子条穿出橡胶堵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套管、2-螺盖一、3-释放杆、4-粒子条、5-螺盖二、6-输送鞘、7-鞘芯、8-橡胶堵头、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装置,包括套管1、粒子条4、释放杆3、输送鞘6;所述套管1前端开口,后端螺纹连接有螺盖一2;所述粒子条4设置在套管1内,在粒子条4内装有碘125粒子,粒子条4前端开口并螺纹连接有螺盖二5,打开螺盖二5后即可装入碘125粒子;所述释放杆3前端螺旋穿过螺盖一2后与套管1内的粒子条4螺纹连接;释放杆3可推动粒子条4自由通过套管1;所述输送鞘6呈中空管状结构且其内径大于套管1外径,在输送鞘6前端内部设有片状的橡胶堵头8;所述橡胶堵头8中央设有一个直径大于释放杆3但小于粒子条4的通孔9;所述套管1及其内部的粒子条4可在释放杆3推动下在输送鞘6内移动。

进一步地,为辅助输送鞘6准确导入病变部位,在所述输送鞘6内还设有鞘芯7。

进一步地,所述螺盖一2中部设有螺孔;所述释放杆3前端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释放杆3中部可自由通过螺孔,释放杆3尾端设有手柄。

进一步地,为便于透视,所述粒子条4两端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为便于食管癌患者固定粒子条4,在粒子条4上与释放杆3连接处设有用于固定粒子条4的线条。

进一步地,对于其他不需要固定粒子条4的癌症患者来说,线条是非必须的,故所述线条可拆卸。

操作时,先取出粒子条4,打开粒子条4前端的螺盖二5,然后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将粒子装入粒子条4内,接着旋开套管的螺盖一2,把释放杆3前端旋入螺盖一2中部的螺孔并穿透螺盖一2,释放杆3前端与螺盖一2交汇处螺纹配合,接着把粒子条4螺纹连接在释放杆3穿过螺盖一2的那部分上,必要的时候可在粒子条4上与释放杆3连接处可拆卸的接入线条(便于食管癌患者固定粒子条),然后把粒子条4放入套管1内,旋转螺盖一2,把螺盖一2固定在套管1上。

在DSA透视下,用普通导丝引导鞘芯7及输送鞘6送入病变部位,退出鞘芯7,将装有粒子条4的套管1用释放杆3经输送鞘6送入病变部位,当套管1移动到输送鞘6前端的橡胶堵头8处后被橡胶堵头8阻挡,此时,握住释放杆3向前螺旋转动,即可使释放杆3前端带螺纹部分全部旋入套管1内(由于释放杆3中部未与螺盖一2螺纹连接并可自由通过螺盖一2中部的螺孔,因此,当释放杆3前端旋入进入套管1内后,释放杆3前端不再与套管1螺纹连接,继续向前推动释放杆3,不会使套管1向前移动);接着握住释放杆3后端的手柄继续推动粒子条4,使粒子条4对准橡胶堵头8中部的通孔9向前压迫橡胶堵头8,使橡胶堵头8发生形变后,继续用力前推释放杆3,最终使得粒子条4穿过形变的橡胶堵头8上的通孔9到达病变部位,最后向后旋转释放杆3释放粒子条4(由于粒子条4直径大于橡胶堵头8上的通孔9,当握住释放杆3向后旋转时,粒子条4会受到橡胶堵头8的阻挡,在不超过这个阻力的前提下向外不断旋转释放杆3,最终就会使释放杆3与粒子条4脱开),释放杆3与粒子条4脱开后,再把释放杆3轻轻前推即可将粒子条4推入病变部位,而且因为粒子条4两端为金属,使得定位更加准确;输送鞘6能更快的是粒子条4到达预设部位;释放杆3可以更快的释放粒子条;综上,实现了短时间精确的释放了粒子条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