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鼻胃管,尤其是一种帮助患者摄取营养之医疗用鼻胃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鼻胃管常用于摄食量不足、昏迷、中风、食道疾病等无法正常摄食的患者上,透过定时、定量的将营养经由鼻胃管输入至患者胃中,能够帮助患者摄取到需要的营养。
请参照图1,习知的鼻胃管9为一条中空管体,该鼻胃管9的一端经由患者的鼻腔N穿入至胃部S,该鼻胃管9的另一端则留置于鼻腔N外部,且该端的该鼻胃管9具有一固定式封盖91,该固定式封盖91连接于该鼻胃管9之一端,当该鼻胃管9于不需将营养输入患者胃部中时,该固定式封盖91可以封闭鼻胃管9。
由于该习知的鼻胃管9无法阻止具有该固定式封盖91的一端缩入于鼻腔N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将该习知的鼻胃管9之一部份外露于鼻腔N外部,并使用一胶带T将该裸露的鼻胃管9粘贴于患者P的鼻部皮肤上,以固定该鼻胃管9。然而,该外露的鼻胃管9在外观上犹如“象鼻”,该外露的鼻胃管9以及粘贴于皮肤上之胶带T皆会严重影响使用者脸部之美观,造成患者于外观上的自信心低落、使患者羞于见人。此外,该外露的鼻胃管9亦容易因患者的肢体活动而意外地拉扯,造成鼻胃管9之移位,形成安全上的疑虑,而导致患者的行动受限及外出活动的意愿降低。
有鉴于此,习知的鼻胃管确实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鼻胃管,该隐藏式鼻胃管于不使用喂食时,该隐藏式鼻胃管之管体及喂食部系可以隐入在患者的鼻腔内,以保持美观并可防止该管体被拉扯所造成之移位,于需要灌食使用时,该隐藏式鼻胃管及该喂食部之管体系可以方便的拉出。
本实用新型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系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包含:一管体,一端具有一伸入部,另一端具有可放入患者鼻腔内的一喂食部,该伸入部及该喂食部与该管体相连通;及一分离式封盖,可以封闭该喂食部,且该分离式封盖具有一挡止部,该挡止部的一端突出在该分离式封盖的侧表面。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系可以将该管体及该喂食部隐藏在患者的体内,并利用该挡止部抵接在患者的鼻子外部,以防止该管体之该喂食部落入鼻腔深处,此外,藉由将该封盖相对该喂食部旋转,可以将该挡止部调整至鼻缘下方,能够进一步将该挡止部隐藏于鼻缘下方;如此,于不使用喂食时,该管体不需要露出于鼻孔外,亦不需要使用胶带固定于鼻外皮肤,该管体及该喂食部系可完全隐藏在患者体内,除了可以防止该裸露的部份管体被拉扯所造成之移位外,亦可以达到美观及提升患者于外观上的自信心的效果;且于需要灌食时,亦能够轻易地由该挡止部将该管体从患者的鼻腔内拉出以便灌食,且藉由该警示部的设置,照护者可以容易的辨识、了解该隐藏式鼻胃管已拉出的长度,系可以防止该管体被过度拉出的效果。
其中,该喂食部的之尺寸小于或等于7mm。如此,使该喂食部留置于患者鼻腔孔内时,不会造成明显之外露及不适,具有提升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其中,该喂食部与该伸入部之间具有一警示部。如此,照护者系能够即时停止继续外拉该隐藏式鼻胃管,以避免该管体过度拉出,系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其中,该警示部为一颜色明显的环体。如此,照护者系能够快速辨识、了解该隐藏式鼻胃管已拉出的长度,系可以避免照护者将该管体过度拉出,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其中,该警示部为一突出的环体。如此,照护者系能够快速辨识、了解该隐藏式鼻胃管已拉出的长度,系可以避免照护者将该管体过度拉出,具有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其中,该分离式封盖由一塞部塞合该喂食部之内壁,该分离式封盖还具有一缘部,该缘部与该喂食部的最大尺寸相同。如此,该分离式封盖系可以将该喂食部成紧密的封闭,及具有使该分离式封盖容易被开启的效果。
其中,该挡止部突出于该分离式封盖侧表面的一端系具有一勾部。如此,系具有确保该管体的喂食部不会缩入于鼻腔深处,且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
其中,该挡止部为一突出的杆体,该杆体之二端各突出于该分离式封盖的侧表面,且该二端边各具有一勾部。如此,系具有确保该管体的喂食部不会缩入于鼻腔深处,且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
其中,该挡止部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分离式封盖之侧表面,该挡止部的一第二端沿径向方向往外延伸。如此,系具有确保该管体的喂食部不会缩入于鼻腔深处,且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
其中,该分离式封盖结合于该喂食部,且该分离式封盖可相对该喂食部旋转。如此,患者能够调整该挡止部相对于鼻缘之位置,使患者可以依需求调整该挡止部至较舒适或者较易隐藏该挡止部之位置,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鼻胃管的使用情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不使用喂食时之情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欲使用喂食时之情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于不使用喂食时之情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于不使用喂食时之情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于不使用喂食时之情形图。【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管体 11 伸入部
111 边缘 12 喂食部
13 警示部 L 警示距离
14 刻度
2 分离式封盖
21 挡止部
21a 第一端 21b 第二端
22 塞部 23 缘部
24 挡止部
24a 第一端 24b 第二端
241 勾部
25 挡止部
251 勾部
26 挡止部
26a 第一端 26b 第二端
(习知)
9 鼻胃管 91 固定式封盖
N 鼻腔 S 胃部
P 患者 T 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其系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系包含一管体1及一分离式封盖2,该分离式封盖2结合于该管体1。
该管体1具有一预定之长度,该管体1的一端具有一伸入部11,该管体1较佳具有柔韧度,使具有该伸入部11的一端可以经由患者的鼻腔穿入并留置于胃部中;该伸入部11的端边较佳具有圆润的边缘111,使该伸入部11可以容易于患者的肠道中移动,以避免于患者肠道中移动时造成伤口。该管体1的另一端具有一喂食部12,该喂食部12与该管体1相连通,使流质食物可以由该喂食部12注入,并经由该管体1及由该伸入部11输出至患者的胃部中,该喂食部12较佳成扩口且断面成圆形状,以使该流质食物容易由该喂食部12注入。此外,该喂食部12的之尺寸较佳小于或等于7mm,使该喂食部12之尺寸略小于患者鼻孔之孔径,使该喂食部12留置在患者鼻腔内时不会造成外露及不适为原则。
该管体1较佳具有一警示部13,该警示部13位在该喂食部12与该伸入部11之间,使该警示部13与该喂食部12之间形成一警示距离L,以避免照护者将该管体1过度拉出,造成该伸入部11离开胃部。该警示部13可以利用颜色明显或突出的环体等易于辨识之构造,或者,该警示部13也可以是与其他部位不同颜色等,于本实用新型中不予以为限。如此,照护者系能够快速辨识、了解该隐藏式鼻胃管已拉出的长度,系可以避免照护者将该管体过度拉出。另外,该管体1还可以具有数刻度14,以方便医护人员准确地记录及了解该管体1置放之深度。
该分离式封盖2系可以结合于该管体1之该喂食部12及方便的由该喂食部12卸除,该分离式封盖2系可用以封闭该喂食部12,以防止胃部或该管体1内之液体经由该喂食部12流出。该分离式封盖2系具有一挡止部21,该挡止部21突出于该分离式封盖2的侧表面,使该分离式封盖2可抵接于患者的鼻子外部,如鼻中膈下缘,藉以使该管体1的喂食部12维持位于鼻孔的开口处,以避免该管体1的喂食部12缩入至鼻腔深处而不易取出。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21可为一突出的杆体,该挡止部21的第一端21a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分离式封盖2之外表面,使该挡止部21的第二端21b延伸突出于该分离式封盖2的侧表面。
详言之,该分离式封盖2系可以由一塞部22塞合该喂食部12之内壁,以将该喂食部12封闭,该分离式封盖2还可以具有一缘部23,该缘部23较佳与该喂食部12的最大尺寸相同,该缘部23同可以隐入于患者鼻腔孔且不会造成外露及不适。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分离式封盖2亦可以采用习知的卡合或螺合等方式,使该分离式封盖2可以结合于该喂食部12,于本实用新型中皆不予限制。
请参照图2、图3,据由前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于安装前,可依据患者鼻孔至胸腔之剑突末端之距离选择具有适当长度的管体1,并将该分离式封盖2结合于该管体1之该喂食部12,再由医护人员将该管体1之该伸入部11由患者的鼻腔通过食道穿入至胃部。于安装完成后,患者可以进一步将该管体1朝向胃部推入,使该喂食部12邻近于该患者的鼻孔处,如此,该管体1及该喂食部12可以隐藏于患者的鼻腔至胃部之间;而后可以旋转该挡止部21相对该喂食部12转动,以将该挡止部21的该第二端21b旋转至适当位置并抵住患者的鼻缘下方,以将该挡止部21隐藏于该患者之鼻缘下方,并能够固定该管体1之该喂食部12,防止该管体1之该喂食部12缩入在鼻腔深处,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安装完成后,可以将该管体1隐藏在患者的体内,而非露出在鼻腔外,且不须使用胶带固定在患者脸上,可以达到维持脸部美观、保持患者自尊心的效果及可以避免患者在活动时不慎拉扯到该管体1。此外,患者可以自行将该分离式封盖2相对该管体1旋转,以调整该挡止部21相对于患者之鼻缘之位置,使患者可以依需求调整该挡止部21至较舒适或者较易隐藏该挡止部21之位置。
请参照图2、图4,欲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对患者进行喂食时,照护者可以将该管体1之该喂食部12拉出并使该警示部13不露出,如此,可以避免该伸入部11离开患者的胃部;待将该管体1拉出适当距离后,照护者可以将该分离式封盖2从该喂食部12移除,并使用针筒等工具将流质食物注入该喂食部12,使该流质食物可以经由该管体1流入胃部中,以帮助患者补充营养。
请再参照图3,于流质食物注射完毕与清洁后,照护者可以将该分离式封盖2盖回该喂食部12,以避免食物或胃部液由该喂食部12倒流出。接着,将该喂食部12朝向鼻腔内推入,直至该挡止部21的第二端21b抵住患者的鼻子外部,即可再度恢复将该管体1及该喂食部12隐藏于鼻腔至胃部之间。由于该挡止部21可以贴靠于患者的鼻中膈下缘,使该挡止部21不易被外人看见。
请参照图5、图6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24之第二端24b可以具有一勾部241,由该勾部241可以勾抵于患者的鼻翼外侧,或是伸入患者的另一鼻孔中,以确保该喂食部12端不会缩入于鼻腔深处,且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
请参照图7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25具有二勾部251,该挡止部25之二端各向外延伸超出该分离式封盖2的侧表面,且该挡止部25之二端各形成一个该勾部251,使该二勾部251可于分别勾抵于患者的鼻翼外部及另一鼻孔中,或者使该二勾部251分别勾抵于二鼻翼之外部。据此,该挡止部25可以由该二勾部251强化防止该管体1缩入于鼻腔深处,及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且可以避免该挡止部25仅施加压力于患者鼻子的单一侧,可以提升患者长时间使用时的舒适度。
请参照图8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部26的第一端26a可一体成型连接于该分离式封盖2之该缘部23之侧表面,使该挡止部26的第二端26b沿径向方向往外延伸。请参照图9,该第二端26b可以勾抵于患者的鼻中膈下缘,以确保该喂食部12端不会缩入于鼻腔深处,及具有易于取出的效果。此外,该挡止部26的长度较短,使该挡止部26能够达到更佳的隐藏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隐藏式鼻胃管系可以将该管体及该喂食部隐藏于患者的体内,并利用该挡止部抵接于患者的鼻子外部,以防止该管体之该喂食部落入鼻腔深处,此外,藉由将该封盖相对该喂食部旋转,可以将该挡止部调整至鼻中膈下方,能够进一步将该挡止部隐藏于鼻缘;如此,于不使用喂食时,该管体不需要露出于鼻孔外,亦不需要使用胶带固定于鼻外皮肤,该管体及该喂食部系可完全隐藏在患者体内,除了可以防止该裸露的部份管体被拉扯所造成之移位外,亦可以达到美观及提升患者于外观上的自信心的效果;且于需要灌食时,亦能够轻易地由该挡止部将该管体从患者的鼻腔内拉出以便灌食,且藉由该警示部的设置,照护者可以容易的辨识、了解该隐藏式鼻胃管已拉出的长度,系可以防止该管体被过度拉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