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3748发布日期:2019-06-05 23:1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疗床。



背景技术:

水疗床能够能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现有技术中的水疗床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使用中还具有以下缺陷,人们在水疗时往往是下班后比较疲倦的时刻,躺在水疗床中水疗时有时会睡着,这种情况下是使用者的口鼻呼吸道暴露在水的喷洒或者浸润范围在,使用者的

呼吸道可能进水,轻者造成呛水后身体感觉不适,重则会造成事故;二是对一些身体机能不全者,在水疗时需要很好的固定其头部位置以保证其安全,目前的水疗床大多缺乏这方面的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水疗床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水疗床。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疗床,包括床体和基座,床体设置在基座上,床体上表面设置有供人体躺入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床板,第一床板前端铰接有第二床板,第二床板设置在凹槽内,第二床板下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导轨、液压缸、推杆和连接板,液压缸水平设置在凹槽前端,导轨水平设置在床体左右壁面内侧,推杆沿前后方向水平滑动设置在导轨内,液压缸活动端与推杆左右方向的中部连接,推杆左右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床板左右侧面铰接,在第二床板上设置有头部夹持机构;所述的头部夹持机构包括滑槽,滑槽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有第二床板上表面,滑槽内设置有中央头枕,中央头枕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

第一床板下设置有发泡机构,所述的发泡机构包括与床体底部中间密封转动连接的转筒,转筒上端水平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上端设置有出气孔,转筒下端伸出床体的部分设置有带轮,带轮通过传送带与设置在床体外下部的电机连接,转筒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的转筒与出气管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出气管内,进气管另一端设置有鼓风机;

床体下端设置有进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第一进水管和水泵,水泵固定在基座上,进水管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上,沿前后方向在进水管连接有多个按摩喷头,多个按摩喷头位于第一床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床板水平状态时与第一床板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床板下端与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第一床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内侧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橡胶缓冲垫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杆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滚轮设置在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可以分别支撑使用者的肩部头部和其他身体部位,在第二床板下端设置角度调节机构,能够角度调节机构,能够对使用者的肩部和头部进行角度调节,并能够更好的支撑限位使用者的头部,使用者的头部不会落入水中,使水疗时使用者的头部位于水不能触及到的区域,保证水疗安全,设置发泡机构,能够对水体进行搅拌混合,产生的气泡能够使水体发生涌动,提高按摩刺激功效,头部夹持机构上的橡胶缓冲垫可以防止夹持块对头部的造成损伤。本水疗床可以使水疗过程安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头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发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筒与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床体;2、凹槽;3、第一床板;4、第二床板;4-1、滑槽;5、连接板;6、阀门;7、导轨;8、液压缸;9、出水管;10、进水管;11、水泵;12、基座;13、按摩喷头; 15、推杆;16、第一夹持块;16-1、第二夹持块;17、橡胶缓冲垫;18、缓冲弹簧;19、中央头枕; 21、支撑板;22、电机;23、传送带;24、带轮;25、旋转接头;26、;进气管;27、鼓风机;28、出气管;28-1、出气孔;29、转筒;30、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指第二床板端,后指第一床板端。

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水疗床,包括床体1和基座12,床体1设置在基座12上,床体1上表面设置有供人体躺入的凹槽2,凹槽2内设置有第一床板3,第一床板3前端铰接有第二床板4,第二床板4设置在凹槽2内,第二床板4水平状态时与第一床板3上端面平齐,第二床板4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导轨7、液压缸8、推杆15和连接板5,液压缸8水平设置在凹槽2右端,导轨7水平设置在床体1左右壁面内侧,推杆15水平滑动设置在导轨7内,推杆左右两端下部连接有滚轮,滚轮设置在导轨上,液压缸8活动端与推杆15沿左右方向的中部连接,推杆15左右后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晾一段端与第二床板4左右侧面铰接,第二床板4上端设置有头部夹持机构;头部夹持机构包括滑槽4-1,滑槽4-1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床板4上端,滑槽4-1内设置有中央头枕19,中央头枕19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块16和第二夹持块16-1,第一夹持块16和第二夹持块16-1内侧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7,橡胶缓冲垫17与第一夹持块16和第二夹持块16-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8;

第一床板下设置有发泡机构,第一床板3下端与凹槽2底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1,发泡机构包括与床体1底部中间密封转动连接的转筒29,转筒29上端水平设置有出气管28,出气管28上端设置有出气孔28-1,转筒29下端伸出床体1的部分设置有带轮24,带轮24通过传动带23与设置在床体1外底面的电机22连接,转筒29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25连接有第一进气管26,第一进气管26另一端设置有鼓风机27,转筒29与出气管28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30,单向阀30设置在出气管28内;

床体1下端设置有进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10和水泵11,水泵11固定在基座12上,进水管10上端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按摩喷头13,按摩喷头13位于第一床板3上方,水泵通过阀门6连接水源,水源可以是外接的,也可以是来自凹槽内的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人员躺入凹槽2内,打开阀门6,启动水泵11,水流通过水泵11加压并通过进水管10、并最终通过按摩喷头13喷撒至凹槽2内使用人员身体上,当需要调节肩部和头部角度时,启动液压缸8,液压缸8伸展,液压缸8活动端推动推杆15沿导轨7向后移动,推杆15带动连接板5下端向后移动,连接板5上端向上运动,此时第二床板4围绕着与第一床板3的铰接点为旋转中心向上摆动,第二床板4后端与水平面的夹角增大,实现抬高头部的效果,当需要固定使用者头部时,使用人员将头枕在中央头枕19上,并将第一夹持块16和第二夹持块16-1向中央推动,以此实现头部的支撑与夹持,启动鼓风机27,鼓风机27将空气通过转筒29和出气管28排入凹槽2内,对凹槽2内的水体进行发泡,提高了水体的混合与涌动效果,启动电机22,电机22带动转筒29转动,出气管28在转筒29的转动下也随之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水体混合与涌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