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2677发布日期:2019-08-03 16:2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体。



背景技术:

随着腹腔高压(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CS)的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多种或直接或间接腹腔压力测量方法开始见诸报端,直接法主要指在腹腔透析或者腹腔镜手术时直接用针穿刺测量腹腔内压力,间接法则指用膀胱内压、胃内压、结肠内压或子宫内压等来代替直接测量腹腔压力;在所有这些方法中,膀胱内压测量法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最多的采用,其主要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且经济实用。

而膀胱内压测量法,WSACS国际腹高压委员会的标注测定方法如下:患者平卧,插入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连接测压管,将生理盐水25ml注入导尿管后,零点在腋中线位置,在患者呼气末测量的压力即为患者腹腔压,单位统一为mm-Hg(1mmHg=1.36cmH2O)。这一推荐意见综合了多个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卧呼气末状态时其他因素对腹腔内压的影响最小;而测压时使用更多生理盐水可能使测定的腹腔内腔偏高;将IAP零点与其他常规压力测量的零点统一在腋中线位置(如中心静脉压,动脉压等),以便于其他压力指标的综合计算(如腹腔灌注压=平均动脉压-腹腔内压)。这种方法测得的正常人群的腹腔内压在5~7mmHg。在这个方法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测量腔注入生理盐水的量。过去,生理盐水注入量往往在50~100ml,但是研究表明,过多的生理盐水注入会使得测得的腹腔内压数值偏高,尤其在IAH或者ACS患者中升高的程度较明显。因此,目前国际上已经统一采用25ml的注入量来标准化腹腔内压的测量过程,实验证实其可以较好地反应真实的腹腔内压。

而目前实际操作时,医护人员会脱开导尿管,使用注洗器注入25ml生理盐水后,使用尿袋测量,而这样的操作方法缺点在于:一来操作时容易造成污染,二来不利于动态测压,同时需要的耗材多,患者治疗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包括三通管阀体,三通管阀体的一端具有上管,三通管阀体的另一端具有两个下管,上管的管口处具有与导尿管管口相配合的锥形插头,两个下管的管口处分别具有测压插口和尿袋插口,锥形插头为中空插头,且锥形插头与上管相通,锥形插头的外周表面具有至少两个橡胶圈,锥形插头的端部设有橡胶球冠,三通管阀体上开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弹力绳,弹力绳与封堵相接,封堵通过弹力绳与三通管阀体连接,两个下管的管身均具有软管段,还具有与软管段相配合的夹头。

三通管阀体上设有螺纹安装座,夹头的后端具有螺纹安装杆,通过螺纹安装座与螺纹安装杆的配合,夹头固定安装在三通管阀体上。

夹头包括弹力U形架,弹力U形架上穿装固定有调节螺栓,夹头还包括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调节螺母。

弹力U形架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压座。

封堵包括封盖板,封盖板的一侧表面具有固定圈,弹力绳通过固定圈与封盖板连接,封盖板的另一侧表面具有环形挡圈和封堵柱。

环形挡圈的内壁具有橡胶密封层,封堵柱为锥形橡胶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首先能够保证导尿管与尿袋的正常连通,保证患者日常正常导尿,而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预留一个管路用于膀胱测压,日常使用时,用封堵将测压插口堵住,就可以保证导尿管与尿袋的正常连通,而当需要测压时,只需要取下封堵,尔后利用夹头夹持与尿袋插口相通的下管,使得导尿管与外部测压装置相通,这样就能够进行测压了,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损伤导尿管和尿袋,同时保证患者的正常使用,而值得一提的是,封堵和夹头均能够可靠固定在三通管阀体上,不会遗失,便于取用。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菌操作,不容易对外界造成污染,同时能够实现动态测压,而且节约了耗材和测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堵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管段12与插接段23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三通管阀体、2上管、3下管、4锥形插头、5测压插口、6尿袋插口、7橡胶圈、8橡胶球冠、9环形槽、10弹力绳、11封堵、12软管段、13夹头、14内螺纹安装座、15弹力U形架、16调节螺栓、17调节螺母、18橡胶压座、19封盖板、20环形挡圈、21封堵柱、22橡胶密封层、23插接段、24固定圈、25螺纹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监测膀胱压的三通阀,包括三通管阀体1,三通管阀体1的一端具有上管2,三通管阀体1的另一端具有两个下管3,上管2的管口处具有与导尿管管口相配合的锥形插头4,两个下管3的管口处分别具有测压插口5和尿袋插口6,锥形插头4为中空插头,且锥形插头4与上管2相通,锥形插头4的外周表面具有至少两个橡胶圈7,锥形插头4的端部设有橡胶球冠8,三通管阀体1上开有环形槽9,环形槽9内设有弹力绳10,弹力绳10与封堵11相接,封堵11通过弹力绳10与三通管阀体1连接,两个下管3的管身均具有软管段12,还具有与软管段12相配合的夹头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将锥形插头4插入到导尿管内,这样就实现了导尿管与三通管阀体1的连通(锥形插头4具有的橡胶球冠8和橡胶圈7能够更好地帮助锥形插头4与导尿管内壁相接触),而尿袋可以通过插头与尿袋插口6连通,这样尿液可以通过尿袋插口6流入尿袋,而三通管阀体1还具有测压插口5,外部测压装置可以与测压插口5相接通(测压插口5和尿袋插口6都可以采用比较方便装接的锥形插口),这样就可以实现连续测压的目的。而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阀体1和两个下管3的端部均具有插接段23,插接段23能够插入软管段12的管口,通过插接段23与软管段12的配合,三通管阀体1能够实现与两个下管3的连通,而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渗漏,可以在插接段23上加设密封圈,或者在软管段12与插接段23的连接处外周包覆医用防水胶布即可。

三通管阀体1上设有螺纹安装座14,夹头13的后端具有螺纹安装杆25,通过螺纹安装座14与螺纹安装杆25的配合,夹头13固定安装在三通管阀体1上。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夹头13使用的次数毕竟不多,临时取用比较麻烦,而放在患者身上容易丢失,而通过螺纹安装座14与螺纹安装杆25的配合,夹头13能够在不需要使用时,依然可靠固定在三通管阀体1上,需要时可以随时取用,又不会遗失。

夹头13包括弹力U形架15,弹力U形架15上穿装固定有调节螺栓16,夹头13还包括与调节螺栓16相配合的调节螺母17。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6,就使得弹力U形架15能够受压变形。

弹力U形架15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压座18。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当弹力U形架1受压变形时,两块橡胶压座18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这样,弹力U形架15就能够通过橡胶压座18压迫软管段12,不让尿液流过,实现封堵功能。

封堵11包括封盖板19,封盖板19的一侧表面具有固定圈24,弹力绳10通过固定圈24与封盖板19连接,封盖板19的另一侧表面具有环形挡圈20和封堵柱21。

环形挡圈20的内壁具有橡胶密封层22,封堵柱21为锥形橡胶柱。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环形挡圈20能够通过橡胶密封层22更好地与测压插口5相接触,保证密封性,而封堵柱21能够插入测压插口5内,由于封堵柱21自身为锥形橡胶柱,可以更好地实现封堵效果。

而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分为外层消毒包和内层测压包,外层消毒包可以包括塑料镊子,检查手套一只装,带包装的碘伏棉球,一次性治疗巾,而内层测压包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三通阀,一次性治疗巾,塑料弯盘一只(接装可能漏出的残余尿液)无菌手套一副,预装25-40ml水的针筒(两个20ml的或者50ml针筒),带刻度的50cm左右连接管(测压读数用,具体使用时,连接管的一端可以与测压插口5插接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大气,以腋中线为零点,读出的数值即为膀胱压),这样不但能够方便携带,同时更加方便医护人员取用各种需要的医疗器械,同时保证了卫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特殊人群中,其腹腔内压基础值异于普通人群,例如肥胖和妊娠等患者其腹腔内腔往往可达10~15mmHg,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病理生理改变。而WSACS推荐的具有IAH/ACS风险的重症患者监测间隔最大为6h。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