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2771发布日期:2019-11-12 22:16阅读:1185来源:国知局
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校正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后方或内外侧软组织缩短而造成屈曲挛缩的情况下,通过固定大腿支撑小腿远端来使膝关节伸展,以挛缩的关节后方为中心进行运动。但是这样的方式,会使得膝关节前方的股骨和胫骨之间产生相互摩擦从而压迫关节面,其违反关节运动学,还可能会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所述一种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能够牵引小腿,也可以支撑整个小腿,这种运动方式是以股骨髁位中心的额运动方式,可避免股骨与胫骨之间的压迫摩擦,也符合凹凸运动规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所述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包括:

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拉伸部,所述拉伸部左右两侧缝合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并且所述拉伸部包括多条纬向带;

拉伸带,所述拉伸带蛇形往复穿过拉伸部的纬向带,并且相邻纬向带上下交替地置于拉伸带上,拉伸带上设有穿孔;

牵引带,所述牵引带穿过所述穿孔,牵引带设有用于悬挂重物的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第一固定部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拉伸部内表面帖附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部经向间隔缝有缝线,所述缝线将拉伸部分隔为多个的拉伸区域;所述拉伸带蛇形往复穿过拉伸部的各个拉伸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设有金属保护环。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性新型的牵引带拉伸拉伸带从而拉伸患者的小腿胫骨,也能够支撑整个小腿,能够避免股骨与胫骨之间的压迫摩擦,也符合凹凸运动规律,所述防滑层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与患者小腿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校正舒适度,相互隔离的拉伸区域能够保证各个区域中的拉伸带的拉伸作用相同,避免拉伸带移位致使拉伸作用不均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带,110.拉伸部,111.纬向带,112.防滑层,120.第一固定部,130.第二固定部,140.缝线,150.拉伸区域,2.拉伸带,210.穿孔,220.金属保护环,3.牵引带,31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所述膝关节长轴牵引辅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拉伸部110,所述拉伸部110左右两侧缝合有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二固定部130,所述第一固定部120、拉伸部110和第二固定部130连为一体,并且所述拉伸部110包括多条纬向带111,所述拉伸部110经向间隔缝有三条缝线140,所述缝线140将拉伸部110分隔为彼此独立的拉伸区域150,所述第一固定部120的内表面设有魔术贴的勾面,第一固定部120的外表面设有魔术贴的毛面,拉伸部110内表面帖附有防滑层112,所述防滑层112优选防滑硅胶。

拉伸带2,所述拉伸带2蛇形往复穿过拉伸部110的纬向带111,并且相邻纬向带111上下交替地置于拉伸带2上,拉伸带2上设有穿孔210,所述拉伸带2依次穿过拉伸部110各个拉伸区域150,并且拉伸带2依次穿过各个拉伸区域150中的纬向带111,拉伸带2的两端和中部设有穿孔210,所述穿孔210上设有金属保护环220,所述金属保护环220能够保护所述穿孔210,防止穿孔210因拉伸而破损。

牵引带3,所述牵引带3依次穿过穿孔210,牵引带3的两端和中部设有挂钩310,使用时,所述牵引带3绕过滑轮后其挂钩310上悬挂重物。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1的内表面包覆患者的小腿胫骨,调节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二固定部130的粘贴位置以使固定带1牢固地包覆患者的小腿胫骨,将牵引带3绕过滑轮后其挂钩310上悬挂重物,所述重物拉伸牵引带3,牵引带3拉伸拉伸带2从而拉伸患者的小腿胫骨,也能够支撑整个小腿,能够避免股骨与胫骨之间的压迫摩擦,也符合凹凸运动规律,所述防滑层112的结构设计能够增加本实用新型与患者小腿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校正舒适度,相互隔离的拉伸区域150能够保证各个区域中的拉伸带2的拉伸作用相同,避免拉伸带2移位致使拉伸作用不均衡。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