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0777发布日期:2020-09-01 17:4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检查是目前医务工作者准确确认患者病情、患病具体部位等医疗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给患者做超声检查时往往需要给检查部位涂上耦合剂,它是用来排除探头和被测物体之间的空气,使超声波能有效地穿入被测物达到有效检测目的。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在患病部位涂抹耦合剂能极大的改善超声的探测清晰度,保证超声检查的准确性,但是在检查完毕后需要将耦合剂擦拭掉。

目前,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卫生纸或者纱布进行擦拭,会消耗大量卫生纸、纱布等浪费耗材严重,也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污染环境,后续的处理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强度。故而,出现了超声检查的辅助装置,来辅助擦拭掉耦合剂。

现有公开技术中,如专利cn206597032u中设计手柄,手柄利用连接件安装清除块,且清除块内安装擦拭海绵块,来实现进行超声检查时耦合剂的擦拭,辅助完成超声检查。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一些缺点:利用清除块中的安装槽内的齿块进行擦拭海绵块的固定,使得擦拭海绵块容易掉落,而且在需要清洗消毒时多次的取下和安装中容易造成擦拭海绵块的损坏,使得使用寿命较短,且擦拭耦合剂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擦拭海绵块使用寿命长,且擦拭耦合剂的工作效率高的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擦拭海绵块2和加湿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为倒圆柱形槽结构,内部设有喇叭型结构的集液罩4,下部利用衔接环片5借助螺钉设有海绵块托槽6,所述集液罩4顶端设有y型输液管7,罩口设有网状撑板8,其y型输液管7穿出本体1,且y型输液管7的左分支连接集液筒9,右分支连接加湿筒3,左右分支上均设有截止阀10,其集液筒9另一端设有带密封塞的排液管11,其加湿筒3另一端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水管12,所述海绵块托槽6为非弹性软体网状圆柱形槽结构,槽口壁设有与本体1相匹配的衔接环片5,内部放置有擦拭海绵块2。

所述集液筒9垂直于本体1,加湿筒3与本体1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为20°-45°。

所述海绵块托槽6的材质为吸液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本体1外壁设有外螺纹筒13,且外螺纹筒13上端突出于本体1,利用外螺纹筒13设有与本体1和海绵块托槽6相匹配的挤压保护罩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可拆卸式的海绵块托槽作为擦拭海绵块的盛载体,一方面使得擦拭海绵块拆卸方便利于后续的清洁或更换处理,另一方面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擦拭海绵块的损坏,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

(2)利用y型输液管设置集液筒和加湿筒,利用加湿筒给擦拭海绵块加湿,可降低耦合剂粘度,在挤压保护罩的作用下可使得擦拭海绵块中的耦合剂借助集液罩被收集到集液筒中,来减少擦拭海绵块因收集耦合剂量有限而频繁拆卸清理擦拭海绵块的次数,从而提高擦拭耦合剂的工作效率。

(3)加湿筒的设计使得其也可充当手柄的作用,而且在外螺纹筒的辅助下,挤压保护罩一方面可起到挤压擦拭海绵块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可起到保护海绵块托槽及擦拭海绵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本体1、擦拭海绵块2、加湿筒3、集液罩4、衔接环片5、海绵块托槽6、y型输液管7、网状撑板8、集液筒9、截止阀10、排液管11、加水管12、外螺纹筒13、挤压保护罩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包括本体1、擦拭海绵块2和加湿筒3,所述本体1为倒圆柱形槽结构,内部设有喇叭型结构的集液罩4,下部利用衔接环片5借助螺钉设有海绵块托槽6,所述集液罩4顶端设有y型输液管7,罩口设有网状撑板8,其y型输液管7穿出本体1,且y型输液管7的左分支连接集液筒9,右分支连接加湿筒3,左右分支上均设有截止阀10,其集液筒9另一端设有带密封塞的排液管11,其加湿筒3另一端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水管12,所述海绵块托槽6为非弹性软体网状圆柱形槽结构,槽口壁设有与本体1相匹配的衔接环片5,内部放置有擦拭海绵块2。

所述集液筒9垂直于本体1,加湿筒3与本体1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为20°-45°。

所述海绵块托槽6的材质为吸液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本体1外壁设有外螺纹筒13,且外螺纹筒13上端突出于本体1,利用外螺纹筒13设有与本体1和海绵块托槽6相匹配的挤压保护罩14。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手握加湿筒3,将本体1置于检查的身体部位,使得海绵块托槽6接触皮肤表面,擦拭掉超声检查时涂抹的耦合剂。在使用若干次之后,打开y型输液管7右分支上的截止阀10,使得加湿筒3中的水进入海绵块托槽6,实现对擦拭海绵块2的加湿,进而降低耦合剂粘度。加湿结束后,关闭截止阀10,一只手将本体1倒拿,另一只手利用外螺纹筒13螺旋盖上挤压保护罩14,因为外螺纹筒13上端突出于本体1,且海绵块托槽6为非弹性软体,继续螺旋导致挤压保护罩14罩底对海绵块托槽6及内的擦拭海绵块2进行挤压,使得擦拭海绵块2中的液体通过集液罩4和y型输液管7左分支进入集液筒9,挤压结束之后,关闭y型输液管7左分支上的截止阀10,取下挤压保护罩14继续进行耦合剂的擦拭,如此可为超声检查提供辅助。

在上述过程中,采用可拆卸式的海绵块托槽6作为擦拭海绵块2的盛载体,一方面使得擦拭海绵块2拆卸方便利于后续的清洁或更换处理,另一方面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擦拭海绵块2的损坏,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利用y型输液管7设置集液筒9和加湿筒3,利用加湿筒3给擦拭海绵块2加湿,而降低耦合剂粘度,在挤压保护罩14的作用下可使得擦拭海绵块2中的耦合剂借助集液罩4被收集到集液筒9中,来减少擦拭海绵块2因收集耦合剂量有限而频繁拆卸清理擦拭海绵块2的次数,从而提高擦拭耦合剂的工作效率。此外,加湿筒3的设计使得其也可充当手柄的作用,而且在外螺纹筒13的辅助下,挤压保护罩14一方面可起到挤压擦拭海绵块2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时可起到保护海绵块托槽6及擦拭海绵块2的作用。在不使用时,只需将挤压保护罩14螺旋到与本体1上表面平齐即可,如此就不会使得擦拭海绵块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还有,除了擦拭海绵块2和海绵块托槽6,其他部件均为硬质非金属材料。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院用超声检查辅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