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496发布日期:2019-06-11 23:3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呼吸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局部的眼科、头面部手术的呼吸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眼科、头面部手术过程中,患者仰卧在手术台时,一般会先用两块或三块无菌手术敷料覆盖,只留出手术眼或头面部分的缺口,随后取用一条直径约 2mm的氧气管伸到一个鼻孔下方辅助呼吸,由于无菌手术敷料与病人紧贴,导致患者只能吸到氧气,而较困难从周围环境排除二氧化碳,且无菌手术敷料与病人除手部眼或头面部分外紧贴,常常感觉逼气感或呼吸困难,大部分患者不能忍受(特别是老年人),尤其是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存在有些患者消毒完毕,铺上无菌手术敷料准备手术时,会因呼吸困难,拒绝手术,术中呼吸困难常常会影响患者术中的情绪及合作,从而影响治疗,而不能忍受者则只能改为全身麻醉,增长了住院时间,从而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支架,能够使患者在进行眼部或头面部手术时,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手术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支架,该呼吸支架由塑料条绕曲而成,包括至少四对纵向支撑条组、上支架边框和下支架边框,所述纵向支撑条组上部设有上支架边框,下部设有下支架边框,所述下支架边框固定在患者胸部上,上支架边框高出患者的口鼻部,支撑起无菌手术敷料,所述纵向支撑条组由纵向支撑条组成,且纵向支撑条之间固接第一横向支撑条和第二横向支撑条,所述第一横向支撑和第二横向支撑条之间围合成固定孔,输氧管穿过所述固定孔后,与患者鼻腔部同高。

其中,所述述纵向支撑条组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条和第二纵向支撑条,所述上支架边框的宽度小于下支架边框的宽度,所述第一纵向支撑条、第二纵向支撑条与上支架边框和下支架边框固接后为弧形结构。

其中,每对所述纵向支撑条组的第一纵向支撑条与其相邻的所述纵向支撑条组的第二纵向支撑条之间固接横向固定条,且每条所述横向固定条与第二横向支撑条在同一高度上。

其中,所述横向固定条与上支架边框、下支架边框平行。

其中,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条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支撑条组固接后,中间设有一缺口,输氧管从所述缺口中卡入到所述固定孔上。

其中,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接所述下支架边框的下方。

其中,所述呼吸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吸支架,通过设置每对纵向支撑条与上支架边框和下支架边框,且整体高于患者的口鼻部,将无菌手术敷料支撑起,且抬高于患者的口鼻部,且在每对纵向支撑条组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支撑条和第二横向支撑条,第一横向支撑条和第二横向支撑条围合形成固定孔,将输氧管穿过该固定孔后抬高至与患者的鼻部同高,使得在手术过程中,无菌手术敷料搭落在上支架边框上,与患者的鼻部和口唇部支架具有一定空隙,令患者舒适度增加,使得患者在手术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地排出到外部,患者不会感觉到呼吸憋气感,使得手术可顺利进行,又因为嘴部的无菌手术敷料被撑起,患者说话也得到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1、纵向支撑条组 111、第一纵向支撑条

112、第二纵向支撑条 12、上支架边框

13、下支架边框 14、第一横向支撑条

15、第二横向支撑条 16、横向固定条

17、支撑脚 1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呼吸支架,该呼吸支架由塑料条绕曲而成,呼吸支架1包括至少四对纵向支撑条组11、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纵向支撑条组11均匀分布且两两对称,纵向支撑条组11上部设有上支架边框12,下部设有下支架边框13,下支架边框13固定在患者胸部后,上支架边框12高出患者的口鼻部,支撑起无菌手术敷料,纵向支撑条组11由两条纵向支撑条,且纵向支撑条之间设有固接有第一横向支撑条14和第二横向支撑条15,且第一横向支撑14和第二横向支撑条15围合形成固定孔18,输氧管穿过该固定孔18后,与患者鼻腔部同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每对纵向塑料支撑条组11与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且该呼吸支架整体高于患者的口鼻部,将无菌手术敷料支撑起,抬高于患者的口鼻部,且在每对纵向支撑条组11之间设有第一横向支撑条14和第二横向支撑条15围合形成的固定孔18,将输氧管穿过该固定孔18后抬高至与患者的鼻部同高,使得在手术过程中,无菌手术敷料搭落在上支架边框12上,与患者的鼻部和嘴部支架具有一定空隙,令患者舒适度增加,且能与外界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的材料为塑料材料,该塑料材料为现有的材料,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均由塑料条绕曲而成,为了让呼吸支架整体受力均匀,设置上支架边框12的宽度小于下支架边框13的宽度,纵向支撑条组11与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连接后为弧形,上支架边框12和下支架边框13可为塑料条绕曲而成的圆环形、方形或异形,形成中空的圆台或方台结构,结构稳定,且当下支架边框13固定在患者胸部上时,纵向支撑条组11与患者的下颌部较好地贴合,更容易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每对纵向支撑条组11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条111和第二纵向支撑条112,每对纵向支撑条组11的第一纵向支撑条111和与其相邻的纵向支撑条组11的第二纵向支撑条112之间固接横向固定条16,且每条横向固定条16与上支架边框12、下支架边框13平行,令各结构的受力跟均匀,第二横向支撑条15两端分别与每对纵向支撑条组11固接后,中间设有一缺口,输氧管从该缺口中卡入到固定孔上2,方便输氧管的固定,优选地,还包括支撑脚17,支撑脚17固接下支架边框13的下方,支撑脚17具体可为多个“U”型的塑料条,用于支撑起整体结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为三个,且均匀地分布在下支架边框13的下侧,该支撑脚17的“U”型结构的开口两端与下支架边框13固定连接,“U”型结构的底端与患者的胸部接触,支撑力更加均匀,避免集中在一个点上,使患者感到不舒服,由于整体的结构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也易于加工,且在其用于患者进行辅助手术时,可以调整纵向塑料支撑条的弧度,使其与患者的下颌部更贴合,当然,其它部位也可随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呼吸支架能更好的辅助患者进行手术。而将呼吸支架整体使用的塑料条为圆形,且其直径为3-5mm,不仅对无菌手术敷料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大大降低了整个呼吸支架的重力,使得患者在眼科手术中使用该呼吸支架时,既能顺畅呼吸又不会感觉到太大的重力。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呼吸支架整体受力均匀,将呼吸支架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使用起来更方便。

工作原理:当患者躺在手术床上后,先将呼吸支架的支撑脚17固定在患者下颌部以下的胸部上,且呼吸支架的一侧与患者下颌部贴合,再将一对纵向支撑条组11与患者鼻部方向对准,将输氧管通过第二支撑条15的缺口卡入固定孔18中,并穿过对称的两对纵向支撑条组11的固定18孔延伸到呼吸支架外,使得患者胸部的输氧管与鼻部同高,且上支架边框12高出患者的鼻部和嘴部,随后将无菌手术敷料覆盖于患者和呼吸支架上,覆盖好后,便可进行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鼻部和嘴部的无菌手术敷料被呼吸支架撑起,无菌手术敷料搭落在上支架边框12上,与患者的鼻部和嘴部具有一定空隙,令患者舒适度增加,且能与外界相通,使得患者在手术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时地排出到外部,病人不会感觉到呼吸憋气感,使得手术可顺利进行,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全身麻醉费用,减少诱发心脏及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又因为嘴部的无菌手术敷料被撑起,患者说话也得到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通过纵向支撑条组、上支架边框和下支架边框组成呼吸支架,将无菌手术敷料支撑抬高,使无菌手术敷料与患者的鼻部和嘴部有一定的空隙,使患者舒适度增加;

(2)在每对纵向支撑条组之间设有由第一横向支撑条和第二横向支撑条围合而成的固定孔,用于固定输氧管,且将输氧管抬高,使得输氧管方便放置;

(3)设置有横向固定条和塑料支撑脚,令呼吸支架整体稳定。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