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976发布日期:2019-05-24 21:3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特点,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癌症之一,乳腺癌手术一般有几种,这几种分别是经典根切术、改良根切术、乳段部分切除术,这几种手术在实施时,为了防止癌细胞向骨以及其他器官转移,一般在手术时要切除乳房组织和腋下淋巴结。乳房组织和腋下淋巴结的摘除,都会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度,导致病人有手举不高的情形,在术后若不能及时锻炼,则病人举手时很难再恢复到术前的能力。由于术后乳腺癌患者都会产生手举不高的情形,在进行术后物理治疗的第一个效用便是恢复病人肩膀的功能,让病人可以快一点自己进行穿衣、洗澡、晾衣服等日常活动,不必倚靠他人帮忙,而且通过锻炼举手能避免因为肩膀不动所导致的组织沾黏的情况。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其具有锻炼患者肩膀的功能,能辅助恢复术后患者肩膀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若干个气缸的缸体,若干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在置脚板上,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还滑移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面设置有两组供患者手卧的把手杆,两组所述把手杆均通过锁紧部与支撑杆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通过驱动部驱动其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脚板在机架上的高度可以通过气缸来调节,当进行术后肩膀锻炼时,患者的双手可以抓住把手杆,驱动部能带动支撑杆上下往复运动,即带动把手杆上下往复运动,能提拉患者的手臂,增强患者术后胳膊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固定板、腰型槽、螺杆和螺纹环套,所述固定板与把手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固定在支撑杆的底面,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腰型槽,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锁紧部能牢靠的将把手杆固定在支撑杆上,调节锁紧部中的螺杆在腰型槽内的位置就能灵活调节把手杆在机架上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和双面齿条,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同心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二扇形齿轮同心固定在第二扇形齿轮上,所述双面齿条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双面齿条的两个面均具有齿,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分别与双面齿条的两个齿面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双面齿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驱动部时,即启动驱动部中的伺服电机时,驱动部中的伺服电机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将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当第一从动齿轮转动时将带动第一扇形齿轮转动,第一扇形齿轮此时与双面齿条啮合,第二扇形齿轮将与双面齿条脱离啮合,第一扇形齿轮将带动双面齿条竖直滑移,双面齿条将带动支撑杆竖直运动,当第一扇形齿轮脱离与双面齿条的啮合时,第二扇形齿轮将开始与双面齿条的啮合,从而带动双面齿条沿与第一扇形齿轮带动齿条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移,一直启动伺服电机,则双面齿条会循环往复运动,则将带动支撑杆和支撑杆上的把手杆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四根导向杆,所述置脚板上开设有四个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四根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均固定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导向杆和导向孔的配合能使得置脚板在位置高度进行调节时更加的稳定,导向杆端部的限位块能限制置脚板调节的行程。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和主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相连,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和主动齿轮之间的减速器能够降低伺服电机的输出速度,使得主动齿轮转动的更加平缓。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通过两组连接部拆卸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位于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外部,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外部的保护罩能保护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安全,保护罩上的散热孔能够供伺服电机散热,提高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块和锁紧螺栓,所述安装块固定在保护罩上,所述机架与安装块之间通过锁紧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连接部中的安装块和锁紧螺栓能方便的将保护罩固定在机架上,连接部中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定。进一步地,所述置脚板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所述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0-36份、聚丙烯24-28份、甲基丙烯酸酯14-18份、醇酸树脂18-24份、丙酮60-80份、乙醚20-28份、丙酮酸4-8份、聚甲基丙烯酸酯6-10份、甲基丙烯酸乙酯5-8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2-97℃,保温处理20-30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5-69℃,保温处理12-18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2-76℃并保温处理1-1.5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5-58℃下烘干3-4h。进一步的,所述S1中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进一步的,所述S2中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在使用时使用较为方便,一方面供患者站立的置脚板的高度可以灵活调节,另一方面供患者双手握持的把手杆的位置也可以进行调节,当锻炼时,伺服电机能带动支撑杆以及把手杆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能帮助术后的患者锻炼其肩膀的功能,锻炼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图3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6为图5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在隐藏部分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0、气缸;12、置脚板;13、支撑杆;131、把手杆;2、锁紧部;3、驱动部;21、固定板;210、腰型槽;23、螺杆;230、螺纹环套;31、伺服电机;32、主动齿轮;33、第一从动齿轮;34、第二从动齿轮;331、第一扇形齿轮;341、第二扇形齿轮;35、双面齿条;14、导向杆;120、导向孔;140、限位块;310、减速器;4、连接部;15、保护罩;150、散热孔;41、安装块;42、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术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机架1,其中在机架1上固定有两个气缸10的缸体,其中两个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在置脚板12上,置脚板12的高度可以通过气缸10进行调节,启动气缸10时气缸10活塞杆将带动置脚板12升降,置脚板12为供术后患者康复锻炼时站立的平台;同时在机架1上沿竖直方向还滑移连接有支撑杆13,在支撑杆13底面设置有两组供患者手卧的把手杆131,患者可以握住支撑杆13上的把手杆131,随着支撑杆13的位置改变而提拉胳膊,其中两组把手杆131均通过锁紧部2与支撑杆13拆卸连接,其中支撑杆13通过驱动部3驱动其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故置脚板12在机架1上的高度可以通过气缸10来调节,当进行术后肩膀锻炼时,患者的双手可以抓住把手杆131,驱动部3能带动支撑杆13上下往复运动,即带动把手杆131上下往复运动,能提拉患者的手臂,增强患者术后肩膀的功能。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锁紧部2包括固定板21、腰型槽210、螺杆23和螺纹环套230,其中固定板21与把手杆131之间固定连接,把手杆131固定在支撑板上,为了将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杆13上,将螺杆23固定在支撑杆13的底面,并在固定板21上开设有供螺杆23穿过的腰型槽210,螺杆23在腰型槽210内的位置可以调节,即把手杆131相对于支撑杆13的位置可以调节,为了锁定螺杆23固定板21的位置,在螺杆23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环套230,拧紧螺纹环套230就能将固定板21的位置锁定,通过利用锁紧部2能牢靠的将把手杆131固定在支撑杆13上,而且通过调节锁紧部2中的螺杆23在腰型槽210内的位置就能灵活调节把手杆131在机架1上的位置。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中驱动部3包括伺服电机31、主动齿轮32、第一从动齿轮33、第二从动齿轮34、第一扇形齿轮331、第二扇形齿轮341和双面齿条35,其中伺服电机31固定在机架1上,主动齿轮32固定在伺服电机31的电机轴上,伺服电机31转动将带动主动齿轮32转动,第一从动齿轮33和第二从动齿轮34均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其中主动齿轮32和第一从动齿轮33之间相互啮合,主动齿轮32和第二从动齿轮34之间相互啮合,主动齿轮32转动将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3和第二从动齿轮34转动,并将第一扇形齿轮331同心固定在第一从动齿轮33上,将第二扇形齿轮341同心固定在第二扇形齿轮341上,并将双面齿条35设置为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其中双面齿条35的两个面均具有齿,而第一扇形齿轮331和第二扇形齿轮341分别与双面齿条35的两个齿面之间相互啮合,第一扇形齿轮331和第二扇形齿轮341能推动双面齿条35进行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同时将支撑杆13固定在双面齿条35上,这样支撑杆13就能随着双面齿条35的往复运动而往复运动;当启动驱动部3时,即启动驱动部3中的伺服电机31时,驱动部3中的伺服电机31将带动主动齿轮32转动,主动齿轮32将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3和第二从动齿轮34转动,当第一从动齿轮33转动时将带动第一扇形齿轮331转动,第一扇形齿轮331此时与双面齿条35啮合,第二扇形齿轮341将与双面齿条35脱离啮合,第一扇形齿轮331将带动双面齿条35竖直滑移,双面齿条35将带动支撑杆13竖直运动,当第一扇形齿轮331脱离与双面齿条35的啮合时,第二扇形齿轮341将开始与双面齿条35的啮合,从而带动双面齿条35沿与第一扇形齿轮331带动齿条运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滑移,一直启动伺服电机31,则双面齿条35会循环往复运动,则将带动支撑杆13和支撑杆13上的把手杆131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如图1至图8所示,为了增大置脚板12调节时的稳定性,在机架1上固定有四根导向杆14,在置脚板12上开设有四个供导向杆14穿过的导向孔120,同时在四根导向杆14的端部均固定有限位块140,通过利用导向杆14和导向孔120的配合能使得置脚板12在位置高度进行调节时更加的稳定,导向杆14端部的限位块140能限制置脚板12调节的行程;为了降低伺服电机31的输出速度,将伺服电机31和主动齿轮32之间设置有减速器310,其中减速器310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31相连,减速器310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32相连,伺服电机31和主动齿轮32之间的减速器310能够降低伺服电机31的输出速度,使得主动齿轮32转动的更加平缓;为了保护伺服电机31和减速器310的安全,在机架1上通过两组连接部4拆卸连接有保护罩15,其中保护罩15位于伺服电机31和减速器310外部,在保护罩15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50,伺服电机31和减速器310外部的保护罩15能保护伺服电机31和减速器310的安全,保护罩15上的散热孔150能够供伺服电机31散热,提高伺服电机31的使用寿命;其中连接部4包括安装块41和锁紧螺栓42,安装块41固定在保护罩15上,机架1与安装块41之间通过锁紧螺栓42连接,通过利用连接部4中的安装块41和锁紧螺栓42能方便的将保护罩15固定在机架1上,连接部4中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定。如图1至图8所示,由于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锻炼时,患者要站在置脚板12的表面,置脚板12的表面难免会变得脏污,为了方便清洗置脚板12表面的灰尘,防止灰尘牢靠的粘在置脚板12的表面而难以清洗,在置脚板12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涂层,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流程短的优点,其中防污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4份、聚丙烯25份、甲基丙烯酸酯14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65份、乙醚24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1份、聚丙烯26份、甲基丙烯酸酯14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65份、乙醚24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2份、聚丙烯27份、甲基丙烯酸酯15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65份、乙醚24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5份、聚丙烯28份、甲基丙烯酸酯15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68份、乙醚24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6份、聚丙烯24份、甲基丙烯酸酯18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68份、乙醚24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6份、聚丙烯24份、甲基丙烯酸酯18份、醇酸树脂19份、丙酮72份、乙醚26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置脚板12表面防污涂层的制备,其中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31份、聚丙烯24份、甲基丙烯酸酯18份、醇酸树脂23份、丙酮72份、乙醚26份、丙酮酸6份、聚甲基丙烯酸酯8份、甲基丙烯酸乙酯6份;S1、制备第一预制液:将环氧树脂、聚丙烯、甲基丙烯酸酯、醇酸树脂加入到丙酮中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94℃,保温处理24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一预制液;S2、制备第二预制液:将丙酮酸、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醚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67℃,保温处理16min,冷却到室温后得到第二预制液;S3、制备防污涂层溶液:将S1得到的第一预制液和S2得到的第二预制液相互混合均匀,之后将整体温度加热至74℃并保温处理1.2h,再将整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得到防污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毛刷将S3得到的防污涂层溶液均匀的涂刷到置脚板12的表面;S5、烘干:将S4得到的置脚板12放置到烘箱中,并在56℃下烘干3.6h。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置脚板12的表面未涂覆有防污涂层。对实施例1-7中涂覆有防污涂层的置脚板12进行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1的数据进行归一化。表1表面硬度剥离强度实施例1100%100%实施例2101%99%实施例399%101%实施例499%102%实施例5101%99%实施例698%101%实施例799%9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