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尿道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0623发布日期:2019-07-27 11:1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尿道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尿道探测仪。



背景技术:

现在并没有专门的尿道探测仪,当患者感觉下腹部胀满,无法排尿或排尿困难时通常用导尿的方式解决,即插入尿管,现有尿管多数为普通的导管,其上具有可扩张球囊及尿液引导管,现有尿管功能结构单一,尿液引导管可将尿液从膀胱内引导出来,球囊可以固定防止尿管滑脱,不具有尿道内压力及尿液温度检测,并且现有方案对于有梗阻的患者来说,插入尿管时疼痛剧烈,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尿道压力温度可检测、方便插入、减轻病人插入时疼痛感的多功能尿道探测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尿道探测仪,包括主管体,以主管体插入尿道的一端为外端,主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隔条,隔条将主管体内腔分割成注药腔和安装腔,主管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所有的出药孔均与注药腔连通,若干个出药孔沿主管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自主管体的内端至主管体的外端的出药孔的半径逐渐变小,主管体的外端连接有与注药腔相连接的注药管,注药管上设有第一阀体;

主管体的安装腔内插设有导尿管和注液管,导尿管的内端向上穿出主管体的内端,导尿管的内端封堵,导尿管的内端部上开设有尿液入口,注液管的内端连接有球囊,球囊包裹在导尿管的内端部且位于尿液入口下方,导尿管和注液管的外端均穿出主管体,注液管的外端部设有第二阀体。

主管体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线。

主管体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

导尿管的内端上设有温度探头和压力探头,温度探头和压力探头分别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温度探头监测的温度和压力探头监测的压力,所述的数据线穿设在主管体的安装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主管体的外壁上涂抹石蜡油或其它润滑剂,润滑将主管体插入尿道内,根据主管体上的长度刻度线判断插入深度,插入到一定深度后,按压腹部可以看到尿液从导尿管向外排出,证明主管体已插入到膀胱内,接着通过注液管向球囊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球囊逐渐撑开并膨胀顶压在尿道内,球囊可以防止主管体从尿道中脱出,然后向后牵拉主管体,使得球囊位于尿道内口处;接着通过注药管向注药腔内注入利多卡因软膏等表面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经出药孔流出并浸润整个尿道,其中自主管体的内端至主管体的外端的出药孔的半径逐渐变小,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防止麻醉药物在后方流出过多而达不到前方的尿道内,主管体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可以使得麻醉药物沿着引流槽流动,从而充分接触尿道壁,尿道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处于麻醉状态,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接着尿液即可从尿液入口进入导尿管,并从导尿管向外导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探测尿道内尿液的压力和温度,通过探测压力可以判断尿道是否梗阻,探测温度可以判断尿道内有无细菌感染,通过显示器直接显示压力和温度值,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尿道内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整体装置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尿道探测仪,包括主管体1,以主管体1插入尿道的一端为外端,主管体1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隔条2,隔条2将主管体1内腔分割成注药腔3和安装腔4,主管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5,所有的出药孔5均与注药腔3连通,若干个出药孔5沿主管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自主管体1的内端至主管体1的外端的出药孔5的半径逐渐变小,主管体1的外端连接有与注药腔3相连接的注药管6,注药管6上设有第一阀体7;

主管体1的安装腔4内插设有导尿管8和注液管9,导尿管8的内端向上穿出主管体1的内端,导尿管8的内端封堵,导尿管8的内端部上开设有尿液入口10,注液管9的内端连接有球囊11,球囊11包裹在导尿管8的内端部且位于尿液入口10下方,导尿管8和注液管9的外端均穿出主管体1,注液管9的外端部设有第二阀体12。

主管体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度刻度线。

主管体1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13。

导尿管8的内端上设有温度探头14和压力探头15,温度探头14和压力探头15分别通过数据线16连接有显示器17,显示器17用于显示温度探头14监测的温度和压力探头15监测的压力(显示器17为现有常规技术),所述的数据线16穿设在主管体1的安装腔4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主管体1的外壁上涂抹石蜡油或其它润滑剂,润滑将主管体1插入尿道内,根据主管体1上的长度刻度线判断插入深度,插入到一定深度后,按压腹部可以看到尿液从导尿管8向外排出,证明主管体1已插入到膀胱内,接着通过注液管9向球囊11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球囊11逐渐撑开并膨胀顶压在尿道内,球囊11可以防止主管体1从尿道中脱出,然后向后牵拉主管体1,使得球囊11位于尿道内口处;接着通过注药管6向注药腔3内注入利多卡因软膏等表面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经出药孔5流出并浸润整个尿道,其中自主管体1的内端至主管体1的外端的出药孔5的半径逐渐变小,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防止麻醉药物在后方流出过多而达不到前方的尿道内,主管体1的外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引流槽13,引流槽13可以使得麻醉药物沿着引流槽13流动,从而充分接触尿道壁,尿道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处于麻醉状态,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感,接着尿液即可从尿液入口10进入导尿管8,并从导尿管8向外导出。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