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635发布日期:2019-10-15 18:06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种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



背景技术:

肝出血控制技术是腹腔镜肝切除微创术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腹腔镜下使用的肝血流阻断技术包括全入肝血流阻断、区域性血流阻断、肝静脉阻断、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等诸多方法,术者要结合自身的腹腔镜技术水平、肝切除的范围和位置、合并肝硬化的程度选择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技术。目前,在腹腔镜肝切除微创手术中,对于第一肝门、肝下下腔静脉的阻断分别在腹部开设创口进行阻断操作,创口增多不仅使操作偏于复杂繁琐,而且增加了创口感染的几率,康复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将第一肝门、肝下下腔静脉的阻断装置合为一体,手术中只需开设一个创口即可实现所需的静脉阻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包括第一阻断绳、第二阻断绳、硬质通管、操作端硅胶套、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和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所述硬质通管的一端同时与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操作端硅胶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阻断绳用于第一肝门阻断,第二阻断绳用于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二者均为由一根阻断绳对折形成的双线结构;所述第一阻断绳的两端对折后形成第一操作端,中部对折后形成第一阻断圈;所述第一操作端依次贯穿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硬质通管和操作端硅胶套,并从操作端硅胶套中伸出;所述第二阻断绳的两端对折后形成第二操作端,中部对折后形成第二阻断圈;所述第二操作端依次贯穿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硬质通管和操作端硅胶套,并从操作端硅胶套中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断圈伸出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以外的部分为周长20~30cm的外端封闭、内端可收放的环状;所述第二阻断圈伸出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以外的部分为周长20~30cm的外端封闭、内端可收放的环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的外径分别为4~6mm,长度分别为1.5~4cm,且所述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伸出硬质通管的长度比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伸出硬质通管的长度短2~2.5cm。

优选地,所述操作端硅胶套套设在硬质通管的一端,与硬质通管之间径向为过盈配合;所述操作端硅胶套的总长度为4~5cm,顶部距离硬质通管的顶部1.5~3.5cm。

优选地,所述操作端硅胶套的出口一端开口刚好包裹住第一阻断绳和第二阻断绳以减少气体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端、第二操作端从操作端硅胶套中伸出的长度(指双线每一端伸出长度)为10~15cm,所述第一操作端、第二操作端的前端设置为长度1~3cm的硬质导引端,以方便穿线操作。

优选地,该联合阻断装置还设置有用于夹紧操作端硅胶套的止血钳,其作用是防止手术过程中腹腔被灌注的二氧化碳气体溢出。

优选地,所述硬质通管的内径为8~10mm,长度为20~25c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断绳和第二阻断绳的直径分别为1.5~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第一肝门和肝下下腔静脉的阻断操作位置接近,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两处进行阻断操作,在手术时收紧第一操作端、第二操作端可分别使第一阻断圈、第二阻断圈缩小,进而分别阻断第一肝门、肝下下腔静脉;

2)将第一肝门阻断装置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装置结合为一体,在手术时仅需开一处创口,即可满足同时阻断第一肝门和肝下下腔静脉的要求,少开设一处创口操作位置集中,给患者的伤口小、带来的痛苦小,感染的机会也更小;

3)阻断绳硅胶套管采用硅胶材质,质地较为柔软,不会伤及内脏组织,第一肝门阻断绳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绳可进一步通过颜色或形状区分,易于分辨,不至混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阻断绳1、第二阻断绳2、操作端硅胶套3、硬质通管4、第一阻断圈5、第一操作端6、第二阻断圈7、第二操作端8、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第一肝门与肝下下腔静脉联合阻断装置,包括第一阻断绳1、第二阻断绳2、操作端硅胶套3、硬质通管4、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和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

第一阻断绳1和第二阻断绳2分别为一条独立完整的阻断绳,对折形成双线结构。第一阻断绳1和第二阻断绳2各以双线分别从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中穿过,再从硬质通管4、操作端硅胶套3内贯穿。每一条阻断绳的下端是双线的封闭端,上端是双线的两活动端;第一阻断绳1、第二阻断绳2的封闭端为环状,分别形成第一阻断圈5、第二阻断圈7;第一阻断绳1、第二阻断绳2的活动端伸出部分分别作为对应阻断绳的第一操作端6、第二操作端8。

第一阻断绳1和第二阻断绳2的直径分别为1.5~2mm。双线合并后第一操作端6、第二操作端8的长度分别为10~15cm,二者的前端为长1~3cm的硬质导引端,其作用是在穿过阻断绳硅胶套管和硬质通管4以及操作端硅胶套3时便于穿过操作。第一阻断圈5、第二阻断圈7伸出对应的阻断绳硅胶套管部分的周长为20~30cm。第一阻断圈5、第二阻断圈7外端封闭、内端可被操作端收拉而收缩阻断圈,从而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

硬质通管4的内径8~10mm,长20~25cm,采用刚性塑料材料,不易弯曲变形。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并列的粘结固定在硬质通管4内。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的外径分别为4~6mm,长度分别为1.5~4cm,第一阻断绳硅胶套管9比第二阻断绳硅胶套管10的长度短2~2.5cm。两阻断绳硅胶套管质地较为柔软,不会伤及内脏组织。

操作端硅胶套3与硬质通管4之间径向为过盈配合,操作端硅胶套3的总长度为4~5cm,其顶部距离硬质通管4的顶部1.5~3.5cm。在手术时的腹腔内灌注有二氧化碳气体,为防止二氧化碳气体从硬质通管4溢出,操作端硅胶套顶部设置刚好包裹住第一阻断绳和第二阻断绳的开口,并且在使用时,将阻断绳连同操作端硅胶套在硬质通管4以外的部分一起夹紧,既可防止漏气又可进行阻断。

该阻断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1)经过微创创口的本阻断装置将第一阻断绳1和第二阻断绳2的前端分别绕过第一肝门和肝下下腔静脉的组织外,并将第一阻断绳1和第二阻断绳2前端绕回,再穿入对应的阻断绳硅胶套管,使外部分别形成封闭的第一阻断圈5和地二阻断圈7;2)穿过对应的阻断绳硅胶套管的第一阻断绳1、第二阻断绳2前端分别贯穿硬质通管4和操作端硅胶套3后从操作端硅胶套3的顶部穿出,穿出部分与保留部分一起成为第一操作端6、第二操作端8;3)收紧第一操作端6、第二操作端8可分别使第一阻断圈5、第二阻断圈7缩小,即可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阻断操作之后,在硬质通管4上部的操作端硅胶套3外以止血钳夹紧,以防止腹腔被灌注的二氧化碳气体溢出并保持阻断状态。松开止血钳可放松硬质通管4和阻断绳;4)将第一阻断圈5和第二阻断圈7剪断可取出本阻断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