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190发布日期:2019-05-17 20:1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领域,具体涉及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半失能包括“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由于脚部距离心脏距离最远,所以脚部的血液流动速度较慢,特别是半失能老年人,会造成脚部水肿的不良症状,因此经常需要对脚部泡脚按摩等,以加快脚部血液循环,目前许多半失能老年人,在泡脚时无法实现按摩,因此大不到加快脚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达不到缓解和治疗老人脚部水肿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解决半失能老人脚部血液循环失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包括U形底座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中空,分隔块将支撑座内部分割成两个相同的按摩腔,且在每一个按摩腔的底部均设有按摩箱,多个按摩辊转动设置在按摩箱内,且每一个按摩辊的上部突出于按摩箱的上表面,按摩辊的一端开放且其另一端封闭,按摩辊的开放端用于半失能老人脚部的进出,在所述U形底座的两个竖直段侧壁上开有调节孔,在每一个调节孔内均设有气缸,在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块,在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在限位块上表面上开有与转轴的外圆周壁相匹配的弧形槽,在转轴底部的外圆周壁上设有滑块,且沿弧形槽的周向在其中部开有与滑块相配合的的卡槽,且卡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小于弧形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针对半失能老人正常生活作息不便的缺陷,发明人设计出一种能够对半失能老人的脚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的穿戴设备,在不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的前提下,可自行对脚部进行按摩,避免半失能老人脚部出现血液循环失衡的现象;

具体使用时,半失能老人处于坐立状态,双脚通过支撑座的开放端后分别进入到两个按摩腔内,由于按摩辊转动设置在按摩箱内,且按摩辊的上部突出于按摩箱的上表面,使用者可通过移动脚步来与按摩辊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通过按摩辊刺激脚部以实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并且由于使用者为半失能老人,其行动能力相对不足,即无法顺利调整自身的状态来进行脚部按摩,对此,申请人采用U形底座,使得支撑座在U形底座上处于悬挂状态,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舒适程度合理摆动脚部进而带动支撑座实现一定摆幅,并且支撑座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升降,即利用气缸输出端上的限位块对支撑座侧壁上的转轴进行支撑,启动气缸,即能实现支撑座的上升或是下降,以防止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僵硬;进一步地,在限位块上表面上开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开有卡槽,转轴外壁的底部设有滑块,且滑块能够在自由滑动,而弧形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A,卡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B,且满足A>B,使得支撑座在使用者的带动下只能发生相对较小的幅度,防止摆动幅度过大后导致半失能老人无法控制按摩进度,即通过气缸的升降以及支撑座本身的摆动,使得与传统的脚部按摩仪器相比,特别是针对于半失能老人这类使用者,按摩效果大大提高。其中,按摩辊为橡胶材质的辊筒形状,且在辊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凸起,通过使用者脚部的推动,该凸起能够对使用者脚部进行一定的挤压和刺激,进而实现按摩目的。

在所述U形底座的竖直段上端面上开有螺孔,螺杆下端与螺孔配合后进入至调节孔内,在螺杆的上端端部固定有调节螺母,在螺杆的下端端部转动设置有锁紧块,锁紧块的下表面上开有与转轴外圆周壁相对应的弧形对接槽,沿转轴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部开有弧形凹槽,在弧形对接槽的中部设有与弧形凹槽相匹配的突出楞条。进一步地,为提高按摩设备的实用性,在支撑座的高度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后,可通过旋转螺杆来实现锁紧块的移动,由于在转轴外壁的上部开有弧形凹槽,在锁紧块下表面的弧形对接槽中设有与弧形凹槽配合的突出楞条,在支撑座保持静止不动的前提下,突出楞条向下移动至与弧形凹槽啮合时,锁紧块实现对转轴的锁定,即支撑座无法在使用者脚部产生作用力时发生摆动。

在所述支撑座的封闭端端面上固定有电气箱,电机固定在电气箱内,在所述分隔块的内部开设空腔,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电气箱以及支撑座的封闭端后进入至空腔内,且两个按摩腔内的多个按摩辊沿电机输出端的轴线对称分布,在空腔内设有多个连杆,每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分隔块的两侧壁,位于两个按摩腔内且相互对称的两个按摩辊同连杆连接,在每一个连杆上均设有伞齿轮,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多个与伞齿轮相配合的锥形齿轮。进一步地,按摩辊的转动分为主动与被动,当半失能老人的行动能力仅限于挪动自身腿部时,按摩辊需要调整至主动转动的状态,即通过电气箱内的电机带动起输出轴转动,使得伞齿轮与锥形齿轮相互配合,以带动多个按摩辊进行自主转动,使用者只需将脚部通过支撑座的开放端挪动至按摩腔内即可。

在所述电气箱内还设有气泵,在电气箱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风孔,在每一个所述按摩腔的内壁上表面上均设有气囊,且气泵通过气管与气囊连通。进一步地,为增加按摩效果,发明人在按摩腔内设置气囊,而在电气箱内设置气泵,即当使用者将脚部挪动至按摩腔内后,气泵启动,可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后对脚部上方形成一定的挤压,使得使用者的脚底与按摩辊之间的贴合度增加,按摩辊对脚部的刺激效果也更加明显。其中,在气管上设置电动三通阀,在气囊充气时,气泵将外界空气顺利经过进口然后由出口A泵送至气囊中,而当按摩设备使用完毕后,电动三通阀将气囊中的空气经过出口A然后由出口B排出至外界。

还包括锁紧螺母,在每一个所述转轴外侧端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且所述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调节孔的宽度。作为优选,为增加支撑座在限位状态下的稳定性,申请人在转轴的外侧端的外圆周壁上设置螺纹以及配套的锁紧螺母,其中调节孔呈矩形,且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调节孔的宽度,使得通过旋转锁紧螺母便能将转轴固定在调节孔内,即锁紧螺母与限位块一并对转轴以及支撑座进行固定,以提高支撑座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能够对半失能老人的脚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在不完全依靠护理人员的前提下,可自行对脚部进行按摩,避免半失能老人脚部出现血液循环失衡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在限位块上表面上开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开有卡槽,转轴外壁的底部设有滑块,且滑块能够在自由滑动,而弧形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A,卡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B,且满足A>B,使得支撑座在使用者的带动下只能发生相对较小的幅度,防止摆动幅度过大后导致半失能老人无法控制按摩进度,即通过气缸的升降以及支撑座本身的摆动,使得与传统的脚部按摩仪器相比,特别是针对于半失能老人这类使用者,按摩效果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半失能老年人脚部活血的穿戴式设备,为提高按摩设备的实用性,在支撑座的高度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后,可通过旋转螺杆来实现锁紧块的移动,由于在转轴外壁的上部开有弧形凹槽,在锁紧块下表面的弧形对接槽中设有与弧形凹槽配合的突出楞条,在支撑座保持静止不动的前提下,突出楞条向下移动至与弧形凹槽啮合时,锁紧块实现对转轴的锁定,即支撑座无法在使用者脚部产生作用力时发生摆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形底座竖直段的剖视图;

图3为辊筒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螺杆、2-支撑座、3-按摩辊、4-分隔块、5-气囊、6-按摩箱、7-调节螺母、8-锁紧块、 9-转轴、10-锁紧螺母、11-限位块、12-气缸、13-U形底座、14-突出楞条、15-弧形凹槽、16- 电气箱、17-卡槽、18-滑块、19-电机、20-气泵、21-连轴、22-锥形齿、23-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U形底座13以及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内部中空,分隔块4将支撑座2内部分割成两个相同的按摩腔,且在每一个按摩腔的底部均设有按摩箱6,多个按摩辊3转动设置在按摩箱6内,且每一个按摩辊3的上部突出于按摩箱6的上表面,按摩辊的一端开放且其另一端封闭,按摩辊的开放端用于半失能老人脚部的进出,在所述U 形底座13的两个竖直段侧壁上开有调节孔,在每一个调节孔内均设有气缸12,在气缸1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限位块11,在支撑座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转轴9,在限位块11上表面上开有与转轴9的外圆周壁相匹配的弧形槽,在转轴9底部的外圆周壁上设有滑块18,且沿弧形槽的周向在其中部开有与滑块18相配合的卡槽17,且卡槽17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小于弧形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具体使用时,半失能老人处于坐立状态,双脚通过支撑座2的开放端后分别进入到两个按摩腔内,由于按摩辊3转动设置在按摩箱6内,且按摩辊3的上部突出于按摩箱6的上表面,使用者可通过移动脚步来与按摩辊3之间产生相对运动,通过按摩辊3刺激脚部以实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并且由于使用者为半失能老人,其行动能力相对不足,即无法顺利调整自身的状态来进行脚部按摩,对此,申请人采用U形底座13,使得支撑座2在U形底座 13上处于悬挂状态,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舒适程度合理摆动脚部进而带动支撑座2实现一定摆幅,并且支撑座2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升降,即利用气缸12输出端上的限位块11对支撑座2侧壁上的转轴9进行支撑,启动气缸12,即能实现支撑座2的上升或是下降,以防止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僵硬;进一步地,在限位块11上表面上开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开有卡槽17,转轴9外壁的底部设有滑块18,且滑块18能够在自由滑动,而弧形槽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A,卡槽17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定义为B,且满足 A>B,使得支撑座2在使用者的带动下只能发生相对较小的幅度,防止摆动幅度过大后导致半失能老人无法控制按摩进度,即通过气缸12的升降以及支撑座2本身的摆动,使得与传统的脚部按摩仪器相比,特别是针对于半失能老人这类使用者,按摩效果大大提高。其中,按摩辊3为橡胶材质的辊筒形状,且在辊筒的外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凸起,通过使用者脚部的推动,该凸起能够对使用者脚部进行一定的挤压和刺激,进而实现按摩目的。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U形底座13的竖直段上端面上开有螺孔,螺杆1下端与螺孔配合后进入至调节孔内,在螺杆1的上端端部固定有调节螺母7,在螺杆1的下端端部转动设置有锁紧块8,锁紧块8的下表面上开有与转轴9外圆周壁相对应的弧形对接槽,沿转轴9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部开有弧形凹槽15,在弧形对接槽的中部设有与弧形凹槽15 相匹配的突出楞条14。进一步地,为提高按摩设备的实用性,在支撑座2的高度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后,可通过旋转螺杆1来实现锁紧块8的移动,由于在转轴9外壁的上部开有弧形凹槽15,在锁紧块8下表面的弧形对接槽中设有与弧形凹槽15配合的突出楞条14,在支撑座2保持静止不动的前提下,突出楞条14向下移动至与弧形凹槽15啮合时,锁紧块8实现对转轴9的锁定,即支撑座2无法在使用者脚部产生作用力时发生摆动。

其中,在所述支撑座2的封闭端端面上固定有电气箱16,电机19固定在电气箱16内,在所述分隔块4的内部开设空腔,电机19的输出端活动贯穿电气箱16以及支撑座2的封闭端后进入至空腔内,且两个按摩腔内的多个按摩辊3沿电机19输出端的轴线对称分布,在空腔内设有多个连杆,每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分隔块4的两侧壁,位于两个按摩腔内且相互对称的两个按摩辊3同连杆连接,在每一个连杆上均设有伞齿轮23,在电机19的输出端上设有多个与伞齿轮23相配合的锥形齿轮22。进一步地,按摩辊3的转动分为主动与被动,当半失能老人的行动能力仅限于挪动自身腿部时,按摩辊3需要调整至主动转动的状态,即通过电气箱16内的电机19带动起输出轴转动,使得伞齿轮23与锥形齿轮22相互配合,以带动多个按摩辊3进行自主转动,使用者只需将脚部通过支撑座2的开放端挪动至按摩腔内即可。并且,根据一个按摩腔内的按摩辊3的具体数量,可在电机19的输出端上增加连轴21,且将多个锥形齿轮22固定在连轴21上,以保证在按摩辊3的设置个数过多时增加锥形齿轮22的安装路径。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电气箱16内还设有气泵20,在电气箱16的侧壁上开有多个风孔,在每一个所述按摩腔的内壁上表面上均设有气囊5,且气泵20通过气管与气囊5 连通。进一步地,为增加按摩效果,发明人在按摩腔内设置气囊5,而在电气箱16内设置气泵20,即当使用者将脚部挪动至按摩腔内后,气泵20启动,可对气囊5进行充气,使得气囊5膨胀后对脚部上方形成一定的挤压,使得使用者的脚底与按摩辊3之间的贴合度增加,按摩辊3对脚部的刺激效果也更加明显。其中,在气管上设置电动三通阀,在气囊5充气时,气泵20将外界空气顺利经过进口然后由出口A泵送至气囊5中,而当按摩设备使用完毕后,电动三通阀将气囊5中的空气经过出口A然后由出口B排出至外界。

作为优选,为增加支撑座2在限位状态下的稳定性,申请人在转轴9的外侧端的外圆周壁上设置螺纹以及配套的锁紧螺母10,其中调节孔呈矩形,且锁紧螺母10的外径大于调节孔的宽度,使得通过旋转锁紧螺母10便能将转轴9固定在调节孔内,即锁紧螺母10与限位块11一并对转轴9以及支撑座2进行固定,以提高支撑座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