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732发布日期:2019-07-24 09:2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逐步也从胶片时代走向数字时代,有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利用计算机进行摄录和保存影像数据图片,方便主治医生即时浏览和调阅。数字医学影像可直接通过通用的传输接口读取,保证图像的本源性,避免了在医学影像的生成过程中发生二次修改的情况;同时,数字医学影像也允许多种交互操作,比如缩放、改变显示窗宽窗位、旋转等,用普通个人电脑即可实现观察和交互,通过互联网或移动存储设备还可实现与其他医疗工作者的分享和交流,如远程会诊和网络会诊等。但是目前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依然停留在鼠标、键盘等物理接触式交互,这种交互方式难以实现无菌化操作,因此也难以满足如手术室、实验室等对卫生要求较高的环境中使用;并且鼠标、键盘的操作需要双手和目视,因此也不能解放手术中医生的双手,需要对辅助人员进行沟通辅助操作。

如在做心血管或脑血管的血管搭桥手术时,一般都是在血管造影系统设备下进行,以保证手术顺利。血管造影系统设备由机架、C型臂、X射线管组件、平板探测器、患者检查床、高压发生器、监视器及其悬挂系统、控制台等组成;高压发生器使X射线管(球管)发射X光,探测人体血管,探测器接收血管信号后,通过光电转化成数字电信号,进入主机分析,将造影结果显示在屏幕上,由医生通过控制器进行调阅观察。手术前,医生是根据患者大量的照影图像确定过程方案,但手术过程中,难免发现个体差异状况,需要医生重新调阅前后全部的照影图像,有时甚至还要调取其它部门如胸透、CT等设备的检测结果,来重新调整手术过程方案;而在支架的血管穿插中,有时还需要对相关图像的前后次序、角度旋转大小等作仔细观察比对之后,才能作出稳妥的下一步动作,这些都需要手术医生在手术中不停地大量调阅相关的图像后才能作出判断和决定,而现有的医疗设备都是只配置简单的手持式控制器来实现有关图像的调阅功能。手持式控制器一是功能键较少,往往需要进入子菜单才能实现更多的子功能;二是操作不便,往往需要目视与手按的同时进行,而医生手上带有胶手套,控制器套着无菌塑料袋,都影响着控制器的目视效果和操作的便利性;特别是需要医生停下手中的动作来换握持控制器,给手术过程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实践中往往医生不停止双手,而用语言命令助手控制控制器来调阅所需图像,但语言沟通往往存在领悟和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因此也有发生过手术医生气恼地丢开手术器械,跑到手术室外亲自上电脑调阅图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用于解放医生的手术双手,只用语音或手势就随心所欲地调阅观察所想需的各种医疗数据图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包括用于访问医疗设备中图像数据库的工作主机,所述工作主机联接有语音识别装置、手势识别装置和液晶控制屏;所述语音识别装置通过语音识别芯片和语音库将语音拾取器中的语音转化为语音电信号输入至所述工作主机;所述手势识别装置通过光学处理芯片将手势识别信号转化为手势电信号输入至所述工作主机;所述工作主机将语音电信号和手势电信号与医疗设备中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实现不同图像在终端显示屏上的调阅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阅方式为显示图像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左旋、右旋”;分别对应着语音的发声“上、下、左、右、左旋、右旋”,或对应着手势的动作“上、下、左、右、逆时针旋转动、顺时针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阅方式还包括显示图像的“下一张、上一张、放大、缩小”,分别对应着语音的发声“下一张、上一张、放大、缩小”,或对应着手势的动作“左左、右右、上上、下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语音识别装置带有脚踏开关;当踩下脚踏开关时,语音拾取器开启且自动延时后关闭,读取相关的语音简单指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的时间设在4-6秒,符合简单指令的用语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主机还外扩有由投影设备形成的虚拟面板进行操作,实现无菌键盘式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疗设备为血管造影系统设备;所述工作主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访问该系统设备中的图像数据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语音识别装置、手势识别装置和液晶控制屏均与血管造影系统设备的手术床安装为一体,便于图像的调阅操控;所述终端显示屏安装于手术床对面的墙或支架上,便于图像的调阅观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终端显示屏分为三块区域屏显示;每块区域屏的屏显内容分别为手术患者病理数据图像、之前的静态造影图像和实时的动态造影图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解放了手术中医生的双手,医生用简单语音指令或简单的手势比划即可进行相关的数据图像的调阅观察,及时、顺利和方便。

2、无需辅助人员,手术医生自已随心调取不同的图像,随心调整每幅图像的旋转角度、放大缩小,偏移位置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本实用新型无需改造现有的医疗设备,只用计算机和数据线对接访问,扩展了现有医疗设备的功能,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工作主机、2血管造影系统设备、2-1球管、2-2探测器、3终端显示屏、4手术床、5液晶控制屏、6手势识别装置、7语音识别装置、8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疗设备图像调阅系统,工作主机1与血管造影系统设备连接,用于访问该系统设备中的图像数据库;该图像数据是通过球管2-1发射的X光被探测器2-2接收后处理所形成,患者躺在手术床4上接受医生血管手术的治疗。与手术床4一体安装着各与工作主机1相连的语音识别装置7、手势识别装置6和液晶控制屏5,以方便手术医生的语音或手势控制,工作主机1还可外扩有由投影设备形成的虚拟面板进行操作,以实现无菌键盘式操作。其工作原理如图2中所示,语音识别装置7通过语音识别芯片和语音库将语音拾取器中的语音转化为语音电信号输入至工作主机1;手势识别装置6通过光学处理芯片将手势识别信号转化为手势电信号输入至工作主机;工作主机1将语音电信号和手势电信号与医疗设备中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数据进行匹配处理,实现不同图像在终端显示屏3上的调阅方式。

调阅方式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指令集,如显示图像的“上移、下移、左移、右移、左旋、右旋”;分别对应着语音的发声“上、下、左、右、左旋、右旋”,或对应着手势的动作“上、下、左、右、逆时针旋转动、顺时针转动”;显示图像的“下一张、上一张、放大、缩小”,分别对应着语音的发声“下一张、上一张、放大、缩小”,或对应着手势的动作“左左、右右、上上、下下”。

本实用新型的语音识别装置7上另带有脚踏开关8;当踩下脚踏开关8时,语音拾取器开启且自动延时4-6秒后关闭,以防止误拾不正确的语音。

终端显示屏3安装于手术床4对面的墙或支架上,可分为三块区域屏显示;每块区域屏的屏显内容分别为手术患者病理数据图像、之前的静态造影图像和实时的动态造影图像,以方便全面地展示患者所有的病理信息,由手术医生全面判断决定,保证手术过程的不中断。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