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0724发布日期:2019-12-17 21:3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科室用康复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



背景技术:

对于车祸等灾害后,四肢均受伤,住院期间需要康复的患者,康复训练多是让患者自身抬起其手臂和下肢进行活动,对于患者手臂和下肢抬起吃力,无法靠自身完成康复训练时,就需要家属/医护人员代为抬起手臂和下肢,该方式同样占用人力,费时费力。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自动活动手臂或下肢的康复装置,但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活动方式单一,要么只能抬起活动手臂,要么只能抬起活动下肢;2、不具备按摩功能,对四肢肌肉适当的按摩能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3、不具备保暖功能,对四肢肌肉适当的保暖可促进四肢血液的循环,进而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能自动对病人的四肢都进行抬起康复训练,同时能在训练时对四肢肌肉进行按摩和保暖,以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包括床板、手臂支架和下肢支架;所述床板两侧内部埋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与手臂支架固连;所述床板端部两侧设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与下肢支架固连;所述手臂支架和下肢支架的内部均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均由壳体和皮革套密封,内填充有导热液,底部设有电热丝层,中部设有若干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包括由第三电机驱动的按摩转子;所述按摩转子呈椭圆状,其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

优选的,所述手臂支架的端部设有脚踏板。

优选的,所述导热液由混有铁粉的水构成。

优选的,所述下肢支架和床板之间的上部设有橡胶覆膜层。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皮革套上方的上药层;所述上药层上开设有若干缓释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对病人的四肢都进行抬起康复训练,同时能在训练时对四肢肌肉进行按摩和保暖,以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手臂支架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面剖视图;

图4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手臂支架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床板1、手臂支架2、下肢支架3、第一电机4、第一输出轴5、电机支座6、第二电机7、第二输出轴8、空腔9、壳体10、皮革套11、导热液12、电热丝层13、第三电机14、按摩转子15、按摩凸起16、脚踏板17、橡胶覆膜层18、上药层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一种四肢康复训练床,包括床板1、手臂支架2和下肢支架3;所述床板1两侧内部埋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第一输出轴5与手臂支架2固连;所述床板1端部两侧设有电机支座6;所述电机支座6上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第二输出轴8与下肢支架3固连;所述手臂支架2和下肢支架3的内部均具有空腔9;所述空腔9均由壳体10和皮革套11密封,内填充有导热液12,底部设有电热丝层13,中部设有若干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包括由第三电机14驱动的按摩转子15;所述按摩转子15呈椭圆状,其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16。

使用时,病人躺在床板1上,手臂放在手臂支架2上,手臂肌肉与手臂支架2上的皮革套11接触;下肢放在下肢支架3上,下肢肌肉与下肢支架3上的皮革套11接触。

进行四肢抬起康复训练时:参见附图2-3,因手臂支架2和下肢支架3内部均具有空腔9,且空腔9内结构相同,这里仅以手臂支架2的剖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通过第一电机4实现第一输出轴5的往复旋转运动,往复角度可以设置为0~60度或其他角度;往复控制的方式,可为将第一电机4设置为伺服电机,配合以控制模块,控制按钮。控制模块,控制按钮可以集成到床板1上,或外部遥控板上,其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不赘述。第一输出轴5与手臂支架2,具体可以是与手臂支架2的壳体10固连,进而带动手臂支架2运动,实现将患者手臂抬起做康复训练。同理,可通过第二电机7实现第二输出轴8的往复旋转运动,进而带动下肢支架3运动,实现将患者下肢抬起做康复训练。

保暖功能:电热丝层13对空腔9内的导热液12进行加热,热传递给皮革套11,病人的四肢肌肉正好放在皮革套11上,可以此对病人在训练时进行保暖,舒缓其肌肉,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控制电热丝层13给导热液12传热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如家用暖手袋等,均采用了该技术,其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不赘述。

按摩功能:若干按摩单元可在康复训练时同时转动,第三电机14(的输出轴)驱动按按摩转子15转动,由于按摩转子15呈椭圆状,其外表面的按摩凸起16则能往复式隔着皮革套11对病人的四肢肌肉进行按摩,结合上述的保暖效果,以取得更佳的四肢伤情的康复疗效。其中第三电机14的工作环境为导热液12内,可再其轴向增加密封防水壳,或将其单独隔离,仅伸出输出轴驱动按摩转子转动,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现有技术,故不赘述。

至此,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对病人的四肢都进行抬起康复训练,同时能在训练时对四肢肌肉进行按摩和保暖,以加快病人四肢伤情的康复速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手臂支架2的端部设有脚踏板17,方便病人放置脚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的导热液12由混有铁粉的水构成,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导热液常用物质制成。

实施例二

如图4,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下肢支架3和床板1之间的上部设有橡胶覆膜层18,由于下肢支架3是独立于床板1的结构,两者通过第二电机7、第二输出轴8相连通,因此在下肢支架3做抬起康复训练时,下肢支架3和床板1之间由于存在缝隙,存在的卷夹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橡胶覆膜层18,能避免患者被卷夹,同时橡胶覆膜层18具有橡胶的可塑性/让性,能通过变形适应下肢支架3的上下抬动。

实施例三

如图5,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皮革套11上方的上药层19;所述上药层19上开设有若干缓释孔(图中未示出),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可以往上药层19内加入适量有助于手臂和下肢康复的药剂,通过缓释孔作用于病人手臂和下肢,配合皮革套11温热的环境,更能促进病人手臂和下肢康复对药剂的吸收,加快康复速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