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鼻气管开通装置以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6683发布日期:2019-08-27 20:2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鼻气管开通装置以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鼻气管开通装置以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包。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心肺复苏以及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抢救措施。实施气管插管术能及时吸出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临床上,气管插管术可以经患者口腔插管或者经患者鼻腔插管。

经鼻插管是将插管从前鼻孔进入,经总鼻道、后鼻孔腔,再经咽喉部插入气管内。但是,一方面,插管一旦插入鼻腔,由于鼻腔空间狭小,无法对插管进行微调,从而不易使插管准确插入气管中;另一方面,插管插入气管后,患者的呼吸完全交给辅助呼吸设备,无法训练患者的自主呼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鼻气管开通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准确插入患者气管以及训练患者自主呼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经鼻气管开通装置,包括依次使用的:

鼻扩张球囊,所述鼻扩张球囊包括充气状态下能扩张鼻腔的球囊以及设置在所述球囊内并用于推动所述球囊至预定位置的推杆;

鼻插组件,所述鼻插组件包括中空且柔性的插管、连接所述插管插入端的半球囊以及连接所述插管非插入端的充气管;所述半球囊连接所述插管的外管壁且相对所述插管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所述插管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半球囊与所述充气管的充气通道,所述插管的非插入端可连接外部的辅助呼吸设备;

可视化导丝,所述可视化导丝用于确定所述插管插入端的位置;

交换导管,所述交换导管为柔性体且用于改变所述插管的插入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鼻插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插管非插入端的内冲洗管,所述插管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内冲洗管与所述插管且延伸至所述插管插入端的内冲洗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冲洗管和所述内冲洗管道均设置有多根,各所述内冲洗管对应连接一所述内冲洗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鼻插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插管非插入端的外冲洗管,所述插管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所述外冲洗管与所述插管和鼻腔之间的空隙且延伸至所述插管插入端的外冲洗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冲洗管和所述外冲洗管道均设置有多根,各所述外冲洗管对应连接一所述外冲洗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鼻插组件还包括嵌套于所述插管内的多段管簧,各所述管簧沿所述插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导丝包括发光笔以及连接所述发光笔且供光路传导的软光棒。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导丝包括连接导丝,所述连接导丝的插入端连接有摄像模块,所述连接导丝的非插入端连接有通信模块,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管的插入端为镂空和钝头结构。

进一步地,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疗器械包。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在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术时,依次使用鼻扩张球囊、鼻插组件以及可插入所述插管内配合使用的交换导管与可视化导丝。临床上,在插入插管之前可通过鼻扩张球囊将鼻道扩张,从而可以选择外径更大的插管插入到患者的气管中,以增加患者气管的通气量。同时,该装置的交换导管结构简单,通过交换导管可以很方便地改变插管的插入方向,并通过可视化导丝确认插管的位置。通过充气管对半球囊进行充气,因为半球囊相对插管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控制半球囊的充气量能实现插管插入端在鼻腔内微调,从而确保插管准确插入到气管中。而且偏心设置的半球囊未完全封堵患者的鼻腔通道,还可以锻炼患者的自主呼吸,从而在一些非手术性治疗中,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经鼻气管开通装置设置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包中,无论是医护人员的携带与使用,还是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鼻扩张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鼻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视化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可视化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鼻扩张球囊;12、球囊;11、推杆;20、鼻插组件;22、插管;221、插入端;222、非插入端;223、通孔;23、充气管;24、内冲洗管;25、外冲洗管;27、刻度;26、管簧;31、发光笔;32、软光棒;30、可视化导丝;33、连接导丝;34、摄像模块;35、通信模块;40、交换导管;21、半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0可以用于气管插管术中。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0包括依次使用的鼻扩张球囊10、鼻插组件20、以及可插入鼻插组件20内的交换导管40与可视化导丝30。鼻扩张球囊10包括球囊12及设置于球囊12内的推杆11,具体地,推杆11可以与球囊12一体成型而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球囊12可拆卸地连接,从而方便包装和清洗。

请参阅图2,鼻插组件20包括插管22、充气管23以及半球囊21。插管22为中空柔性管,半球囊21连接插管22的插入端221,充气管23连接插管22的非插入端222。具体地,半球囊21连接插管22的外管壁且相对插管22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也就是说,半球囊21未完全包裹插管22的中心轴线。插管22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半球囊21与充气管23的充气通道,控制进入充气通道内的气量,可以调整半球囊21的大小。插管22的非插入端222可连接外部的辅助呼吸设备。

请参阅图4至图5,可视化导丝30用于确定插管22的插入位置;交换导管40为柔性体,交换导管40用于改变插管22的插入方向,以使插管22准确插入气管。

在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22术时,依次使用鼻扩张球囊10、鼻插组件20以及可插入所述鼻插组件20内配合使用的交换导管40与可视化导丝30。临床上,在插入插管22之前可通过鼻扩张球囊10将鼻道扩张,从而可以选择外径更大的插管22插入到患者的气管中,以增加患者气管的通气量。同时,该本实用新型的交换导管40结构简单,通过交换导管40可以很方便地改变插管22的插入方向,并通过可视化导丝30确认插管22的位置。再使用充气管23对半球囊21充气,因为半球囊21相对插管22的中心轴线呈偏心设置,控制半球囊21的充气量能实现对插管22插入角度的微调,从而确保插管22准确插入到气管中。而且偏心设置的半球囊21未完全封堵患者的鼻腔通道,使得患者既可以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呼吸,还可以锻炼患者的自主呼吸,从而在一些非手术性的治疗中,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0设置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包中,无论是医护人员的携带与使用,还是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都十分方便。

请参阅图2,鼻插组件20还包括内冲洗管24,内冲洗管24连接插管22的非插入端222。插管22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内冲洗管24与插管22且延伸至插管22插入端221的内冲洗管24道。内冲洗管24和内冲洗管24道均设置有多根,各内冲洗管24对应连接一内冲洗管24道。如果患者鼻腔内有痰液或者其它内分泌物,插管22插入患者鼻腔后,痰液和内分泌物会进入插管22,通过内冲洗管24道可以对插管22内的分泌物进行冲洗和汲取,从而达到清理患者鼻腔的目的。

鼻插组件20还包括外冲洗管25,外冲洗管25连接插管22的非插入端222。插管22的管壁内开设有连通外冲洗管25与插管22外部空间且延伸至插入端221的外冲洗管25道。外冲洗管25和外冲洗管25道均设置有多根,各外冲洗管25对应连接一外冲洗管25道。如果患者鼻腔内有痰液或者其它内分泌物,插管22插入患者鼻腔后,痰液和内分泌物会缠绕在插管22的外围四周,通过外冲洗管25道可以对插管22与鼻腔之间的分泌物进行冲洗和汲取,从而达到进一步清理患者鼻腔的目的。

鼻插组件20还包括嵌套于插管22内的多段管簧26,各管簧26沿插管2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管簧26可以增加插管22的强度,从而保证能顺利插入患者鼻腔,而多段间隔布置的管簧26,在保证插管22强度的同时,增加插管22的柔软性和舒适性,避免插管22对鼻腔内部、气道黏膜和声门造成损伤。

插管22的外壁设有刻度27,用于读取插管22插入患者鼻腔的深度。插管22的插入端221为镂空和钝头结构。插管22靠近插入端221的管壁上开设多个通孔223,从而使插入端221呈镂空结构,通孔223可以扩大插管22内气体的流出面积,增加插管22与气管的通气量。该镂空结构还能增加插入端221的柔软性,再配合钝头结构,可以避免插入端221对气道黏膜和声门造成损伤。具体地,插管22由硅胶制成且其外壁还可以涂覆亲水性涂层,能够更好地保护气道黏膜。

可视化导丝30包括发光笔31以及连接发光笔31且供光路传导的软光棒32。打开发光笔31后,光线经软光棒32传导至其端部。医生于患者的咽喉处观察发光点,是否靠近和朝向患者的气管,如果是,则继续插入插管22,最终使插管22进入到气管中。软光棒32的长度范围为40~50cm。

请参阅图4,本实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视化导丝30a,其包括连接导丝33、摄像模块34和通信模块35。连接导丝33的插入端连接摄像模块34,连接导丝33的非插入端连接通信模块35,摄像模块34与通信模块35电连接。摄像模块34用于实时拍摄插管22的插入情况,并通过通信模块35将实时情况的数字信号发送至外部的显示器,以确定插管22的插入情况。通信模块35可以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与显示器连接,从而将摄像模块34所拍摄的图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便于医务人员对插管22的插入情况进行观察和判断。

具体地,连接导丝33的长度范围为40~50cm,连接导丝33的直径优选为3mm。摄像模块34的镜头的直径优选为5mm。

请参阅图5,交换导管40的插入端为钝头结构,使其不会对气道黏膜和声门造成损伤,且交换导管40的硬度要比插管22大,从而可以调整插管22的插入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交换导管40采用PVC材料制成。交换导管40的长度范围为40~50cm,直径范围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S1:将鼻扩张球囊10带有球囊12的一端插入到患者的鼻孔中,并将球囊12推入到患者的鼻甲位置,然后给球囊12充气,以将鼻腔扩张;

S2:将鼻扩张球囊10拔出,将插管22插入,并将交换导管40插入到插管22中,且交换导管40穿出插管22,然后将插管22与交换导管40继续送入到鼻腔中。需要注意的是,插入插管22时,半球囊21位于患者的前方;

当交换导管40到达声门时,交换导管40无法继续向前运动,交换导管40弯曲,带动插管22转向,使得插管22的插入方向改变。

S3:给半球囊21充气,使得插管22向气管的方向运动,防止插管22进入食道;

S4:将交换导管40抽出,将可视化导丝30插入插管22中,从而确定插管22的位置,同时控制半球囊21的充气量,以实现对插入端221的微调,最终实现插管22准确插入患者气管。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次性器械包(图未画),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0。将经鼻气管开通装置100设置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包中,无论是医护人员的携带与使用,还是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都十分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