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130发布日期:2019-10-08 20:4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医用安全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针对自主意识薄弱、情绪失控的部分患者,医院通常会将患者的身体部位固定后再实施治疗抢救措施以保证救治过程的有效性,传统的做法通常是用绳索等结构将患者的身体部位捆绑固定,但是这种做法缺失人性化使患者不舒服,同时会加重患者的抵抗意识,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相关安全辅助器具。授权公告号CN204120294U、授权公告号CN202286431U的两个专利中均涉及一种安全约束手套用于对患者手部的固定约束,在对患者手部进行约束的同时还可避免患者的手部受到二次伤害,体现医疗过程人性化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手部舒适度,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医疗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约束手套中一般设置有防抓板避免患者乱抓东西,但防抓板质硬,患者手部受到防抓板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自然弯曲,降低约束手套的舒适度,手部长期无法活动会引发患者的抵触情绪,影响医护人员的医治工作甚至患者会用指甲抓伤自己的手部;其次,约束手套中用于约束患者手腕部位的结构设计较粗糙,患者很容易通过身体可动部位撕开粘扣带进而脱离手套的约束;传统约束带一般为单个固定点,不能有效限制患者手部的可活动空间;再者,患者手部接触的手心面易脏污,清洗整个医用约束手套不方便且劳动力太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通过对部分结构的改变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心面11、手背面12边缘缝制固定组成的手套本体10;所述手心面11是由双层布料缝制而成的套状结构,套状结构的手心面11腔体中放置有高弹高柔软度材料及防抓板,防抓板在远离手背面12一侧、高弹高柔软度材料置于靠近手背面12一侧,手心面11靠近手背面12一侧为圆弧凸起状;手背面12是一层网眼布;手套本体10的后端部位是由手心面11、手背面12反向一体延长结构围合成的手腕固定结构20,手腕固定结构20包括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所述粘扣带22的一端缝制固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心面11的外侧面且该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的另一端绕过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一侧并穿过第一固定扣21后反向折叠粘贴,通过调节粘扣带22的松紧度将患者的手腕限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所述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的外侧面设置有安全盖23,所述安全盖23的下侧面、手腕固定结构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4,约束手套的使用状态下,安全盖23位于粘扣带22的外侧且粘扣带22从第一连接件24、安全盖23限定的空间内穿过。

上述医用约束手套中防抓板上方利用高弹高柔软度的材质将手心面11填充为符合手部功能学的圆弧状,患者手部可自然弯曲,提高手套的使用舒适度;医生可透过网眼布对患者手部进行检查;粘扣带22隐藏在安全盖23下侧,避免患者利用身体其他部位撕开粘扣带22从而脱离手套的约束,改善手套使用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高弹高柔软度材料及防抓板均包裹在布料外套中,布料外套置于套状结构的手心面11中。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高弹高柔软度的材质包裹在布料外套中,布料外套、防抓板以上下层关系置于手心面11腔体中。可单独将布料外套单独取出、便于清洗操作。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11前端或后端的双层布料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1,通过第二连接件111更换手心面11腔体中的布料外套。当布料外套出现脏污或填充起伏度不合适时,可打开第二连接件111更换新的布料外套,保证手套使用的洁净度、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第一连接件24是拉链、粘扣带、按扣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连接件111为拉链、粘扣带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上缝合固定有1~5个手指约束环112,患者的手指分别插进相应位置的手指约束环112中,避免手套翻转。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11的布料外套内腔中增设有多个橡胶球。

患者无聊时可通过抓取、揉捏橡胶球达到手部活动的目的,同时还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平缓患者情绪。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还包括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的约束带组件30,约束带组件30包括设置在手腕固定结构20宽度两侧的矩形第二固定扣31、固定在第二固定扣31中的第一约束带32、固定在患者周边物体上的第二约束带33,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两端部(即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均连接有矩形第三固定扣321,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一端部固定在第一约束带32长度第二端部的第三固定扣321中、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另一端穿在调节扣331中,其中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第一端部与一个第三固定扣321连接、长度第二端部并列连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三固定扣321,相应的,第二端部的每个第三固定扣321均与一条第二约束带33连接,每条第二约束带33上都安装有一个可调节位置的调节扣331,将多条第二约束带33分别固定在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使用状态下:第一约束带32端部穿过手腕固定结构20宽度两侧的第二固定扣31、再穿过第一约束带32长度第一端部第三固定扣321的中空孔;第二约束带33通过调节扣331将每条约束带缠绕固定在不同物体上,其中第三固定扣321、第二固定扣31尺寸的相对大小位置只要保证第三固定扣321可穿过第二固定扣31的中空孔即可,第一约束带32长度第二端部连接的第三固定扣321可穿过长度第二端部连接的第三固定扣321。

约束带组件30的设置可将患者的手限定的一定范围之内,患者可在约束带组件30限定的活动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被允许的动作,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导致患者手部麻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原有一根约束带规定的可活动范围是球状体空间,第一约束带32与多个第二约束带33组装后,可通过固定患者周边物体上的多个第二约束带33有效缩小患者手部可触及范围。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11中高弹高柔软度的填充物为珍珠棉、记忆棉、亲水棉、硅胶中的一种,布料外套材质为涤棉布。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网眼布由聚氨酯材质编织而成。聚氨酯材质的网眼布在透气的基础上还有耐磨不起球、吸湿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正视图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正视图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编号对应的具体结构如下:

手套本体10,手心面11,第二连接件111,手指约束环112,手背面12,手腕固定结构20,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约束带组件30,第二固定扣31,第一约束带32,第三固定扣321,第二约束带33,调节扣3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心面11、手背面12边缘缝制固定组成的手套本体10;所述手心面11是由双层布料缝制而成的套状结构,套状结构的手心面11腔体中放置有高弹高柔软度材料及防抓板,防抓板在远离手背面12一侧、高弹高柔软度材料置于靠近手背面12一侧,手心面11靠近手背面12一侧为圆弧凸起状;手背面12是一层网眼布;手套本体10的后端部位是由手心面11、手背面12反向一体延长结构围合成的手腕固定结构20,手腕固定结构20包括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所述粘扣带22的一端缝制固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心面11的外侧面且该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的另一端绕过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一侧并穿过第一固定扣21后反向折叠粘贴,通过调节粘扣带22的松紧度将患者的手腕限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所述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的外侧面设置有安全盖23,所述安全盖23的下侧面、手腕固定结构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4,约束手套的使用状态下,安全盖23位于粘扣带22的外侧且粘扣带22从第一连接件24、安全盖23限定的空间内穿过。

其中,高弹高柔软度材料及防抓板均包裹在布料外套中,布料外套置于套状结构的手心面11中;手心面11前端或后端的双层布料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1,通过第二连接件111更换手心面11腔体中的布料外套,第一连接件24是拉链,第二连接件111为拉链;手心面上缝合固定有1个手指约束环112,患者的手指分别插进相应位置的手指约束环112中,避免手套翻转,手心面11的布料外套内腔中增设有多个橡胶球。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的约束带组件30,约束带组件30包括设置在手腕固定结构20宽度两侧的矩形第二固定扣31、固定在第二固定扣31中的第一约束带32、固定在患者周边物体上的第二约束带33,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两端部(即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均连接有矩形第三固定扣321,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一端部固定在第一约束带32长度第二端部的第三固定扣321中、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另一端穿在调节扣331中,其中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第一端部与一个第三固定扣321连接、长度第二端部并列连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三固定扣321,相应的,第二端部的每个第三固定扣321均与一条第二约束带33连接,每条第二约束带33上都安装有一个可调节位置的调节扣331,将多条第二约束带33分别固定在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11中高弹高柔软度的填充物为珍珠棉,布料外套材质为涤棉布;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网眼布由聚氨酯材质编织而成。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可拆卸的医用约束手套,通过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的设置,优化手腕固定结构20结构,增加撕开粘扣带22、脱离手套约束的难度系数,增加手套使用安全性;圆弧凸起状手心面11符合手部功能学,使患者手部可自然弯曲优化手套使用舒适度;第一约束带32、多条第二约束带33的设置可有效缩小手部活动范围;第二连接件111的设置使布料外套轻松进出手心面11腔体中,便于更换清洗。

具体实施案例2:

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包括:手心面11、手背面12边缘缝制固定组成的手套本体10;所述手心面11是由双层布料缝制而成的套状结构,套状结构的手心面11腔体中放置有高弹高柔软度材料及防抓板,防抓板在远离手背面12一侧、高弹高柔软度材料置于靠近手背面12一侧,手心面11靠近手背面12一侧为圆弧凸起状;手背面12是一层网眼布;手套本体10的后端部位是由手心面11、手背面12反向一体延长结构围合成的手腕固定结构20,手腕固定结构20包括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所述粘扣带22的一端缝制固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心面11的外侧面且该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扣21,粘扣带22的另一端绕过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一侧并穿过第一固定扣21后反向折叠粘贴,通过调节粘扣带22的松紧度将患者的手腕限定在手腕固定结构20中;所述手腕固定结构20中靠近手背面12的外侧面设置有安全盖23,所述安全盖23的下侧面、手腕固定结构20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4,约束手套的使用状态下,安全盖23位于粘扣带22的外侧且粘扣带22从第一连接件24、安全盖23限定的空间内穿过。

其中,高弹高柔软度的材质包裹在布料外套中,布料外套、防抓板以上下层关系置于手心面11腔体中。手心面11前端或后端的双层布料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11,通过第二连接件111更换手心面11腔体中的布料外套,第一连接件24是粘扣带加按扣结构,第二连接件111为粘扣带;手心面上缝合固定有5个手指约束环112,患者的手指分别插进相应位置的手指约束环112中,避免手套翻转,手心面11的布料外套内腔中增设有多个橡胶球。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的约束带组件30,约束带组件30包括设置在手腕固定结构20宽度两侧的矩形第二固定扣31、固定在第二固定扣31中的第一约束带32、固定在患者周边物体上的第二约束带33,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两端部(即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均连接有矩形第三固定扣321,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一端部固定在第一约束带32长度第二端部的第三固定扣321中、第二约束带33的长度另一端穿在调节扣331中,其中第一约束带32的长度第一端部与一个第三固定扣321连接、长度第二端部并列连接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第三固定扣321,相应的,第二端部的每个第三固定扣321均与一条第二约束带33连接,每条第二约束带33上都安装有一个可调节位置的调节扣331,将多条第二约束带33分别固定在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手心面11中高弹高柔软度的填充物为硅胶,布料外套材质为涤棉布;所述可拆卸安全防护手套,网眼布由聚氨酯材质编织而成。聚氨酯材质的网眼布在透气的基础上还有耐磨不起球、吸湿效果好的特点。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可拆卸的医用约束手套,通过安全盖23、第一连接件24的设置,优化手腕固定结构20结构,增加撕开粘扣带22、脱离手套约束的难度系数,增加手套使用安全性;圆弧凸起状手心面11符合手部功能学,使患者手部可自然弯曲优化手套使用舒适度;第一约束带32、多条第二约束带33的设置可有效缩小手部活动范围;第二连接件111的设置使布料外套轻松进出手心面11腔体中,便于更换清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