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6472发布日期:2019-07-27 10:5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切口闭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切口闭合(如消化道手术切口的闭合)通常先利用双臂抓取钳将切口钳紧,之后再利用钛夹释放器释放OTSC蝴蝶型钛夹将切口夹紧闭合,或者采用钛夹、尼龙绳联合法闭合穿孔切口,整个过程通常需要利用到多种器械才能完成,而且对术者及助手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操作极其不便,大大影响了切口闭合的效率。加之,容易发生钛夹闭合位置偏移、闭合效果不理想等情况,钛夹不易取下,强行拔除钛夹又可引发或加重消化道穿孔及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另外,传统的钛夹只能双臂同时夹合,不能实现单臂开合,对于手术切口全层缝合存在局限性,对于切口较大,或者切口的两侧缘不在一个平面上,如在呈球形的胆囊上时,用传统的钛夹闭合方法更是不能便捷、快速的实现切口的闭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单臂开合且可释放并夹紧闭合切口的手术切口闭合装置,该手术切口闭合装置在大型切口或胆囊切口的闭合上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术切口闭合装置,它包括夹合手术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与闭合夹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的释放组件以及设于闭合夹两夹臂之间且可上下滑移的辅助夹杆;

所述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铰接连接,闭合夹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辅助夹杆分为由降解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夹臂部以及位于夹臂部下方并与夹臂部可拆合连接的撤离部;闭合夹的底端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辅助夹杆的撤离部穿过通孔并向下延伸;

所述闭合夹其中一夹臂与辅助夹杆的夹臂部形成第一夹区,闭合夹另一夹臂与辅助夹杆的夹臂部形成第二夹区;第一夹区将手术切口一边缘组织夹紧并将该处组织向切口的另一边缘靠近,第二夹区再将手术切口的另一边缘组织夹紧,实现切口闭合,之后辅助夹杆的撤离部由上至下撤离。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闭合夹与辅助夹杆相配合不仅能够顺利闭合一些小切口,而且在无需其他器械的辅助下能够对大切口或位于胆囊上的切口进行便捷、快速的闭合且闭合牢固、闭合夹不易脱落。

2.闭合夹两夹臂的底端相互铰接连接,使得通过控制释放组件,能够实现闭合夹单边夹臂的开合,在一些需要调整闭合夹单边夹臂角度才能达到很好的夹合效果的情况下,这种可单臂开合的闭合夹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通过牵拉控制丝A或者控制丝B能够间接的控制闭合夹的左夹臂或右夹臂的开合,实现闭合夹单臂开合;若同步牵拉控制丝A和控制丝B,能够实现闭合夹双臂同时开合的效果,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闭合夹既能够实现单臂开合,也能够实现双臂同时开合,使得该手术切口闭合装置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2.该放手术切口闭合装置既能够夹合手术切口,又能够将夹紧切口的闭合夹释放,可见其集组织抓钳与闭合释放为一体,大大简化了切口闭合的操作工序,提高了手术效率。

3.该可释放手术切口闭合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精准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

4.闭合夹一旦闭合切口并被释放后能够将切口牢牢的夹紧,不易脱落。

5.闭合夹与辅助夹杆的夹臂部均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术后无需将其取出,同时不影响患者日后通过核磁共振进行复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辅助夹杆收回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闭合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鞘管的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夹臂部与撤离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夹臂部与撤离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夹臂部与撤离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鞘管、导向杆以及辅助夹杆三者位置关系的一种位置关系图。

图12为闭合夹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释放组件、11鞘管、12导向杆、13左控制臂、131左卡槽、14右控制臂、141右卡槽、15控制丝A、16控制丝B、2闭合夹、21左夹臂、211卡钩、212左凸块、213卡块槽、22右夹臂、221卡块、222右凸块、223卡块A、23助夹齿A、24弹性片、25通孔、3辅助手柄、31滑槽A、32滑槽B、4控制环A、5控制环B、6控制件、7辅助夹杆、71夹臂部、711环形凸起、712内螺纹、72撤离部、721环形槽、722外螺纹、73助夹齿B、8控制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实施例1:

所述手术切口闭合装置,它包括夹合手术切口处组织且呈“V”字形的闭合夹2、与闭合夹2两夹臂连接并控制闭合夹2两夹臂开合且释放闭合夹2的释放组件1以及设于闭合夹2两夹臂之间且可上下滑移的辅助夹杆7;

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底端铰接连接,闭合夹2两夹臂的上端设有相互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辅助夹杆7分为由降解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夹臂部71以及位于夹臂部71下方并与夹臂部71可拆合连接的撤离部72;闭合夹2的底端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25,所述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穿过通孔25并向下延伸;所述卡接结构使闭合夹2两夹臂卡接闭合并夹紧组织。

所述闭合夹2其中一夹臂与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形成第一夹区,闭合夹2另一夹臂与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形成第二夹区;第一夹区将手术切口一边缘组织夹紧并将该处组织向切口的另一边缘靠近,第二夹区再将手术切口的另一边缘组织夹紧,实现切口闭合,之后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由上至下撤离。

所述释放组件1包括设有上下贯通腔室的鞘管11、设于鞘管11腔室中且可相对鞘管11上下滑移的导向杆12、设于导向杆12上端外壁面上的左控制臂13以及设于导向杆12上端外壁面上并与左控制臂13以导向杆12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右控制臂14;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的中部分别与导向杆12铰接连接,左控制臂13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A15,所述右控制臂14的下端连接有一向下延伸出鞘管11下端的控制丝B16;

所述闭合夹2夹设于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之间,闭合夹2两夹臂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上分别对应设有与凸块相卡合的卡槽;通过牵拉控制丝A15和/或控制丝B16,实现闭合夹2开合。

所述闭合夹2的两夹臂分别为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所述左夹臂21的下端与右夹臂22的下端铰接连接,使整个闭合夹2呈“V”字形;所述右夹臂22的上端设有卡块221,所述左夹臂21的上端设有朝“V”字形内侧弯曲并卡接卡块221的卡钩211;所述凸块分别设于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的外壁面上。

卡钩211与卡块221形成使闭合夹2闭合并夹合组织的所述卡接结构。当然,所述卡接结构还可以为其它任何一种能够使闭合夹2两夹臂卡接闭合的结构,如图12所示的另一种闭合夹2的结构,图12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右夹臂22的上端设有卡块A223以及设于左夹臂21的上端与卡块A223相匹配的卡块槽213,卡块槽213与卡块A223过盈配合。

所述凸块分为位于左夹臂21外壁面上的左凸块212以及位于右夹臂22外壁面上的右凸块222。相应的,所述卡槽分为位于左控制臂13上且与左凸块212相匹配的左卡槽131以及位于右控制臂14上且卡合右凸块222的右卡槽141。

所述闭合夹2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的闭合夹2被释放后,后续无需将其取出且不影响患者日后通过核磁共振进行复查。

所述闭合夹2两夹臂的内壁面上分别设有助夹齿A23,所述助夹齿A23的表面设有增大摩擦的纹理。助夹齿具有防滑的功能,便于闭合夹2夹闭切口。

所述闭合夹2底端的内壁面上贴覆有呈“V”字形的弹性片24,弹性片24两侧壁的外壁面与闭合夹2两夹臂的内壁面对应贴合,弹性片24底部设有与闭合夹2通孔25相通的孔道,所述弹性片24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

设置与通孔25相通的孔道,是为了容撤离部72穿过。弹性片24具有朝向“V”字形外侧的扩张力,让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能够分别与释放组件1的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嵌合的更加紧密,防止闭合夹2掉落。

所述释放组件1还包括设于鞘管11下端的辅助手柄3、与控制丝A15下端连接的控制环A4以及与控制丝B16下端连接的控制环B5,所述控制环A4上设有滑块A,所述辅助手柄3上设有容滑块A滑动的滑槽A31;所述控制环B5上设有滑块B,所述辅助手柄3上设有容滑块B滑动的滑槽B32。因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属于常规手段,因此说明书附图未体现滑块A与滑块B的具体位置。

通过推拉控制环A44与控制环B5能够分别实现控制丝A15与控制丝B16的牵拉,进而分别控制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的开合。

所述释放组件1还包括与导向杆12下端连接并控制导向杆12滑移的控制件6。所述控制件6为控制旋钮。通过旋动控制旋钮能够实现导向杆12的上下滑移,当然通过控制旋钮还能够控制导向杆12旋转,便于调整闭合夹2的夹合方向。

所述辅助夹杆7设于鞘管11中且相对鞘管11上下滑移并延伸出鞘管11下端,辅助夹杆7的下端设有控制辅助夹杆7上下滑移的控制柄8。所述辅助夹杆7还可围绕其自身中心轴旋转,可通过控制柄8控制辅助夹杆7在鞘管11中自转。

如图7所示:鞘管11中其中一个腔室容纳导向杆12,另一个腔室容纳辅助夹杆7。

所述辅助夹杆7夹臂部71的外壁面上至少设有一组助夹齿组,所述助夹齿组包括若干个沿纵向方向依次分布的助夹齿B73,所述助夹齿B73的表面设有增大摩擦的纹理。

如图2所示,所示的助夹齿组为1组,通过转动辅助夹杆7,可以使助夹齿组处于辅助夹杆7夹臂部71与闭合夹2右夹臂22之间的位置,即助夹齿组处于与右夹臂22的助夹齿A23向对的位置,这样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与闭合夹2的右夹臂22形成的第一夹区能将手术切口一边缘组织夹紧并将该组织顺利的向切口的另一边缘牵拉靠近,中途不会出现组织滑离的现象。当然,助夹齿组还可以为2组,2组助夹齿组与辅助夹杆7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这样通过转动辅助夹杆7,其中1组助夹齿组处于辅助夹杆7夹臂部71与闭合夹2右夹臂22之间的位置,另1组助夹齿组处于辅助夹杆7夹臂部71与闭合夹2左夹臂21之间的位置,使得不论是第一夹区还是第二夹区均能将组织牢固夹紧,防止组织滑移。

所述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可以通过卡合的方式实现拆合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夹臂部71底端设有上下延伸的内腔,所述撤离部72的上端置于内腔中,内腔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凸起711,所述撤离部72的上端设有与环形凸起711相匹配的环形槽721。

当闭合夹2以及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已将切口闭合后,用力向下拉拽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环形凸起711与环形槽721相脱离,实现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使用方式可以为:将该放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鞘管11经穿刺口进入消化道的手术切口处,旋动控制旋钮,使导向杆12向上推送,夹有闭合夹2的左控制臂13与右控制臂14露出鞘管11,接着控制控制柄8,使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经闭合夹2的通孔25穿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转动调整导向杆12和辅助夹杆7,使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与闭合夹2的右夹臂22形成第一夹区,接着推拉控制环B5,第一夹区将切口一边缘组织夹紧并将该处组织向左牵拉与切口的另一边缘靠近,之后推拉控制环A4,辅助夹杆7夹臂部71与闭合夹2左夹臂21形成的第二夹区再将消化道切口的另一边缘组织夹紧,实现切口的闭合,当闭合夹2的左夹臂21与右夹臂22靠近并闭合夹紧之后,左夹臂21上端的卡钩211与右夹臂22上端的卡块221卡接,切口被闭合,之后再向外拉拽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此时撤离部72与夹臂部71分离,接着再控制撤离部72收回鞘管11中,然后拉拽整个手术切口闭合装置,此时,释放组件1左控制臂13上的左卡槽131与闭合夹2左夹臂21上的左凸块212相脱离,同时释放组件1右控制臂14上的右卡槽141与闭合夹2右夹臂22上的右凸块222相脱离,实现闭合夹2的释放,之后旋动控制旋钮将导向杆12收回,再把手术切口闭合装置的鞘管11撤出即可。

闭合夹2与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相配合,在大切口或位于球形胆囊上的切口的闭合上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闭合效率高,而且被释放的闭合夹2能够牢牢将组织夹紧,不会脱落。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手术切口闭合装置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的连接方式的不同。

如图9所示;所述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螺纹连接;所述夹臂部71底端设有上下延伸的腔室,所述撤离部72的上端容置于腔室中,腔室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712,所述撤离部72的上端设有与内螺纹712相匹配的外螺纹722。当闭合夹2以及辅助夹杆7的夹臂部71已将切口闭合后,转动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即可实现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的分离。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手术切口闭合装置与实施例1、2的结构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的连接方式的不同。

如图10所示:所述夹臂部71与撤离部72还可以通过套设的方式实现拆合连接;所述夹臂部71为套设于撤离部72上端且呈柔性的套体,所述套体内壁面上涂有润滑剂。所述助夹齿组设于套体的外壁面上;所述套体由可降解吸收材料制成,当闭合夹2以及套体已将切口闭合后,用力向下拉拽辅助夹杆7的撤离部72,撤离部72从套体中脱离,套体被闭合夹2的两夹臂夹扁,之后套体与闭合夹2一同被组织吸收。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手术切口闭合装置与实施例1、2、3的结构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在鞘管11、导向杆12以及辅助夹杆7的位置关系的不同。

如图11所示:所述导向杆12设于鞘管11中,所述导向杆12中设有上下贯通的腔室,所述辅助夹杆7设于导向杆12的腔室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