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179发布日期:2019-09-17 20:46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导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对于临床上气管切开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拔管前需先试行半堵管24h,如病人无发热及呼吸困难,再行全堵管24~48h,然后医生根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决定拔管或延长堵管的时间。

传统气管切开术通常使用木塞或棉签封堵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但由于在医院木塞不易获得,且制作费时费力,不能达到消毒的标准,棉签易寻但无菌操作不好把握且制作也较繁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导管无论哪种材质的都无配套的堵管装置。

因此,急需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金属气管导管的堵管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以解决目前气管切开术使用棉签封堵金属气管导管的问题,同时使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操作规范化,护理工作专业化,快捷化,无菌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其包括用于限制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通气量的锥形管和用于封堵所述锥形管的密封塞,所述锥形管和所述密封塞通过可弯折的连接杆连接;

所述锥形管、密封塞及连接杆均采用医用材料制成,所述锥形管的小径端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在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中;所述密封塞以可拆卸的方式封堵在所述锥形管的大径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密封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的一端沿其径向外凸形成塞盖,所述塞盖的下边缘沿其轴向下凸形成塞帮,所述塞体的外壁、塞盖的内侧壁及塞帮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密封锥形管大径端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塞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塞帮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锥形管的大径端沿其径向凹进形成环台,所述环台的高度为所述锥形管的高度的1/7-1/5;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环台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塞帮/塞盖的外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塞体为倒置凸台型结构,所述锥形管大径端具有与所述塞体相配合的倒锥形孔,所述锥形管小径端具有与所述倒锥形孔连通的直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直线孔的孔径为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内径的1/2-4/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塞盖沿其径向设置有操作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锥形管、密封塞及连接杆均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锥形管的长度为25mm-35mm,所述塞盖的直径为6mm-1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在使用过程中将锥形管的小径端插入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中,因锥形管具有一定的壁厚,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可实现部分堵管,以限制内导管的通气量,当密封塞封堵在锥形管的大径端时,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可实现全封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避免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在半封堵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在全封堵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在全封堵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

10、锥形管;11、环台;12、倒锥形孔;13、直线孔;

20、密封塞;21、塞体;22、塞盖;23、塞帮;24、凹槽;25、操作手柄;

3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其包括采用医用材料制成的锥形管10、密封塞20和连接杆30,所述锥形管10 用于限制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的通气量,该锥形管10的小径端以可插拔的方式安装在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中,所述密封塞20以可拆卸的方式封堵在锥形管10的大径端;所述锥形管10和密封塞20通过连接杆30连接,所述连接杆 30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实现自由弯折,以便于实现密封塞20可封堵在锥形管 10的大径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塞20包括塞体21,塞体21的一端沿其径向外凸形成塞盖22,塞盖22的下边缘沿其轴向下凸形成塞帮23,塞体21的外壁、塞盖22的内侧壁及塞帮23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密封锥形管10大径端的凹槽24。为了提高密封塞20的密封效果,优选地,塞体21的长度大于塞帮23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管10的大径端沿其径向凹进形成环台11,环台11的高度为锥形管10高度的1/7-1/5,优选1/6,连接杆30的一端连接在环台11 上,另一端连接在塞帮23/塞盖22的外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塞体21为倒置凸台型结构,锥形管10大径端具有与塞体 21相配合的倒锥形孔12,锥形管10小径端具有与倒锥形孔12连通的直线孔 13,所述直线孔13的孔径为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内径的1/2-4/5,优选地,直线孔13的孔径为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内径的3/4,以实现半封堵状态时,锥形管10可限制金属气管导管的内导管近一半的通气量。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锥形管10、密封塞20及连接杆30均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以保证内置式堵管器的强度和韧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管的长度为25mm-35mm,所述塞盖22的直径为 6mm-10mm。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具有半封堵状态和全封堵状态,半封堵状态如图1所示,全封堵状态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所述:

病人病情稳定后,拔管前先将锥形管10的小径端插入金属导管气管的内导管中,使金属导管气管的内导管处于半封堵状态,以观察患者是否可以通过口鼻呼吸,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若一切正常,锥形管10封堵24h后,再将密封塞 20封堵在锥形管10大径端的端口上,使金属导管气管的内导管处于全封堵状态,然后医生根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决定拔管或延长堵管的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内置式堵管器避免了现有气管切开术拔管时使用棉签或木塞堵管,使护理工作专业化,快捷化,无菌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不同点在于,所述塞盖22沿其径向设置有操作手柄25,该操作手柄25与塞盖22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设置操作手柄25便于医护人员快速使用密封塞20封堵在倒锥形孔1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