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526发布日期:2019-06-11 23:3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脊柱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脊柱矫正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脊柱矢状面有四个生理弯曲,额状面不应有任何弧度,脊柱一旦向两侧出现弧度,即称为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可由多种病因引发,有功能性脊柱侧凸及结构性脊柱侧凸,功能性脊柱侧凸常用矫正的方法治疗。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锻炼加行为矫姿的方法治疗功能性脊柱侧凸。其特点是操作简单,适合无结构性异常的脊柱侧凸,而不足之处在于矫姿时间长、易反复,不能满足无结构性异常的脊柱侧凸矫姿时间短,不易反复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无结构性异常的脊柱矫正时间短,不易反复的脊柱矫正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矫正器,其包括:

设置在人体背部的后背板,其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肩带,下部两侧分别连接有用于围住并撑起人体腰部的腰板;所述腰板上设置有腰带;

支撑板,其以呈拱形用于撑起人体脊柱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后背板上;该支撑板上开设有供脊柱嵌入的脊柱槽;

前胸板,其用于设置在人体的前胸处;所述肩带和腰带分别通过带扣与该前胸板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所述脊柱槽的两侧沿脊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按压人体背部的凸点。

作为优选,所述凸点呈半球形。

作为优选,所述凸点内设置有磁石。

作为优选,所述后背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若干插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插入到所述插槽后呈拱形,将人体脊柱撑起。

作为优选,所述腰板呈与人体腰部侧面形状相仿的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后背板的中部左、右两侧形成有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脊柱矫正器,其可穿戴在人体上身,背部呈拱形的支撑板可将人体脊柱撑起,从而能够连续、强制矫正脊柱,通过牵引拉伸脊柱,恢复生理曲度,增大椎骨间隙,使椎间盘内核液态回纳,解除神经根受到的刺激和压迫,放松肌肉紧绷,消除疲劳,缓解疼痛,满足无结构性异常的脊柱矫正时间短,不易反复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矫正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矫正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矫正器的展开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脊柱矫正器的展开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后背板;101、插槽;102、弧形凹槽;2、肩带;3、腰板;4、腰带;5、支撑板;501、脊柱槽;502、凸点;6、前胸板;7、第一带扣;8、第二带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脊柱矫正器,其包括:

设置在人体背部的后背板1,其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肩带2,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围住并撑起人体腰部的腰板3;所述腰板3上设置有腰带4;

支撑板5,其以呈拱形用于撑起人体脊柱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后背板1上;该支撑板5上开设有供脊柱嵌入的脊柱槽501;

前胸板6,其用于设置在人体的前胸处;所述肩带2和腰带4分别通过带扣与该前胸板6卡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后背板1为一块长方形板,由弹性塑料制成,长度和宽度与人体的背部相适配,且该后背板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人体脊柱的延伸方向相同。后背板1的上端两侧各设置有一条肩带2。该肩带2也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宽度较宽,避免对肩部造成过大压强。

所述后背板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若干插槽101,如图4所示,后背板1的上端间隔设置有三条插槽101,下端间隔设置有两条插槽101。这些插槽101在宽度方向贯穿该后背板1且彼此相互平行,并与后背板1的宽边平行。

支撑板5的宽度与所述后背板1的的宽度相当,该支撑板5由更具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便于拱起。所述支撑板5的一端插入到后背板1上端的插槽101中,另一端插入到后背板1下端的插槽101中,稳固后,如图2所示,呈拱形,从而可将人体脊柱撑起,通过对脊柱牵引拉伸,使其恢复生理曲度。如图3所示,该支撑板5的中部开设有供脊柱嵌入的脊柱槽501。支撑板5在将脊柱撑起的同时,脊柱被嵌入到脊柱槽501内进行矫正。

当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后背板1上、下两端中不同的插槽101,该支撑板5拱起的高度和弧度各不相同,其对脊柱牵引拉伸的力度也不尽相同,从而可对不同程度的脊柱变形进行矫正,最终恢复生理曲度。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支撑板5上位于所述脊柱槽501的两侧沿脊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按压人体背部的凸点502。如图3所示,在脊柱槽501的左侧设置有一列凸点502,右侧设置有一列凸点502,两列凸点502对称设置。所述凸点502由橡胶制成,优选呈半球形。处于同一列的凸点502,其中心可连成一条直线。

有了所述凸点502后,支撑板5在将人体脊柱撑起对其进行牵引拉伸的同时,凸点502可对脊柱两侧的背部肌肉进行按压,从而有助于放松肌肉紧绷,消除疲劳,缓解疼痛。而再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凸点502内设置有磁石,进而使得凸点502处还具有磁疗的效果。

为了使得后背板1更加符合人体背部结构,且减轻该后背板1的自重,于是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所述后背板1的中部左、右两侧形成有弧形凹槽102。两弧形凹槽102形状和大小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弧形凹槽102可避让背部的肩胛骨,使得支撑板5能够更加准确舒适地撑起脊柱,且穿戴本实施例中的脊柱矫正器后,胳膊能够自由活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后背板1的下部两侧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围住并撑起人体腰部的腰板3。该腰板3由更具弹性的塑料制成,高度在人体的肋骨之下和臀部之上。由于腰板3弹性更强,其可与背板1固定连接,也可通过枢轴枢接。优选地,所述腰板3呈与人体腰部侧面形状相仿的弧形,以使得脊柱矫正器穿戴更加舒适。再如图1至图4所示,每一腰板3上均设置有一腰带4,该腰带4的宽度也较宽,以避免对腰部勒得过紧。

上述脊柱矫正器,其穿戴到人体上身后,如图1和图2所示,后背板1及其上的支撑板5位于背部,前胸板6设置在人体的前胸处,该前胸板6的形状与前胸相适配。所述肩带2绕过人体肩部后与所述前胸板6通过第一带扣7卡接,腰板3卡紧在人体的腰部,腰带4通过第二带扣8与前胸板6卡接。背部呈拱形的支撑板5可将人体脊柱撑起,同时脊柱可嵌入脊柱槽501中,从而能够连续、强制矫正脊柱,通过牵引拉伸脊柱,恢复生理曲度,增大椎骨间隙,使椎间盘内核液态回纳,解除神经根受到的刺激和压迫,放松肌肉紧绷,消除疲劳,缓解疼痛,满足无结构性异常的脊柱矫正时间短,不易反复的要求。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