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1441发布日期:2019-08-07 01:44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抬高器,用于辅助抬高四肢创伤(软组织损伤、骨折、手术)患者的患肢,以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辅助乳腺癌患者术侧上肢功能锻炼,保持上肢适当抬高状态,促进淋巴回流,减轻肿胀疼痛;辅助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位的摆放,避免肢体挛缩的发生;用于患肢换药时的体位摆放,以便医护人员观察操作等。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没有抬高肢体的专用器械,患者只能使用枕头、被子或其他东西来垫高需要局部抬高的肢体,存在肢体容易移位、抬高操作困难、高度难以调节控制等弊端,造成患者依从性差,不能起到有效的功能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抬高器,用于帮助患者有效摆放肢体功能位,减轻患者疾病带来的痛苦;方便医务人员护理操作及治疗,省时省力,减轻劳动负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托肢杆,托肢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根旋转调节杆的一端,两根旋转调节杆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根竖直放置的直杆,托肢杆上设有用于承托肢体的肢体托盘。

优选地,所述的直杆上设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调节杆的另一端套在直杆上,且能够在水平面上360度旋转和上下移动到肢体所需放置的位置,并通过第一固定器与直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托肢杆上设有一个或两个用于承托肢体的肢体托盘。

优选地,所述的托肢杆能够左右移动调节到肢体所需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肢体托盘上垫有海绵垫或其他软垫。

优选地,所述的肢体托盘上带有保护带以便固定保护肢体。

优选地,所述的直杆的下端连接底盘,底盘放置在床上或地上起到稳固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托肢杆的两端通过第二固定器固定连接旋转调节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人群广,医院、家庭、养老机构都可以使用;操作简单方便,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身高体型患者使用;两端平衡固定,安全、不易倒伏。

附图说明

图1为肢体抬高器正面图;

图2为肢体抬高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肢体抬高器包括托肢杆3,托肢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器7连接两根旋转调节杆2的一端,两根旋转调节杆2的另一端各连接一根竖直放置的直杆1,托肢杆3上设有用于承托肢体的肢体托盘4。

所述的直杆1上设有刻度。可便于直视将肢体放置在所需的高度。

如图2所示,所述的旋转调节杆2的另一端套在直杆1上,且能够在水平面上360度旋转和上下移动到肢体所需放置的位置,再通过第一固定器6与直杆1固定连接。

所述的托肢杆3上设有一个用于承托肢体的肢体托盘4。托肢杆3能够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调节到肢体所需位置,再通过第二固定器7固定。

所述的肢体托盘4上垫有海绵垫或其他软垫,以便放置肢体。所述的肢体托盘4上带有保护带以便肢体放置在肢体托盘4内时固定保护肢体。

所述的直杆1的下端连接底盘5,底盘5放置在床上或地上起到稳固作用。

第一固定器6可将直杆1与旋转调节杆2分离或连接固定,第二固定器7可将旋转调节杆2与托肢杆3分离或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固定器6和第二固定器7可为螺杆和螺丝,旋转调节杆2以及托肢杆3在水平面上的旋转分别以直杆1和第二固定器7为转轴。

医用病床两边都会带有放置输液杆的槽,使用时,可将直杆1固定在槽中,若床不带槽可将直杆1与底盘5相安装连接固定在一起。将旋转调节杆2套在直杆1上,上下移动到肢体所需高度,在水平面上旋转到肢体所需位置,通过第一固定器6来将直杆1和旋转调节杆2连接固定。将带有肢体托盘4的托肢杆3装置左右移动到肢体所需位置,通过第二固定器7将托肢杆2和旋转调节杆3连接固定。将装置固定安装好,可将肢体放置在肢体托盘4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