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监护仪臂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3575发布日期:2019-07-17 05:4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监护仪臂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监护仪臂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测心电监护的使用,更有利于及时发现由于原发疾病或应激反应引起的相应的电生理活动的改变,便于及早进行处理,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同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但是,心电监护遥测作为精密仪器,24小时监护在患者身上,由于没有固定的放置点,经常发生患者翻身时导联线被扯断,病床摇起时被床档夹破而影响临床使用,怎样更好地对其进行收纳,以防止仪器的损坏和对患者造成的意外伤害,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尺寸可调且有益血液循环的充气式心电监护仪臂包。

一种心电监护仪臂包,包括相互配合的绑带与主包,所述绑带内表面配合设有一组气囊,所述绑带外侧设有与所述气囊配合使用的气门芯和放气口,所述绑带卷折后两端粘贴配合,所述主包内设有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所述主包上端通过拉链将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闭合,所述主包正面设有与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连通的出线孔。

所述气囊设置5个,5个气囊内部互通,且均与所述气门芯和放气口连通。

所述拉链为双头拉链。

所述绑带内表面的一端和外表面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粘贴结构。

所述出线孔内设有十字固定夹。

所述气门芯外配有充气装置。

所述绑带与主包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方便了心电监护仪的携带,充气式的绑带设计能够防止病人手臂长时间受到压迫而产生的血液循环不畅通的问题,松紧随时可调,适合医院和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包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绑带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绑带;2、放气口;3、主包;4、气门芯;5、拉链;6、出线孔;7、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如图1-4所示,一种心电监护仪臂包,包括相互配合的绑带1与主包3,所述绑带1与主包3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配合,魔术贴的字母面分别设置在绑带1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和主包3背面的中心位置,二者活动配合,方便医生和病人拆卸,所述绑带1内表面配合设有一组气囊7,所述绑带1外侧设有与所述气囊7配合使用的气门芯4和放气口2,一组气囊7约5个,5个气囊7内部互通,且均与所述气门芯4和放气口2连通,即共同使用同一个气门芯4和放气口2,气门芯4外配有充气装置,绑带1内表面的一端和外表面的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粘贴结构,所述绑带1卷折后两端粘贴配合,所述主包3内设有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所述主包3上端通过拉链5将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闭合,所述拉链5为双头拉链,所述主包3正面设有与心电监护仪容纳空间连通的出线孔6,方便连接电极片,所述出线孔6内设有十字固定夹,十字固定夹为橡胶材质,方便心电监护仪线的固定。

使用时,首先将心电监护仪放置在主包3,连接好电极片,然后将绑带1绑到病人的手臂上,通过气门芯4充气至绑带1不会滑落或者病人感到有压迫感为止,然后将主包3粘贴到绑带1上即可,测量过程中病人可以如手臂的感觉随时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整绑带1的松紧,且气囊7结构和一般的松紧带不同,不会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