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6022发布日期:2019-08-13 21:0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股骨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股骨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创伤和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术之一,该手术是通过在患者膝关节患者患处进行相应截骨并植入人工关节假体以代替原有膝关节,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及缓解病痛的目的。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期间需要进行准确的截骨,用以适配假体的安装。具体地,股骨假体以一系列标准尺寸提供,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股骨尺寸测量导板测量股骨后髁至股骨前侧皮质距离来确定对应假体尺寸,然后基于股骨解剖学特征确定一个外旋角,以旋转股骨尺寸测量导板对定位孔进行对位,进而确定后续截骨方位。

假体尺寸的正确选择和假体相对于自然骨的正确定位对于确保装配好的关节的自然移动以及周围软组织平衡极具意义。然而,不同患者的骨骼尺寸形状不尽相同,对定位孔进行对位所需转动的外旋角也不相同,因此股骨尺寸测量导板需要保证股骨尺寸的准确测量,并且允许医生能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旋转定位角度,从而更准确的截骨及安放股骨假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股骨测定装置。

一种股骨测定装置,包括:

主体,用于测定股骨尺寸;

刻度板,具有旋转中心,所述刻度板通过所述旋转中心与所述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刻度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到所述旋转中心的相对距离固定;以及,

锁定机构,与所述主体连接,锁定机构能与刻度板卡接,以固定所述刻度板的旋转角度。

上述股骨测定装置由于旋转中心到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的距离保持固定,从而消除了传统的因旋转中心到定位孔距离随股骨尺寸改变而变化所引起的定位孔定位偏差,进而避免了因定位孔偏差而导致的截骨以及假体安装失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度板上开设有第一旋转轴孔,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二旋转轴孔,所述第一旋转轴孔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孔连通,第一旋转轴孔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孔内穿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所述旋转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刻度板上设置有用以量度所述刻度板的旋转角度的多个角度刻度,所述刻度板上还开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槽对应一个所述角度刻度,所述锁定机构上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能与所述卡槽卡接,以固定所述刻度板的旋转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按键,一端设置有所述卡齿;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定按键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主体,

限位销,设置于所述卡齿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用以将所述锁定按键连接至所述主体上,所述锁定按键能绕所述限位销转动,以使所述卡齿与所述卡槽卡接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

导板,用于抵接在股骨远端截切面上,所述导板上开设有导滑槽;

探针组件,设置于所述导板的一端,用于抵接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

后髁挡板,设置于所述导板的另一端,所述后髁挡板包括垂直设置的支脚以及立柱,所述支脚用于抵接股骨后髁高点,所述立柱与所述导滑槽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后髁挡板能做靠近或远离所述探针组件的运动,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以量度所述股骨尺寸的多道刻度线,所述股骨尺寸为所述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到股骨后髁高点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板上还开设有贯穿所述导滑槽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旁设置有与所述刻度线配合的基准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滑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导板左右两侧,所述立柱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两个立柱分别穿设在两个导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设置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穿设有用以将所述后髁挡板锁定于所述导板上的紧固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探针以及探针座,所述探针座上开设有探针孔,所述探针穿设在所述探针孔中,所述探针座与所述导板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板的一端开设有探针座孔,所述探针座设置在探针座孔内,所述探针座上开设有环槽,所述导板上还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与所述探针座孔连通,所述销孔内穿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环槽卡接,以对所述探针座进行上下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测定装置在假体旋转定位上给予医生更多的选择,允许医生灵活调节外旋角,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截骨及安放股骨假体。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测量装置使旋转中心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的距离保持相对固定,即,拉伸或收缩股骨测定装置的主体时,旋转中心随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一起移动,从而避免了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至旋转中心距离变化所导致的截骨定位偏差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因为定位偏差而导致的截骨以及假体安装失误,减少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测定装置结构简单,简化了外旋角调节的设计结构及使用方式,能够减轻以往的股骨测定装置中用于固定外旋角的螺纹旋紧结构或细小卡齿容易在长久使用过程中磨损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股骨测定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股骨测定装置的外旋角调节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股骨测定装置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股骨测定装置100,用于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股骨进行尺寸测量以及对定位孔进行确位。具体地,股骨测定装置100包括主体110、刻度板120以及锁定机构130。其中,主体110用于测定股骨200的尺寸,即用于测量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到股骨后髁高点220的距离AP,进而确定对应假体的尺寸。

刻度板120用于对定位孔进行定位,以确定后续截骨方位以及假体相对于自然骨的旋转定位。具体地,刻度板120具有旋转中心1201,刻度板120通过旋转中心1201与主体110可转动连接。刻度板1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从而医生能通过转动刻度板120,带动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偏转过一定的外旋角,至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 的中心连线垂直于股骨的Whiteside's线即滑车最低点与髁间窝最高点的连线,进而确定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的位置。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孔 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到旋转中心1201的相对距离固定,即无论股骨大小尺寸如何改变,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到旋转中心1201的相对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从而减少定位误差。

锁定机构130与主体110连接,锁定机构130能与刻度板120卡接,以固定刻度板120的旋转角度,进而方便医生在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 内打上定位钉。

上述股骨测定装置100在测量股骨尺寸的主板110上设置可自由转动的刻度板120,并且刻度板具有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而在传统的股骨测定装置中,通过提供多组定位钉孔的方式来实现外旋角的调节,即传统方案中通过提供几组角度不同的定位钉孔,医生根据患者的需求从几组固定的定位钉孔角中选择最合适的定位钉孔组,以确定假体旋转定位,这样的方案中外旋角调节范围较小,碍于钉孔的尺寸,所以每组定位钉孔间隔的角度也较大,难以实现准确调节和定位。而本申请的方案能在假体旋转定位上给与医生更多的灵活性,即本申请实施例的股骨测定装置100能通过转动刻度板120自由调节外旋角,从而能提供给医生更多的外旋角选择,进而确定最准确的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位置。进一步地,在另外一些传统的股骨测定装置中,往往将旋转中心固定于某处,但定位钉孔到固定的旋转中心距离会随股骨尺寸由小至大而越来越远,以致在不同股骨尺寸中,即使定位钉孔绕旋转中心摆动相同角度也会带来截骨定位偏差。而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骨测定装置100 的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相对于旋转中心的距离始终保持固定,从而避免了因股骨尺寸改变而在外旋角调节时产生的定位孔定位偏差,进而避免了因定位孔偏差而导致的截骨以及假体安装失误。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刻度板120上开设有第一旋转轴孔121,主体110开设有第二旋转轴孔1111,并且第一旋转轴孔121与第二旋转轴孔1111 连通。在第一旋转轴孔121与第二旋转轴孔1111内穿设有旋转轴124,从而刻度板120能以旋转轴124为旋转中心相对于主体110转动。进一步地,旋转轴 124通过螺纹、焊接或其他方式与主体11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对称设置于第一旋转轴孔121的左右两侧。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122、第二定位孔 123以及第一旋转轴孔12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刻度板120上还设置有参考线128,参考线128重合于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的中心连线,从而方便医生观察刻度板120旋转过一定外旋角后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的中心连线是否已垂直于股骨200的Whiteside's线。具体地,参考线128可通过雕刻或印刷在刻度板120上。

进一步地,刻度板120上设置有第一镂空窗125,主体110上设置有第二镂空窗1112,并且第一镂空窗125与第二镂空窗1112连通,从而通过第一镂空窗 125与第二镂空窗1112可直接观测到股骨200的Whiteside's线。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刻度板120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1261以及第二凸起1262,将刻度板120连接至主体110后,主体110位于第一凸起1261 以及第二凸起1262之间,从而对刻度板120起到左右限位作用,防止刻度板120 的转动幅度过大。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孔122贯穿第一凸起1261,并且第二定位孔123贯穿第二凸起1262。第一凸起1262能加长第一定位孔122,第二凸起 1262能加长第二定位孔123。从而通过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向股骨200打定位钉时,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起到导向作用,加长后的第一定位孔122以及第二定位孔123能有效防止定位钉偏离轨迹。

具体地,刻度板120上还设只有多个角度刻度1272,该角度刻度1272用于量度刻度板120的旋转角度,即第一定位孔122与第二定位孔123的中心连线所转过的外旋角。进一步地,每转过一个外旋角都有与之对应的角度刻度1272 以标示,从而方便医生记录。更进一步地,医生可以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通过医学影像并基于股骨解剖学特征预先确定患者的定位孔所需旋转的外旋角,在手术时,通过角度刻度1272直接将刻度板120旋转至预设的外旋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从而避免了医生仅凭观察股骨200的Whiteside's线判断第一定位孔122与第二定位孔123是否确位,提高了定位可靠性,降低了手术难度。

进一步地,刻度板120上还开设有多个卡槽1271,并且每个卡槽1271对应一个角度刻度1272。具体地,锁定机构130上设置有卡齿1311,卡齿1311能与卡槽1271卡接,从而固定刻度板120的旋转角度。更进一步地,多个卡槽1271 的延伸方向所在直线汇聚于刻度板120的旋转中心1201。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定机构130包括锁定按键131、弹性件 132以及限位销133。其中,卡齿1311设置于锁定按键131的一端,弹性件132 设置在锁定按键的另一端,并且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连接锁定按键131以及主体110。具体地,锁定按键131开设有第一沉孔1312,主体110上开设有第二沉孔1113,并且第一沉孔1312与第二沉孔1312相向设置,从而第一沉孔1312 与第二沉孔1312能共同形成一个空腔,弹性件132设置于空腔中。进一步地,弹性件132为弹簧。

限位销133设置于卡齿1311与弹性件132之间,用以将锁定按键131连接至主体110上。具体地,锁定按键13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销轴孔1331,主体110 的第二镂空窗1112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销轴孔1114,限位销133穿设在第一销轴孔1331中,并且限位销133的两端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二销轴孔1114中,以使得锁定按键131能绕限位销133转动。进一步地,锁定按键131上具有按压面1313,按压面1313与弹性件132对应,按压锁定按键131上的按压面1313能使弹性件132压缩,并通过限位销133的杠杆作用,使得卡齿1311与卡槽1271分离,从而解开锁定作用。松开按压面1313,弹性件132由于弹力作用回复,通过杠杆作用,卡齿1311与卡槽1271再次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刻度板12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锁定,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刻度板12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主体110上开设有对应刻度板120 的旋转角度的多个第二通孔,通过连接件,如销钉等穿设在第一通孔与某个第二通孔中,以此固定刻度板120的旋转角度。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股骨的尺寸测量采用前参考的方式,即对于不同尺寸的股骨,第一定位孔122或第二定位孔123到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 210的距离H相同的。具体地,主体110包括导板111、后髁挡板112以及探针组件113。其中,导板111用于抵接在股骨远端的截切面上,即股骨200的远离心脏的一端。刻度板120通过旋转轴124可转动地设置在导板111上。探针组件113设置于导板111的一端,用于抵接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上。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到旋转轴124的垂直距离始终保持固定。后髁挡板112设置在导板111的另一端,后髁挡板112包括立柱1121以及支脚1122,支脚1122 用于抵接在股骨后髁高点220上。具体地,导板111上开设有导滑槽1115,立柱1121穿设在导滑槽1115中,从而使得立柱1121与导滑槽1115滑动配合,进而以使得后髁挡板112能做靠近或远离探针组件1113的运动,以测定股骨200 的尺寸,即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到股骨后髁高点220的距离AP。

进一步地,立柱1121上设置有多道刻度线1124,用以量度股骨尺寸。更进一步地,导板111上还开设有贯穿导滑槽1115的第一通槽1116,通过第一通槽 1116即可直接观测到立柱1121上的刻度线1124。并且第一通槽1116旁设置有与刻度线1124配合的基准线1119,从而通过基准线1119与刻度线1124的相对位置,读取的刻度线1124的对应数值,进而得到股骨200的尺寸大小。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滑槽1115为两个,两个导滑槽1115分别设置于导板111左右两侧,立柱1121为也为两个,两个立柱1121分别穿设在两个导滑槽1115内,从而防止后髁挡板112在滑动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了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对应地,后髁挡板112的支脚1122也为两个,两个支脚 1122分别抵接在两个股骨后髁高点220上。

具体地,后髁挡板112的立柱1121上设置有锁定孔1125,锁定孔1125内穿设有的紧固件140,从而在调节好后髁挡板112后,将后髁挡板112锁定在导板上,以方便读取刻度线1124上的数值。具体地,锁定孔1125为螺纹孔,紧固件140包括紧固螺栓与旋钮,通过旋转旋钮可使得紧固螺栓顶紧导板111,从而锁定后髁挡板112。

进一步地,后髁挡板112上还开设有手柄孔1123,具体地,手柄孔1123内设置有螺纹,从而与各类带螺纹的手柄配合,以方便医生抓持或协助固定股骨测量装置100。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探针组件113包括探针1131以及探针座 1132。其中,探针1131的一端用于抵接在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探针座1132 上开设有探针孔1133,探针1131穿设在探针孔1133中,从而使得探针1131可前后移动。进一步地,探针座1132与导板1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探针1131能周向转动,进而针对不同患者的股骨,通过调整探针1131前后以及周向位置,准确找到股骨前侧皮质爬坡点210。

具体地,导板111的一端开设有探针座孔1117,探针座1132设置在探针座孔1117内,从而使得探针座1132能带动探针1131周向转动。进一步地,探针座1132上开设有环槽1134,导板1111上开设有销孔1118,并且销孔1118与探针座孔1117连通,销孔1118内穿设有限位件(未示出),限位件穿过销孔1118 并与环槽1134卡接,从而对探针座1132进行上下限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