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954发布日期:2019-09-12 10:0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将多孔泡沫敷在创面表面,通过引流管和有粘性的透明贴膜密封,通过创口持续负压引流,将各种渗出物经泡沫中的微孔和引流管及时排出,有效促进了创面愈合,减轻了患者创口经久不愈反复换药的痛苦。目前,该技术在外科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鲜有肛肠手术护理领域使用。

肛肠科室主要常见病主要有:肛周脓肿、肛瘘,肠瘘等。由于肛肠患者切口及创面环境较差,极易被感染,临床护理困难。部分感染一般是由中心点向四周大面积分散,临床处理方法通常为预制引流管预防性引流,但由于引流管截面较小,不能够与创面周围有效接触,通常会形成难愈合性创面,患者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其能够与肛肠手术的伤口形成有效接触,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患者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孔泡沫、引流管、积液瓶、连接管和负压源。负压源用于将伤口内的渗出物通过多孔泡沫引流至积液瓶内。多孔泡沫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孔泡沫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端与引流管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多孔泡沫为倒圆台形、倒圆锥形、倒四棱锥形或倒三棱锥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倒三棱锥形的多孔泡沫的横截面面积为0.5-6平方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多孔泡沫的高度为5-3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多孔泡沫内泡孔的孔径为1-2毫米,多孔泡沫为亲水性泡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多孔泡沫通过医用贴膜进行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引流管还连接有密封罩。密封罩一端与引流管通过密封圈滑动连接,另一端敞口以收纳露出伤口外的多孔泡沫。密封罩远离密封圈的一端还设置有硅橡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引流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和连接段。引流段的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引流段与多孔泡沫相连,连接段与积液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引流段设置有用于防止引流段被吸瘪的支撑筋,支撑筋位于引流段的管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筋呈十字交叉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其主要的使用对象为肛肠手术患者,针对肛肠手术形成的特殊创面,其能够较好地促进这类创面的愈合,患者体验较好。该负压引流系统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孔泡沫、引流管、积液瓶、连接管和负压源。使用时,多孔泡沫一端伸入至创口内,另一端与引流管相连,负压源用于将伤口内的渗出物通过多孔泡沫引流至积液瓶内。多孔泡沫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多孔泡沫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端与引流管相连,则第一端(小截面的一端)伸入至患者的创口内。由于肛肠科患者手术创口的特殊性,多孔泡沫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设计能够使创口内各个部位更有效地与泡沫接触,使创口内的渗出物能够及时被吸出,同时这种设计也遵循了创面愈合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孔泡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与密封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10-多孔泡沫;112-第一端;114-第二端;130-引流管;132-密封罩;134-密封圈;150-积液瓶;160-连接管;170-负压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其主要的使用对象为肛肠手术患者,针对肛肠手术形成的特殊创面,其能够较好地促进这类创面的愈合,患者体验较好。

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孔泡沫110、引流管130、积液瓶150、连接管160和负压源170。负压源170用于将伤口内的渗出物通过多孔泡沫110引流至积液瓶150内。负压源170插电使用,可参照市售负压源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请参照图2,图2所示为多孔泡沫110的结构示意图。多孔泡沫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4。如图2所示,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端114用于与引流管130相连,第一端112用于伸入患者创口内(图1示出了多孔泡沫110伸入创口内后与引流管13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由于肛肠科患者手术创口的特殊性,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的方向逐渐增大的设计能够使创口内各个部位更有效地与泡沫接触,使创口内的渗出物能够及时被吸出,同时这种设计也遵循了创面愈合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本实施例中,多孔泡沫110为倒三棱锥形。其他实施例中,多孔泡沫110也可以是倒圆台形、倒四棱锥形或倒圆锥形,或者其他具有从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逐渐增大的趋势的形状。

进一步地,倒三棱锥形的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为0.5-6平方厘米。该面积根据常见的肛肠手术后患者的创口面积而定,横截面积变化范围在该范围内的多孔泡沫110一般能够适用于所有肛肠手术后的患者,无需医务人员再进行二次修剪,耽误治疗时间。

多孔泡沫110的总高度一般为5-30厘米。多孔泡沫110需要一部分置于创口内,一部分置于创口外与引流管130相连。因此,多孔泡沫110的高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更好地与创口匹配使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多孔泡沫110内泡孔的孔径为1-2毫米,多孔泡沫110为亲水性泡沫。亲水性泡沫能够更好地吸引创口内的渗出物,泡孔的孔径不宜过大或过小,否则将影响创口内渗出物的排出效果。

使用时,由于部分多孔泡沫110(第二端114)会露出在创口外以连接引流管130,同时由于多孔泡沫110的多孔特性,为了保证引流的顺利性,需要将露出在创口外的多孔泡沫110进行密封。一般可以使用医用贴膜沿引流管130的周向将多孔泡沫110粘接在患者身体上,使多孔泡沫110同时达到固定和密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对露出在创口外的多孔泡沫110采用以下密封方式:

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引流管130与密封罩13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图4所示为密封罩132的结构示意图。

引流管130上还连接有密封罩132。密封罩132可以在引流管130上进行滑动,以调整密封罩132的位置,使引流管130与多孔泡沫110连接时不会受到密封罩132的妨碍,也使得密封罩132能够更好地根据露出的多孔泡沫110的长度调整密封罩132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引流管130和密封罩132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影响负压引流效果,密封罩132仅依靠其自身重力不能沿引流管130进行滑动,密封罩132必须依靠人工操作的外力才能实现在引流管130上进行滑动。这一限定也避免了密封罩132从引流管130上滑脱造成丢失。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密封罩132与引流管130连接的密封性,同时保证密封罩132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滑动,在密封罩132上还安装有密封圈134。密封圈134与密封罩132卡接(卡接后还可以通过胶水进一步粘接,以提高密封圈134的安装稳定性)。密封罩132与引流管130通过密封圈134滑动连接。密封圈134一般使用具有一定压缩回弹性能的橡胶圈。

密封罩132远离密封圈134的一端为敞口设置,以收纳露出伤口外的多孔泡沫110。由于密封罩132远离密封圈134的一端靠近患者皮肤,为增加患者接触到密封罩132时的舒适性,可以进一步在密封罩132远离密封圈134的一端设置硅橡胶(图中未示出)。硅橡胶绕密封罩132的敞口端边缘粘贴一周即可。硅橡胶透气性好也较为柔软,与皮肤接触时,会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引流管130还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图中未标出)和连接段(图中未标出)。引流段和连接段可以是分体连接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本实施例中,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引流段即为伸入多孔泡沫110内的一段。

引流段的管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引流段与多孔泡沫110相连,连接段与积液瓶150相连。多孔泡沫110内聚集的渗出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到引流段管腔内,此时,引流段的管壁上开设的通孔有利于渗出液由多个方向、多个路径进入引流段的管腔内,大大提高渗出液的排出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由于负压吸引过大、过久造成的引流管130被吸瘪,从而影响渗出液的排出,可以在引流段设置用于防止引流段被吸瘪的支撑筋,支撑筋位于引流段的管腔内。支撑筋的形状不限,只要不影响渗出液的通过,同时能够防止引流段被吸瘪即可。支撑筋可以粘接在引流段的管腔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筋呈十字交叉形位于引流段的管腔内,四个方向的支撑能够更好地防止引流段被吸瘪。

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的工作原理是:

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孔泡沫110、引流管130、积液瓶150、连接管160和负压源170。多孔泡沫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4。第二端114用于与引流管130相连,第一端112用于伸入患者创口内。负压源170用于将伤口内的渗出物通过多孔泡沫110引流至积液瓶150内。由于肛肠科患者手术创口的特殊性,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的方向逐渐增大的设计能够使创口内各个部位更有效地与泡沫接触,使创口内的渗出物能够及时被吸出,同时这种设计也遵循了创面愈合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为了保证引流的顺利性,需要将露出在创口外的多孔泡沫110进行密封。引流管130上还连接有密封罩132。密封罩132可以在引流管130上进行滑动,以调整密封罩132的位置,使引流管130与多孔泡沫110连接时不会受到密封罩132的妨碍,也使得密封罩132能够更好地根据露出的多孔泡沫110的长度调整密封罩132的位置。为了提高密封罩132与引流管130连接的密封性,同时保证密封罩132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滑动,在密封罩132上还安装有密封圈134。密封罩132远离密封圈134的一端为敞口设置,以收纳露出伤口外的多孔泡沫110。由于泡沫具有可压缩性,因此,露出的多孔泡沫110一般都可以塞入密封罩132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100,其主要的使用对象为肛肠手术患者,针对肛肠手术形成的特殊创面,其能够较好地促进这类创面的愈合,患者体验较好。该负压引流系统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孔泡沫110、引流管130、积液瓶150、连接管160和负压源170。使用时,多孔泡沫110一端伸入至创口内,另一端与引流管130相连,负压源170用于将伤口内的渗出物通过多孔泡沫110引流至积液瓶150内。多孔泡沫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4。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端114与引流管130相连,则第一端112(小截面的一端)伸入至患者的创口内。由于肛肠科患者手术创口的特殊性,多孔泡沫110的横截面面积沿第一端112至第二端114的方向逐渐增大的设计能够使创口内各个部位更有效地与泡沫接触,使创口内的渗出物能够及时被吸出,同时这种设计也遵循了创面愈合机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