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365发布日期:2019-09-12 09:5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香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香薰装置包括上盖、盒体及挡片,盒体设有用于容纳香薰的容纳腔,上盖与盒体可拆卸连接,上盖开设有通孔,挡片开设有对应通孔的缺口,挡片与上盖枢转连接。旋转挡片,当缺口与通孔对准时,容纳腔内的香薰通过缺口和通孔散发至外界;再次转动挡片,当缺口与通孔错位时,散香通道被阻断,不再对外散香。现有的香薰装置结构由于需要边操作边观察缺口与通孔是否对准或者缺口与通孔是否完全错位,极大可能出现缺口与通孔没有完全错位使香薰一直在挥发的误操作,设置了挡片,增加了零部件,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香薰装置,无需挡片,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孔位对不准的误操作,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壁,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容纳腔,所述壳体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的开口;所述盖体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伸入所述开口并与所述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配合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操作所述盖体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所述底板与所述配合部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间隙和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操作所述盖体朝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移动至最低位置,所述底板抵接于所述配合部并封闭所述通孔的底部。此种结构通过壳体的底板来封闭用于散香的通孔,无需挡片,且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孔位对不准的误操作,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闭合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打开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打开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壳体1、容纳腔10、开口101、底板11、侧壁13、第一凸台15、盖体2、盖板21、配合部23、第二凸台25、通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包括壳体1和盖体2,壳体1包括底板11及与底板11连接的侧壁13,底板11与侧壁13共同形成容纳腔10,香薰可放置于容纳腔10内,壳体1还具有连通容纳腔10与外界的开口101;盖体2包括配合部23,配合部23伸入开口201并与侧壁13活动连接;配合部23上设有通孔30,通孔30的底部与底板11相对设置;操作盖体2朝远离底板11的方向移动,底板11与配合部23之间形成间隙,容纳腔10通过间隙和通孔30与外界连通;操作盖体2朝靠近底板11的方向移动至最低位置,底板11抵接于配合部23并封闭通孔30的底部。此种结构操作简单,通过底板11来封闭或打开用于散香的通孔30,无需挡片,且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孔位对不准的误操作,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如图1至图2所示,壳体1包括底板11及与底板11连接的侧壁13,底板11为平板状结构,底板11优选为圆板形状,侧壁13连接在底板11的边缘,且底板11和侧壁13共同形成容纳腔10,壳体1还具有将容纳腔10与外界连通的开口101,开口101用于配合盖体2。另外,侧壁13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用于与盖体2形成螺纹连接。优选地,底板11在朝向开口101的一侧凸设有第一凸台15,第一凸台15为环形结构,且第一凸台15的宽度大于通孔30的直径,便于第一凸台15的顶面可完全封闭盖体2上的通孔30以阻断香薰的散香通道。优选地,第一凸台15呈圆环状,第一凸台15围成第一凹槽,香薰设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凸台15可起到定位香薰的作用。

如图1至图2所示,盖体2包括盖板21及与盖板21连接的配合部23,盖板21和配合部23均为平板状结构,盖板21通过连接部与配合部23连接,具体地,连接盖板21与配合部23的连接部为一连接柱,盖板21与配合部23之间间隔开一定距离且盖板21与配合部23相互平行。配合部23上设有贯穿配合部23的顶面与底面的通孔30,通孔30的底部与底板11的第一凸台15相对设置,便于第一凸台15抵接于配合部23时可封闭通孔30的底部。通孔3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盖板21,由于盖板21与底板11也是相互平行,故通孔30的中心轴线也垂直于底板11。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30围绕配合部23的中心呈等角度分布或辐射状分布。盖板21、配合部23及盖板21与配合部23之间的连接部三者整体构成工字形,通孔30贯穿配合部23的顶面和底面,容纳腔10内的香薰可通过通孔30散香至外界。优选地,所述盖板21的边缘设有锥形斜面,便于用户操作盖板21。配合部23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配合部23伸入开口101并与侧壁13的内表面形成螺纹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配合部23朝向第一凸台15对应设有第二凸台25,第二凸台25的底面与第一凸台15的顶面相互平行,通孔30贯通配合部23的顶面和第二凸台25的底面,以便在第二凸台25抵接于第一凸台15时第一凸台15能封闭通孔30的底部。第一凸台15围成第一凹槽,香薰容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凸台15对香薰进行定位。第二凸台25围成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扩大香薰的实际容纳空间,使香薰装置可容纳更多的固态香薰。当然可以理解的,也可不设置第一凸台15,仅在配合部23的底面设置第二凸台25,通孔30贯穿配合部23的顶面和第二凸台25的底面,此时香薰容置于第二凸台25围成的第二凹槽内,当盖体2旋至最低位置时,底板11的顶面抵接于第二凸台25并封闭通孔30的底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整体为平板状结构,优选为圆柱形或圆板形结构,盖体2包括顶壁及自顶壁朝容纳腔10延伸的配合部23,通孔30贯穿顶壁和配合部23的底面。配合部23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用于与侧壁13的内表面形成螺纹连接。底板11朝向开口101凸设有封闭通孔30的第一凸台15,第一凸台15围成第一凹槽,香薰放置于第一凹槽内,当盖体2旋至最低位置时,第一凸台15抵接于配合部23的底面并封闭通孔30的底部。进一步,配合部23的底面还对应第一凸台15设有第二凸台25,通孔30贯穿顶壁和第二凸台25的底面,第一凸台15围成第一凹槽,第二凸台25围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可扩大香薰的实际容纳空间,使香薰装置可容纳更多的固态香薰。当然可以理解的,也可不设置第一凸台15,仅在盖体2的底面设置第二凸台25,通孔30贯穿顶壁和第二凸台25的底面,此时香薰容置于第二凸台25围成的第二凹槽内,当盖体2旋至最低位置时,底板11的顶面抵接于第二凸台25的底面并封闭通孔3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配合部23与侧壁13的螺纹连接来实现盖体2和壳体1的活动连接。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侧壁13的内表面上设置定位凹槽,配合部23的外周壁上设置弹性卡扣部,弹性卡扣部弹性抵靠于定位凹槽,使侧壁13与配合部23形成弹性卡扣配合以使盖体2与壳体1活动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也可在侧壁13上设弹性卡扣部,配合部23上设定位凹槽,同样可实现盖体2与壳体1的活动连接。弹性卡扣部可为弹性胶圈、弹珠结构或弹性片等卡扣结构,向上拔出盖体2或向下按压盖体2即可使底板11打开或封闭通孔30,从而打开或闭合香薰的散香通道。优选地,定位凹槽的数量为两个,可轻松将盖体2定位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当然定位凹槽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可将盖体2定位在不同高度的打开位置以调节散香通道的大小(配合部23与底板11之间形成的间隔距离越大,香薰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越大,散香通道也越大),从而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

如图1至图5所示,组装时,将香薰放置于容纳腔10内,再将盖体2由上至下连接于壳体1上,使配合部23(或第二凸台25)伸入开口101且配合部23的外周壁与侧壁13的内表面形成螺纹连接,将盖体2旋转至最低位置,即配合部23(或第二凸台25)的底面与底板11上的第一凸台15的顶面相抵接的位置,使第一凸台15封闭通孔30的底部,则完成香薰装置的组装。

如图3和图5所示,使用时,先将香薰装置通过底板11外表面的垫片粘连于汽车的中控台或者扶手台,当需要使用香薰装置时,只需旋转盖体2,使盖体2朝远离底板11的方向移动,在配合部23(或第二凸台25)和第一凸台15之间形成间隙,即通孔30的底端与底板11之间形成间隙,使得容纳腔10通过间隙和通孔30与外界连通,则容纳腔10内的香薰的香气通过间隙和通孔30散发至外界。当不需要使用香薰装置时,比如车内无人的情况下,只需再次反向旋转盖体2,使盖体2朝靠近底板11方向移动至最低位置,直至配合部23(或第二凸台25)和第一凸台15相抵接,即通孔30的底部被底板11上的第一凸台15所封闭,香薰通道被阻断,容纳腔10内的香薰不再对外散香。当然可以理解的,可以将盖体2旋至任意高度的打开位置,可通过调节配合部23(或第二凸台25)和底板11(或第一凸台15)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香薰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有效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香薰装置,通过操作盖体1朝远离或靠近底板11的方向移动,而使底板11与配合部23之间形成间隙或底板11抵接于配合部23以打开或封闭与外界相通的通孔30,从而实现对散香通道的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香薰的散香速度或浓度,此种结构操作简单,无需挡片,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孔位对不准的误操作,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