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及其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995发布日期:2019-06-22 00: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及其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及其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肿瘤消融设备中,无论是低温消融、热消融还是其他消融方式,都需要有专门的肿瘤消融探针插入靶向组织。由于手术操作的便利性要求等原因,一般肿瘤消融探针制作的十分精巧,且肿瘤消融探针部分与后面的消融工质输送管均为独立的个体,在使用时需将两部分连接到一起再与消融系统主机连接使用。

由于肿瘤消融探针与输送管两部分分别独立于消融系统之外,所以在安装时,消融系统很难准确识别探针是否已经安装,尤其肿瘤消融探针与消融系统之间还需要连接输送管,导致肿瘤消融探针是否安装更加难以识别。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肿瘤消融探针的识别装置,其能够方便地识别肿瘤消融探针是否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包括肿瘤消融探针和输送管,还包括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所述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肿瘤消融探针与所述输送管相连或解除所述肿瘤消融探针与所述输送管之间的连接时,所述信号发射模块能够发送识别信号至所述信号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能够产生恒定磁场的激励部件以及能够形成闭合回路的导电部件,所述肿瘤消融探针与所述输送管相连或解除所述肿瘤消融探针与所述输送管之间的连接时,所述导电部件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触发所述识别信号,并能够将所述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肿瘤消融探针具有金属连接杆,所述输送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连接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端中,一者设置有所述激励部件,另一者设置有所述导电部件。

可选地,所述肿瘤消融探针具有金属连接杆,所述输送管具有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激励部件和所述导电部件均设置于所述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激励部件为通电的第一线圈,或者,所述激励部件为若干磁条。

可选地,所述导电部件为能够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线圈。

可选地,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四线圈均能够形成闭合回路,且均位于所述输送管内,并沿所述输送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为接插件结构,所述连接杆能够与所述接插件卡接相连。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能够产生恒定磁场的激励部件以及能够形成闭合回路的导电部件,肿瘤消融探针与输送管相连或解除肿瘤消融探针与输送管之间连接时,所述导电部件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触发识别信号,并能够将所述识别信号传递至所述信号接收模块。

可选地,还包括系统主机,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设于所述系统主机,且其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所述系统主机还能够显示所述识别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的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使得肿瘤消融探针在安装于输送管和从输送管上拆下时均能够及时被识别,且无需通过人工识别,具有识别精度高、节省人工、优化手术流程的优点。另外,该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结构简单,总体尺寸小,基本不影响手术操作,且安装时,对原有肿瘤消融探针和输送管的改动较小,保证原有结构的密封性、真空度等技术指标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肿瘤消融探针与激励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输送管与导电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肿瘤消融探针与另一种激励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输送管与激励部件和导电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

1肿瘤消融探针、11连接杆、12针头、2输送管、21连接端;

3激励部件、31电池、4导电部件、5显示器、6系统主机、61信号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附图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肿瘤消融探针与激励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输送管与导电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肿瘤消融探针与另一种激励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组件中输送管与激励部件和导电部件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如图1-4所示,该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包括肿瘤消融探针1和输送管2,其中,该肿瘤消融探针1用于肿瘤消融手术,能够插入靶向组织,以便进行消融治疗,输送管2用于输送消融介质,例如液氮,从而将消融介质通入肿瘤消融探针1的针头12,并通过该针头12作用于靶向组织。因此,在消融手术过程中,需将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连,以便消融介质能够进入肿瘤消融探针1。

进一步地,识别肿瘤消融探针1是否与输送管2连接,该肿瘤消融探针组件还包括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如图5所示,该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61,当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连或解除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的连接(肿瘤消融探针1的连接杆11从输送管2的连接端21拆出)时,该信号发射模块能够发出识别信号,并将该识别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61,该信号接收模块61接收到该识别信号后,即判定肿瘤消融探针1连接于输送管2,或者从输送管2拆下。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探针识别装置,使得肿瘤消融探针1在安装于输送管2和从输送管2上拆下时都能够及时被识别,且无需通过人工识别,具有识别精度高、节省人工、优化手术流程的优点。

具体地,如图1-4所示,该信号发射模块包括能够产生磁场的激励部件3,该激励部件3能够在其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同时,还包括导电部件4,该导电部件4能够产生闭合回路,当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连或解除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的连接(该过程中,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对运动过程中,穿过导电部件4的磁通量改变,磁通量的改变在导电部件4中形成瞬时感应电流,导电部件4中的瞬时感应电流能够触发识别信号,使其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61,从而实现肿瘤消融探针1的识别。

本实施例中,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通过设置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当肿瘤消融探针1运动时,通过导电部件4中产生的瞬时感应电流实现肿瘤消融探针1的识别,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

当然,上述信号发射模块并非必须通过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实现,也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其它结构,例如,可在输送管2的连接端21与连接杆11相连的位置设置接近式开关,且该接近式开关连接于识别电路,或者,也可在连接端21或连接杆1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连接或解除连接时,该超声波传感器能够通过判断二者之间的距离判断二者的连接关系。

另外,该信号发射模块还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能够接收导电部件4产生的瞬时电流,并能够在该瞬时感应电流的作用下激发识别信号,进而将该识别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61,且该电路板的设置位置为能够接收导电部件4的电流以及能够发送信号至信号接收模块61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对电路板的设置位置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该肿瘤消融探针1的连接杆11与输送管2的连接端21中,一者设置有上述激励部件3,另一者设置有上述导电部件4。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当连接杆11设置激励部件3,如图2所示,连接端21设置上述导电部件4时,激励部件3在连接杆11周围形成恒定磁场,且该激励部件3随肿瘤消融探针1朝向连接端21运动的过程中,设于连接端21的导电部件4切割激励部件3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在该导电部件4中产生瞬时感应电流。显然,本实施例中,导电部件4静止,激励部件3相对于导电部件4运动。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肿瘤消融探针1的连接杆11设置导电部件4,而输送管2的连接端21设置激励部件3(该实施例在附图中未示出),且该激励部件3在连接端21周围形成恒定磁场,该恒定磁场与连接端21处于静止状态,肿瘤消融探针1带动导电部件4运动,且该导电部件4运动过程中,能够切割上述恒定磁场的磁感线,从而在该导电部件4中产生瞬时感应电流。显然,本实施例中,激励部件3静止,导电部件4相对于激励部件3运动。

从以上两实施例可知,激励部件3与导电部件4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即可在导电部件3内形成瞬时感应电流。

同时,该实施例中,肿瘤消融探针1安装识别时,可产生有效匹配的作用,即只有特制的配对肿瘤消融探针1可以被识别,其他类似肿瘤消融探针1形状的物品即便可以插入输送管2并连接,也不被识别。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均设置于连接端21的内壁,因此,二者均为静止状态,且该激励部件3在连接端21周围形成恒定磁场,当激励部件3的磁场不变时,通过导电部件4的磁通量不变,导电部件4内无法产生感应电流。而当肿瘤消融探针1的连接杆11与输送管2的连接端21连接或解除连接时,该连接杆11相对于连接端21运动,即该金属连接杆11进入激励部件3产生的恒定磁场内,在该连接杆11的作用下,恒定磁场的形状改变,从而通过导电部件4的磁通量改变,因此能够在导电部件4内产生瞬时感应电流。

因此,本实施例中,激励部件3与导电部件4相对静止时,同样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只要能够改变通过导电部件4的磁通量即可。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激励部件3为第一线圈,且该第一线圈连接有电池31,或者与电源连接,由于该第一线圈通入恒定的电流,因此能够在其周围形成恒定的磁场。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激励部件3也可包括若干磁条或磁块,例如磁铁,且该磁条可为长条形、环形或者其它形状的结构,在该磁条周围同样能够形成恒定磁场,且该磁条无需通电,从而能够省去为该激励部件3配置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激励部件3为能够产生恒定磁场的部件,例如,自身具有磁性从而产生磁场的磁条,或者通电后激励产生磁场的第一线圈。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导电部件4为能够形成闭合回路的第二线圈。

可以理解,该导电部件4只要为能够形成闭合电路的导体即可,并非必须为线圈结构,例如,可为环形导线,但是,本实施例中,当该导电部件4为线圈结构时,产生的瞬时感应电流较大,更加容易触发和识别。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电部件4还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图中未示出),两线圈均能够形成闭合回路,且均位于输送管2内,并沿输送管2的轴向间隔分布。

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连或解除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的连接(该过程中,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存在轴向相对运动,即与两线圈存在轴向相对运动,且该肿瘤消融探针1运动过程中与两线圈的轴向距离不同,因此,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对运动过程中,穿过两线圈的磁通量的改变不同,从而能够在两线圈中产生不同的瞬时感应电流,二者的瞬时感应电流能够触发连续变化的识别信号,并将该识别信号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61,从而实现肿瘤消融探针1的是否安装的识别,并能够对消融探针1的安装位置进行识别。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导电部件4能够形成连续且变化的识别信号。

同时,上述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的表面均覆盖有绝缘层,从而避免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与肿瘤消融探针1和输送管2导通,保证各部件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地,当该激励部件3和导电部件4均为线圈时,该线圈由表面带有绝缘层的金属线绕制而成。

以上各实施例中,上述输送管2的连接端21为接插件结构,连接杆11能够与该接插件卡接连接,从而实现输送管2与肿瘤消融探针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述导电部件4(第二线圈)缠绕于该接插件内壁,当然,也可缠绕于接插件外壁,如图4所示,上述激励部件3(第一线圈)和导电部件4(第二线圈)中,可均缠绕于接插件内壁,也可均缠绕于接插件外壁,或者一者缠绕于接插件内壁,另一者缠绕于接插件外壁。

以上各实施例中,该肿瘤消融探针组件还包括系统主机6,上述信号接收模块61设于系统主机6,该系统主机6还包括显示器5,当该信号接收模块61接收到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的识别信号时,该显示器5能够显示该识别信号。

具体地,由于上述导电部件4中的感应电流为瞬时值,为了维持系统主机6中的显示器处于显示状态,该信号识别装置61识别到肿瘤消融探针1插入输送管2时,由该系统主机6的电源维持显示器维持显示状态。当肿瘤消融探针1从输送管2拆下时,导电部件4内再次产生瞬时电流,信号接收模块61能够接收到该识别信号,且系统主机6显示肿瘤消融探针1拆下。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61,其中,信号发射模块包括能够产生磁场的激励部件3以及能够产生闭合回路的导电部件4,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相连或解除肿瘤消融探针1与输送管2之间连接时,该导电部件4内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且该感应电流能够触发识别信号并传递至信号接收模块61。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的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使得肿瘤消融探针1在安装于输送管2和从输送管2上拆下时都能够及时被识别,且该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结构简单,总体尺寸小,基本不影响手术操作,且安装时,对原有肿瘤消融探针1和输送管2的改动较小,保证原有结构的密封性、真空度等技术指标不被破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肿瘤消融探针组件及其肿瘤消融探针识别装置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