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080发布日期:2019-07-03 03:4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临床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现有临床医疗使用的输液器一次只能通过一个输液容器输液,而实际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往往一次需要完成多个输液容器的输液,并且还要遵守以下的规定:即需要按照医嘱的先后顺序依次输液,不按照先后顺序输液将严重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引起医疗事故。因此,当输液容器内液体输完时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地更换输液容器进行输液,这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还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现在的输液装置即使已经可以实现输液容器之间的自动衔接连续输液,但也普遍忽略了以下问题,造成目前的输液装置还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第一,不同药液在输液时所要求的流速具有很大差异,比如输甘露醇时的流速就是输抗生素时流速的数倍,不按规定流速进行输液将严重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引起医疗事故。但目前的输液装置普遍忽略了输液自动衔接过程中必须同步进行流速调节的问题,在输液容器切换完成后还得人工调节流速。

第二,不同药液需要根据用药量和用药浓度配备不同的容器,因此不同药液所对应的输液容器规格的差别很大,种类上既有输液瓶,也有输液袋,容量上包括500ml,250ml、100ml等多种规格,材质既有玻璃也有树脂的,输液容器本身以及输液容器内药液的重量差异也很大,目前的输液装置中普遍采用来具有统一响应阈值的重力传感器作为进行输液容器自动衔接的信号源,要求所有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容器必须统一,这显然也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其可以按顺序进行接续输液,且在接续输液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流速,输液完毕后自动关闭,对于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容器不再统一要求,满足了临床需要,大大节省了护理工作的工作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装置和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N个用于悬挂输液容器的挂钩;

每个挂钩均设有一个阈值可调的重力传感器,并悬挂有一个输液容器;

每个输液容器均连接有一根输液管,每根输液管与所述输液总管之间均设有一个双通电磁阀;每个双通电磁阀上均配有一个流量调节阀片;

所述输液总管上套接有可与各个重力传感器和各个双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主处理器,以及可接收来自各个重力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以及可与各个双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所述信号发射器均连接所述主处理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处理器上还连接套接在所述输液总管上的空气监测装置,所述输液总管上设有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截止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总管上还套接有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报警器。

进一步的,每根输液管上均设有一个滴斗或一个流速监测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另外一种方案是: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装置和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N个用于悬挂输液容器的挂钩;

每个挂钩均设有一个阈值可调的重力传感器,并悬挂有一个输液容器;

每个输液容器均连接有一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与所述输液总管之间设有一个N路N+1通电磁阀;所述N路N+1通电磁阀包括阀芯、N个流入端口和一个流出端口,各个流入端口均配有一个流量调节阀片;

所述输液总管上套接有可与各个重力传感器和所述N路N+1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主处理器,以及可接收来自各个重力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以及可与所述N路N+1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所述信号发射器均连接所述主处理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主处理器上还连接套接在所述输液总管上的空气监测装置,所述输液总管上设有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截止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液总管上还套接有连接所述主处理器的报警器。

再进一步的,每根输液管上均设有一个滴斗或一个流速监测装置。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悬挂装置和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N个用于悬挂输液容器的挂钩;每个挂钩均设有一个阈值可调的重力传感器,并悬挂有一个输液容器;每个输液容器均连接有一根输液管,每根输液管与所述输液总管之间均设有一个双通电磁阀;每个双通电磁阀上均配有一个流量调节阀片;所述输液总管上套接有可与各个重力传感器和各个双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控制器。其技术效果是:其可以按顺序进行接续输液,且在接续输液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流速,输液完毕后自动关闭,对于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容器不再统一要求,满足了临床需要,大大节省了护理工作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自动控制衔接输液装置的技术方案,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装置和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所述悬挂装置上设有N个用于悬挂输液容器的挂钩;每个挂钩均设有一个重力传感器,并悬挂有一个输液容器;每个输液容器均连接有一根输液管,各根输液管与所述输液总管之间设有一个N路N+1通电磁阀;所述N路N+1通电磁阀包括阀芯、N个流入端口和一个流出端口,各个流入端口均配有一个流量调节阀片;所述输液总管上套接有可与各个重力传感器和所述N路N+1通电磁阀进行通信的控制器。其技术效果是:其可以按顺序进行接续输液,且在接续输液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流速,输液完毕后自动关闭,对于药液所使用的输液容器不再统一要求,满足了临床需要,大大节省了护理工作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实施例2的五路六通电磁阀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控制器和报警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装置1,以及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3。输液总管3的末端接输液针或无针加药接头。

悬挂装置1上设有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2、第三挂钩13、第四挂钩14和第五挂钩15。

第一挂钩11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挂钩12设有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挂钩13设有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挂钩14设有第四重力传感器141,第五挂钩15设有第五重力传感器151。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和第五重力传感器151的阈值均可调。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和第五重力传感器151的阈值可以为初始重量的百分比,也可以为一个设定的值,初始重量即输液容器重量以及初始药液重量之和。

第一挂钩11上悬挂第一输液容器21,第二挂钩12上悬挂第二输液容器22,第三挂钩13上悬挂第三输液容器23,第四挂钩14上悬挂第四输液容器24,第五挂钩15上悬挂第五输液容器25。

第一输液容器21连接第一输液管31的头部,第二输液容器22连接第二输液管32的头部,第三输液容器23连接第三输液管33的头部,第四输液容器24连接第四输液管34的头部,第五输液容器25连接第五输液管35的头部。

第一输液管31的尾部连接流量可调的第一双通电磁阀41,第二输液管32的尾部连接流量可调的第二双通电磁阀42,第三输液管33的尾部连接流量可调的第三双通电磁阀43,第四输液管34的尾部连接流量可调的第四双通电磁阀44,第五输液管35的尾部连接流量可调的第五双通电磁阀45。

第一双通电磁阀41、第二双通电磁阀42、第三双通电磁阀43、第四双通电磁阀44和第五双通电磁阀45均设有流量调节阀片,因此可在输液前预先设定好对应的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输液时流速,并在输液容器衔接过程中,实现药液流速的自动切换。

输液总管3的头部同时连接第一双通电磁阀41、第二双通电磁阀42、第三双通电磁阀43、第四双通电磁阀44和第五双通电磁阀45。

同时第一输液管31、第二输液管32、第三输液管33、第四输液管34和第五输液管35上,均设有滴斗或流速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输液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8,控制器8套接在输液总管3的径向外侧,包括主处理器80,以及可接收来自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第五重力传感器151信号的信号接收器81,以及可与第一双通电磁阀41、第二双通电磁阀42、第三双通电磁阀43、第四双通电磁阀44和第五双通电磁阀45进行通信的信号发射器82。信号接收器81和信号发射器82同时连接主处理器80。

第一输液容器21开始输液。

第一重力传感器111检测到第一输液容器21内药液与第一输液容器21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同时向第一双通电磁阀41和第二双通电磁阀42发送信号,第一双通电磁阀41关闭,第二双通电磁阀42开启,第一输液容器21停止输液,第二输液容器22开始输液。

第二重力传感器121检测到第二输液容器22内药液与第二输液容器22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同时向第二双通电磁阀42和第三双通电磁阀43发送信号,第二双通电磁阀42关闭,第三双通电磁阀43开启,第二输液容器22停止输液,第三输液容器23开始输液。

第三重力传感器131检测到第三输液容器23内药液与第三输液容器23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同时向第三双通电磁阀43和第四双通电磁阀44发送信号,第三双通电磁阀43关闭,第四双通电磁阀44开启,第三输液容器23停止输液,第四输液容器24开始输液。

第四重力传感器141检测到第四输液容器24内药液与第四输液容器24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同时向第四双通电磁阀44和第五双通电磁阀45发送信号,第四双通电磁阀44关闭,第五双通电磁阀45开启,第四输液容器24停止输液,第五输液容器25开始输液。

第五重力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五输液容器25内药液与第五输液容器25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第五双通电磁阀45发送信号,第五双通电磁阀45关闭,第五输液容器25停止输液。

同时,输液总管3上设有截止阀31,输液总管3上套接有空气监测装置7和报警器9。截止阀31、空气监测装置7和报警器9均连接控制器8的主处理器80。

在空气监测装置7实时监测输液总管3内的气泡含量,空气监测装置7检测到输液总管3内的气泡含量超标,通过主处理器80,使截止阀31关闭,停止输液,主处理器80触发报警器9报警。当第五输液容器25输液完毕,第一双通电磁阀41至第五双通电磁阀45全部关闭,主处理器80触发报警器9报警,通知医护人员拔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能够按照医嘱,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衔接输液,并根据医嘱,预先设定各个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输液时的流速,从而在衔接输液的过程中自动调速,同时也不要求所有药液的输液容器统一规格,输液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预,输液完毕后自动停止。这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保证了疗效,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包括悬挂装置1,以及用于对人体进行静脉输液的输液总管3。输液总管3的末端接输液针或无针加药接头。

悬挂装置1上设有第一挂钩11、第二挂钩12、第三挂钩13、第四挂钩14和第五挂钩15。

第一挂钩11设有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挂钩12设有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挂钩13设有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挂钩14设有第四重力传感器141,第五挂钩15设有第五重力传感器151。

第一挂钩11上悬挂第一输液容器21,第二挂钩12上悬挂第二输液容器22,第三挂钩13上悬挂第三输液容器23,第四挂钩14上悬挂第四输液容器24,第五挂钩15上悬挂第五输液容器25。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和第五重力传感器151的阈值均可调。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和第五重力传感器151的阈值可以为初始重量的百分比,也可以为一个设定的值,初始重量即输液容器重量以及初始药液重量之和。

第一输液容器21连接第一输液管31的头部,第二输液容器22连接第二输液管32的头部,第三输液容器23连接第三输液管33的头部,第四输液容器24连接第四输液管34的头部,第五输液容器25连接第五输液管35的头部。

第一输液管31、第二输液管32、第三输液管33、第四输液管34、第五输液管35和输液总管3之间设有五路六通电磁阀40。五路六通电磁阀40内设有阀芯400,以及对应连接第一输液管31尾部、第二输液管32的尾部、第三输液管33尾部、第四输液管34尾部、第五输液管35尾部和输液总管3头部的第一流入端口401、第二流入端口402、第三流入端口403、第四流入端口404、第五流入端口405,以及流出端口406。第一流入端口401、第二流入端口402、第三流入端口403、第四流入端口404、第五流入端口405均设有流量调节阀片409。流量调节阀片409的作用在于:可在输液前预先设定好各个端口所对应的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输液时流速,并在输液容器衔接过程中,实现药液流速的自动切换。

同时第一输液管31、第二输液管32、第三输液管33、第四输液管34和第五输液管35上,均设有滴斗或流速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输液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输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8,控制器8套接在输液总管3的径向外侧,包括主处理器80,以及可接收来自第一重力传感器111、第二重力传感器121、第三重力传感器131、第四重力传感器141、第五重力传感器151信号的信号接收器81,以及可与五路六通电磁阀4进行通信的信号发射器82。信号接收器81和信号发射器82同时连接主处理器80。

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与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可以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第一输液容器21开始输液。第一流入端口402与流出端口406连通。

第一重力传感器111检测到第一输液容器21内药液和第一输液容器21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发送信号,五路六通电磁阀4的阀芯400旋转一个阀位,使第二流入端口402与流出端口406连通,第一输液容器21停止输液,第二输液容器22开始输液。

第二重力传感器121检测到第二输液容器22内药液和第二输液容器22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发送信号,五路六通电磁阀4的阀芯400旋转一个阀位,使第三流入端口403与流出端口406连通,第二输液容器22停止输液,第三输液容器23开始输液。

第三重力传感器131检测到第三输液容器23内药液和第三输液容器23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发送信号,五路六通电磁阀4的阀芯400旋转一个阀位,使第四流入端口404与流出端口406连通,第三输液容器23停止输液,第四输液容器24开始输液。

第四重力传感器141检测到第四输液容器24内药液和第四输液容器24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发送信号,五路六通电磁阀4的阀芯400旋转一个阀位,使第五流入端口404与流出端口406连通,第四输液容器24停止输液,第五输液容器25开始输液。

第五重力传感器125检测到第五输液容器25内药液和第五输液容器25的总重量低于阈值,发送信号给控制器8的信号接收器81,控制器8的信号发射器82向五路六通电磁阀40发送信号,五路六通电磁阀4的阀芯400旋转至关闭位置,第五输液容器25停止输液。

同时,输液总管3上设有截止阀31,输液总管3上套接有空气监测装置7和报警器9。截止阀31、空气监测装置7和报警器9均连接控制器8的主处理器80。

在空气监测装置7实时监测输液总管3内的气泡含量,空气监测装置7检测到输液总管3内的气泡含量超标,通过主处理器80,使截止阀31关闭,停止输液,主处理器80触发报警器9报警。当五路六通电磁阀40旋转至关闭位置,输液完毕,主处理器80触发报警器9报警,通知医护人员拔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控制衔接的输液装置,能够按照医嘱,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衔接输液,并根据医嘱,预先设定各个输液容器内药液在输液时的流速,从而在衔接输液的过程中自动调速,输液过程中不需要人为干预,输液完毕后自动停止。同时对于输液容器的规格不再统一要求。这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保证了疗效,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同时输液的自动衔接不受输液容器的自身重量和容量的影响,在输液过程中的灵活性更高。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