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806发布日期:2019-12-13 18:3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理论和在医学实践中发现,对人体表皮适度的拍打、敲击,有助于软化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因此,对身体的关键部位的敲击、拍打也成为治疗疾病,缓解疼痛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人体重要部位的穴位、血管的敲击、拍打更是作为中医推拿按摩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身体拍打的方式很多,一般人们喜欢使用手掌或者借助简单的拍打工具对皮肤进行直接拍打。使用手掌拍打只能拍打身体的部分位置,很多部位很难达到。常用地,借助现有技术的按摩锤或者其他敲打工具对身体以敲击的方式进行拍打。这种现有技术的敲击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是对身体的表皮直接的敲击,这种方式很难控制敲击力度,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地,在对身体关机部位进行敲击时,这种现有技术的敲击工具对身体造成剧烈的疼痛感,不仅不能达到缓解疼痛的感觉,反而增加身体的不适。

如图1所示,授权公告号为cn2037103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揭露了一种磁盘单双吸拔保健器。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磁盘单双吸拔保健器包括一连杆1p,连杆1p的一端设有握柄4p,另一端设有拍打头2p。拍打头2p为吸盘状,其底部与连杆1p枢接连接,吸盘扣作为拍打面,拍打头2p与连杆1p之间还设有一磁块3p。该专利文件中的保健器材是通过拍打的方式,由吸盘状的拍打头2p与身体接触部位形成负压,吸出人体的毒素、寒气等。这种现有技术的保健器材需要通过拍打的方式将拍打头2p与身体接触部位的空间中的气体排出,向上牵引拍打头2p对身体的接触部位产生负压才能达到吸气的作用。但是,这种现有技术的保健器材由于拍打头2p的重心分散在吸盘的周边,在拍打过程时难以维持重心稳定,因此在拍打时对身体的打击不均衡,达不到按压拍打的效果。另外,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和拍打头2p自身材料比较柔软,导致这种保健器材在拍打过程中容易发生不规则形变。这种健身器材在拍打时通过惯性对身体进行拍打,但是由于拍打头自身重量不足,往往导致使用者难以掌握合适的力度进行拍打。

此外,这种保健器材的连杆1p通过螺钉连接至拍打头2p,由连杆1p向拍打头2p施加垂直于连杆1p方向的作用力。这种垂直于连杆1p方向的作用力容易导致连杆1p的弯曲和导致连杆1p与拍打头2p的连接关系不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工具通过增加配重,稳定拍打工具的拍打主体的重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工具通过设置至少一配重装置稳定所述拍打主体的重心,增大所述拍打工具在拍打过程的拍打惯性,进而提升拍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配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拍打主体的上部,藉由所述配重装置提升所述拍打主体的重心,增大所述拍打主体在接触身体部位时的惯性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工具在被挥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在惯性作用下挤压所述拍打主体与身体形成的气压空间,提升气体按压身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工具被挥动拍打后,所述配重装置在惯性作用下排挤气压空间的气体,形成负压吸气环境,在拍打身体时形成吸附皮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在所述拍打主体的护体装置设置至少一加强肋,增强支撑所述护体装置,防止护体装置受力过度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主体将配重装置的惯性作用力通过所述加强肋均匀地分布至护体装置的周边,平衡所述拍打主体各方向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在所述护体装置的内表面设有按摩凸起,所述拍打工具在被挥动拍打身体时,由所述按摩凸按压身体表面,提升所述拍打工具的拍打按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所述拍打工具在拍打主体的上方设置至少一帽体,由所述帽体向拍打工具的连杆的前端和后端施加压力,稳定所述连杆与拍打主体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将配重装置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简化了所述拍打主体的制造工艺和提升了成品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拍打工具和拍打主体,生产和制造所述拍打工具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拍打主体,包括:

一护体装置,其中所述护体装置形成一拍打面和一气压腔;和

至少一配重装置,其中所述配重装置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向所述护体装置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拍打面延伸变形和挤压所述气压腔内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护体装置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裹覆于所述配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主体具有一重心轴l,其中所述配重装置沿所述重心轴l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的上部,藉由所述配重装置将所述拍打主体的重心集中于所述拍打主体的上端,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沿所述重心轴l向下移动,按压所述护体装置,以使所述拍打面和所述气压腔双重拍打被拍打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主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加强肋,所述加强肋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由所述加强肋支撑所述护体装置,维持所述护体装置形成的所述气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加强肋一体地延伸于所述配重装置,并且所述加强肋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其中所述配重装置通过所述加强肋向所述护体装置的下部施加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护体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高端部和自所述高端部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配重装置被裹覆于所述高端部,所述配重装置将作用力施加于所述高端部,藉由所述高端部挤压所述底端部向外延伸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高端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高端部和一第二高端部,其中所述第一高端部依附于所述配重装置的上方,当所述配重装置向上移动时,所述配重装置将作用力施加于所述第一高端部,其中所述第二高端部托附在所述配重装置的下方,当所述配重装置向下移动时,将所用力施加于所述第二高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护体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凸块,其中所述凸块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的下方,所述凸块凸出于所述拍打面,在所述护体装置拍打变形时,所述凸块增加对接触部位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凸块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所述凸块放射地自所述拍打面的内侧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拍打工具,包括:

如上所述的拍打主体;和

一连杆,其中所述拍打主体被连接于所述连杆,藉由所述连杆操作挥动所述拍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拍打主体连接于所述连杆,其中所述拍打工具通过所述连接件向所述拍打主体施加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主体的所述配重装置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连接槽,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槽将所述配重装置连接于所述连杆,其中所述连杆将作用力通过所述连接件施加于所述配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一帽体,所述帽体将所述连杆扣压于所述拍打主体,所述帽体对所述连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帽体包括一帽主体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其中所述帽主体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所述帽主体将所述连杆扣压至所述限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一帽体和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拍打主体,所述帽体包括一帽主体和进一步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适配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帽体将所述连杆扣压至所述拍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主体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其中所述帽主体将所述连杆扣压至所述限位孔,所述帽主体对所述连杆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连杆包括一连杆主体和一手柄,其中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连杆主体,所述连杆主体进一步包括一连杆前端,一连杆后端,其中所述帽主体对所述连杆前端和所述连杆后端分别施加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磁疗装置,其中所述磁疗装置被临近地设置于所述拍打主体,所述磁疗装置产生磁场,以供治疗被拍打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磁疗装置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拍打工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定位一配重装置于一注塑模具;和

(b)注塑形成一护体装置于所述配重装置,其中所述护体装置被形成裹覆在所述配重装置外侧,以形成一拍打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配重装置一体地连接至少一加强肋,所述配重装置和所述加强肋被裹覆在所述护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至少一磁疗装置被配置于所述配重装置的,所述配重装置连同所述磁疗装置被裹覆在所述护体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安装一连杆于所述拍打主体,以制得所述拍打工具。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保健器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拍打工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工具的整体拆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工具的一拍打主体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工具的使用场景图,其中该视图示出了所述拍打主体与连杆的受力分析。

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工具的使用场景图,其中该视图示出了所述拍打主体拍打时的受力形变。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拍打工具的整体拆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拍打工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2至图6b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拍打工具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所述拍打工具在被使用时,拍打工具的一端在力的作用下拍打使用者的皮肤表面,给人以按摩拍打的效果。所述拍打工具包括一拍打主体10,和一连杆20,其中所述拍打主体10被设置连接于所述连杆20,由所述连杆20连接支撑所述拍打主体10。所述连杆20被用于支撑操作所述拍打主体10,其中所述拍打主体10被设置安装于所述连杆20的一端,藉由所述连杆20挥动操作所述拍打主体10。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拍打主体10具有一拍打面101和至少一气压腔102,其中当所述拍打主体10拍打时,所述拍打面101朝向被拍打着身体的表面。所述拍打主体10在一作用力的推动下,将所述拍打面101扣压至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形成敲击的效果。所述拍打面101形成所述气压腔102,其中所述气压腔102容纳气体,当所述拍打主体10被挥动拍打时,所述气压腔102中的气体被推动,以冲击按压在使用者身体表面。也就是说,所述气压腔102中的气体被所述拍打面101推动,以敲击使用者身体表面的皮肤,形成按压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拍打主体10在拍打使用者身体表面时,由所述拍打面101和所述气压腔102分别对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冲击按压,形成双重按压拍打。

所述拍打主体10进一步包括一护体装置11和至少一配重装置12,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被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当所述拍打主体10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12向所述护体装置11提供拍打作用力。所述护体装置11形成所述拍打面101和所述气压腔102,所述护体装置11被所述配重装置12的推动而进行拍打。所述护体装置11还被用于连接所述连杆20,藉由所述连杆20推动所述配重装置12运动,进而由所述配重装置12向所述护体装置11施加拍打作用力。

所述配重装置12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上部,藉由所述配重装置12提升所述拍打主体10整体的重心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拍打面101抵压在身体表面时,所述配重装置12的惯性挤压所述护体装置11变形,使得所述拍打主体10的整体重心位置降低。换句话说,所述拍打主体10在被推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12促动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拍打面101拍打身体表面和促动所述气压腔102内的气体按压身体。

优选地,所述配重装置12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其中所述护体装置11裹覆在所述配重装置12的外部,由所述护体装置11保护身体避免直接碰撞所述配重装置12。更优选地,所述配重装置12以模内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内。换句话说,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在所述配重装置12的外侧形成所述护体装置。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配重装置12与所述护体装置11的结合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因此,所述配重装置12与所述护体装置11的其它结合方式也可应用于此。可选地,所述配重装置12被以贴合或嵌合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上端。

当所述拍打主体10被推动进行拍打时,所述护体装置11被所述配重装置12推动低压至身体表面,其中身体表面的反作用力和所述配重装置12的推动作用力促使所述护体装置11变形。所述护体装置11形变使得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拍打面101向外延伸扩大接触面积,以使得所述护体装置11与被拍打的身体接触面积更大。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护体装置11与被拍打身体的接触面积变大时,同等作用力的情况下身体受到的压强更小,身体的疼痛感越小。相应地,当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拍打面101变形向外延伸扩张时,由所述拍打面101形成的所述气压腔102内存储的气体朝向被拍打身体挤压。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护体装置11的制作材料选自橡胶、塑料、硅胶,或者其它类型的弹性质软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护体装置11为盘状结构,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上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护体装置11的结构和形状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可选地,所述护体装置11还可以被实施为杯状结构或者罐状结构等。

所述拍打主体10具有一重心轴l,其中所述重心轴l位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中心轴线。所述配重装置12沿所述重心轴l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上端,所述配重装置12稳定所述拍打主体10的重心于所述重心轴l。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拍打主体10被挥动进行拍打时,所述拍打主体10的重心沿所述重心轴l向下移动,由所述配重装置12促动所述护体装置11形变。

如图3所示,所述护体装置11进一步包括一高端部111和自所述高端部111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低端部112。所述高端部111裹覆在所述配重装置12的外侧,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被固定于所述高端部111。所述配重装置12将作用力传导至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高端部111,进而由所述高端部111促使所述低端部111形变。

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低端部112自所述高端部111向外扩张地延伸,使得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下端呈吸盘状。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低端部112接触被拍打表面时,所述低端部112在受到所述高端部111传递的作用力和被拍打表面的反作用力而变形。所述低端部112扣合在被拍打表面,其中所述低端部112的形变和所述气压腔102内气体压强对所述高端部111施加一向上的缓冲作用力。

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高端部11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高端部1111和一第二高端部1112,其中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被设置依附在所述配重装置12的上方,所述第二高端部1112被设置依附在所述配重装置12的下方。换句话说,所述配重装置12被夹设于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和所述第二高端部1112之间,藉由所述配重装置12向所述第二高端部1112施加向下推动的作用力,以推动所述低端部112的移动。所述配重装置12向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施加牵引的作用力,拉动所述护体装置11移动。简言之,由所述配重装置12控制所述护体装置11的移动。

如图4所示,所述配重装置12沿着所述重心轴l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藉由所述配重装置12对所述护体装置11施加作用力。所述配重装置12被裹覆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高端部111,藉由所述配重装置12调整所述拍打主体10的重心位置,将所述拍打主体10的整体重心集中在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上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拍打主体10的重心集中于所述配重装置12。当所述拍打主体10在拍打时,所述配重装置12受到所述连杆20的推动力而运动。所述配重装置12基于自身重量的惯性力推动所述护体装置11的移动和进一步促动所述护体装置11的变形。

所述配重装置12具有一促动面121和一牵引面122,其中所述促动面121形成于所述配重装置12的下端,所述牵引面122被形成于所述配重装置的侧面。所述配重装置12的所述促动面121向所述护体装置11的第二高端部111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促动所述护体装置11的移动和变形。相应地,所述牵引面122被用于向上地牵引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

如图4所示,所述拍打主体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加强肋13,其中所述加强肋13被设置于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护体装置11,藉由所述加强肋13支撑所述护体装置11。优选地,所述拍打主体1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加强肋13,其中所述加强肋13呈放射状地散布在所述护体装置11,以加强所述护体装置1的各个方向的支撑作用。更优选地,所述加强肋13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其中所述加强肋13以模内注塑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

最优选地,所述加强肋13与所述配重装置12为一体式结构。也就是说,所述加强肋13自所述配重装置12一体地向下倾斜地延伸于所述配重装置12。所述加强肋13被等距地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高端部111。所述加强肋13进一步包括一近端部131和自所述近端部131一体地倾斜向下延伸的一远端部132。所述加强肋13的所述近端部131被设置一体地延伸于所述配重装置12,由所述配重装置12向所述加强肋13施加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加强肋13被实施为环形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加强肋13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高端部111,以防止所述高端部111过度变形。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13的实施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接件30,其中所述连接件30连接所述连杆20于所述拍打主体10。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0被实施为一螺纹连接装置,所述连接件30将所述连杆2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拍打主体10。

相应地,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配重装置12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连接槽123,其中所述连接槽123适配于所述连接件30的螺纹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拍打工具的所述连杆20适于使用者操作,挥动所述拍打主体10。所述连杆20通过所述连接件30向所述拍打主体10施加作用力,进而驱动所述拍打主体10移动。所述连杆20进一步包括一连杆主体21,一手柄22,其中所述连杆主体21连接于所述手柄22。所述连杆20的所述手柄22适于使用者握持操作。所述连杆主体21通过所述连接件30连接于所述拍打主体10,藉由所述连杆主体21向所述拍打主体10施加作用力,推动或牵引所述拍打主体10的移动。

所述连杆主体21包括一连杆前端211,一连杆后端212,以及进一步设有至少一连接孔213,其中所述连接孔213被形成于所述连杆前端211和所述连杆后端212之间。所述连接件30通过所述连接孔213将所述连杆20连接于所述拍打主体10。当所述连杆20和所述拍打主体10安装后,所述连杆前端211和所述连杆后端212搭扣于所述拍打主体10的上方,藉由所述连杆前端211和所述连杆后端212对所述拍打主体10施加压动作用力。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一帽体40,其中所述帽体40将所述连杆20扣压于所述拍打主体10,藉由所述帽体40保持所述连杆主体21与所述拍打主体10的连接关系。优选地,所述帽体40与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护体装置11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帽体40自所述护体装置11一体地向上延伸而成。可选地,所述帽体40以扣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拍打主体10。

所述帽体40包括一帽主体41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42,其中所述限位孔42被形成于所述帽主体41对称的两侧,其中所述连杆20的所述连杆主体21通过所述限位孔42扣压于所述帽体40和所述拍打主体10之间。所述连杆主体21的所述连杆前端211透过所述限位孔42突出于所述帽主体41。

所述帽主体41将所述连杆主体21扣压于所述拍打主体10,其中所述帽主体41对所述连杆主体21的所述连杆前端211和所述连杆后端212分别施加一向下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拍打主体10在被挥动拍打时,位于所述拍打主体10上方的所述帽体40在惯性作用下对所述连杆主体21施加向下作用力,进而促动所述拍打主体10的移动变形。所述连杆主体21被限制于所述帽体40的所述限位孔42,其中所述帽主体41限制所述连杆主体21的旋转,避免所述连杆20绕所述连接件30做周向的转动。

所述帽体40包括一盖体43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操作口44,其中所述操作口44被形成于所述帽主体41的上端,其中所述盖体43通过所述操作口44扣合于所述帽主体4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操作口44操作所述连接件30,将所述连杆20连接于所述拍打主体10。所述帽体40进一步设有一保护腔45,其中所述保护腔45被形成于所述帽体40,所述保护腔45连通于所述操作口44和所述限位孔42。所述连接件30被保持在所述帽体40的所述保护腔45中,藉由所述帽体40保护所述连接件30,避免所述连接件30的顶端向外突出。

所述连接件30进一步包括一螺杆31和固定帽32,其中所述固定帽32一体地设置于所述螺杆31的上方。通过调节所述连接件30,所述固定帽32将所述连杆20固定在所述螺杆31。

如图5所示,所述拍打主体10的护体装置1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凸块113,其中所述凸块113被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内侧,其中所述凸块113凸出于所述拍打面101。当在拍打过程中,所述护体装置11由于所述配重装置12的冲击挤压,导致所述护体装置11向外扩张变形,其中所述凸块113按压使用者皮肤。所述凸块113凸出于所述拍打面101,当在拍打时,由所述凸块113提升所述护体装置11的表面对拍打部位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凸块113一体地形成于所述护体装置11,其中所述凸块113向内地延伸于所述拍打面101。可选地,所述凸块113还可以被实施为嵌插至所述拍打面101的结构。更优选地,所述凸块113呈放射状形成于所述拍打面101,其中所述凸块113为条形凸起。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凸块113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质的,而非限制。

如图4所示,所述拍打工具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磁疗装置50,其中所述磁疗装置50被临近地配置于所述拍打主体10。所述磁疗装置50在所述拍打主体10附近位置形成一磁场,所述磁疗装置50形成的磁场在拍打时对使用者的拍打部位以磁疗的方式治疗。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磁疗装置50被内置于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护体装置11。优选地,所述磁疗装置50被吸附于所述配重装置12,其中所述磁疗装置50和所述配重装置12被以模内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的所述高端部111。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如图6a和图6b示出了所述拍打工具在使用时的受力状态和受力发生的形变。所述拍打工具的所述连杆20挥动所述拍打主体10,其中所述连杆主体21通过所述连接件30连接于所述配重装置12。所述连杆主体21通过所述连接件30向所述配重装置12施加作用力f1,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推动所述护体装置11移动。当所述护体装置11触碰至被拍打表面时,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下端部112受到被拍打表面的反作用力f2,而向外延伸变形,其中所述拍打面101抵压至被拍打表面,由所述拍打面101对被拍打表面施加拍打作用力f3。所述气压腔102内的气体被所述护体装置11推动,按压在被拍打表面,其中所述气体对所述被拍打表面施加按压作用力f4。所述拍打工具在拍打时,所述拍打主体10的重心位置沿所述重心轴l向下移动,以推动所述护体装置11的变形和挤压所述气压腔102内的气体。所述帽体40在惯性作用下,对所述连杆主体21的所述连杆前端211和所述连杆后端212施加作用力f5。

当所述拍打工具的挥动拍打后,所述拍打工具是所述拍打主体10与表面平整的被拍打表面形成负压。在提起所述拍打主体10时,所述气压腔102内的负压牵引被拍打表面。相应地,所述配重装置12被所述护体装置11反弹或受到所述连杆20的牵引而向上移动,所述拍打主体10的整体重心向上移动。所述配重装置12牵引所述护体装置11向上移动,其中所述护体装置11形成的所述气压腔102形成负压环境。所述拍打主体10的所述气压腔102牵引拉伸被拍打表面。

参照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7和图8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拍打装置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所述拍打装置包括一拍打主体10a,一连杆20a,一连接件30a,一帽体40a,以及至少一磁疗装置50a。所述帽体40a将所述连杆20a通过所述连接件30a扣压于所述拍打主体10a,藉由所述连杆20a挥动操作所述拍打主体10a。所述磁疗装置50a被邻近地设置于所述拍打主体10a,当所述拍打主体10a在被挥动拍打时,所述磁疗装置50a产生的磁场对身体以磁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磁疗装置50a和所述连杆20a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如图8所示,所述拍打主体10a包括一护体装置11a和至少一配重装置12a,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a被以模内注塑的方式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a。所述拍打主体10a具有一重心轴l,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a沿所述重心轴l设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a的上端,藉由所述配重装置12a将所述拍打主体10a的重心保持在所述拍打主体10a的上部。

所述拍打主体10a具有一拍打面101a和至少一气压腔102a,其中当所述拍打主体10a拍打时,所述拍打面101a朝向被拍打着身体的表面。所述拍打主体10a在一作用力的推动下,将所述拍打面101a扣贴至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形成敲击的效果。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是,所述拍打主体10a在拍打使用者身体表面时,由所述拍打面101a和所述气压腔102a分别对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冲击按压,形成双重按压拍打。

所述拍打主体10a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加强肋13a,其中所述加强肋13a一体地连接于所述配重装置12a,由所述配重装置12a连接支撑所述加强肋13a。所述加强肋13a支撑在所述护体装置11a,其中所述护体装置11a在所述配重装置12a和所述加强肋13a的支撑作用下向外延伸扩张,形成所述气压腔102a。

所述护体装置11a进一步包括一高端部111a和自所述高端部111a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低端部112a。所述高端部111a裹覆在所述配重装置12a的外侧,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a被固定于所述高端部111a。所述配重装置12a将作用力传导至所述护体装置11a的所述高端部111a,进而由所述高端部111a促使所述低端部111a形变。所述配重装置12a和所述磁疗装置50a被内置于所述护体装置11a的所述高端部111a。所述护体装置11a的所述高端部111a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高端部1111a和一第二高端部1112a,其中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a被设置依附在所述配重装置12a的上方,所述第二高端部1112a被设置依附在所述配重装置12a的下方。

如图8所示,所述连接件30a被一体地连接于所述配重装置12a。所述配重装置12a具有一促动面121a和一牵引面122a,其中所述促动面121a形成于所述配重装置12a的下端,所述牵引面122a被形成于所述配重装置的侧面。所述配重装置12a的所述促动面121a向所述护体装置11a的第二高端部1112a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促动所述护体装置11a的移动和变形。相应地,所述牵引面122a被用于向上地牵引所述护体装置11a的所述第一高端部1111a。也就是说,所述连接件30a自所述配重装置12a的所述牵引面122a一体地向上延伸而成。

所述拍打主体10a进一步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103a,其中所述限位孔103a被对称地形成于所述拍打主体10a上部。所述连杆20a通过所述限位孔103a连接于所述连接件30a。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杆20a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连杆20的结构个功能相同。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0a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帽体40a,藉由所述帽体40a将所述连杆20a扣压在所述连接件30a。所述帽体40a包括一帽主体41a和进一步设有一连接槽42a,其中所述连接槽42a被形成于所述帽主体41a,适配于所述连接件30a。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杆20a的一连杆主体21a通过一连接孔213a定位于所述连接件30a,其中所述帽体40a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所述连杆30a扣压至所述限位孔103a。所述帽体40a的所述帽主体41a的两端抵压在所述连杆主体21a的两端,藉由所述帽主体41a对所述连杆21a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特别地,当所述拍打主体10a在被挥动拍打时,所述帽主体41a产生的惯性力向下压动所述连杆主体21a,通过所述连杆主体21a对所述拍打主体10a施加向下压动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拍打工具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定位一配重装置12于一注塑模具;和注塑形成一护体装置11于所述配重装置12,其中所述护体装置11被形成裹覆在所述配重装置12外侧,以形成一拍打主体1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注塑模具被用于加工形成所述护体装置,其中所述注塑模具将注塑材料注塑到所述配重装置12的外侧。所述注塑材料固定成型后形成所述护体装置1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注塑模具的内部的形状和大小适配于所述护体装置的形状和大小。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与所述配重装置12一体连接的至少一加强肋13,所述加强肋13连同所述配重装置12被一同定位于注塑模具内,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和所述加强肋13被定位于所述注塑模具空腔的上部。在上述制造方法中,至少一磁疗装置50被配置于所述配重装置12的下方,其中所述配重装置12连同所述磁疗装置50定位于所述注塑模具内。通过注塑的方式在所述护体装置11的下方形成一拍打面101和至少一气压腔102。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将一连杆20通过一连接件30组合安装于所述拍打主体10,以制得所述拍打工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