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4604发布日期:2019-08-27 20:04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扎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在痔疮的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到一种套扎器,通过套扎器可以方便的对痔疮组织进行摘除。

套扎器利用套扎器阻断多余包皮的血液循环,使其萎缩坏死、伤口自愈,达到去除多余包皮的手术目的。

但市场上大多数的套扎器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连续使用,且固定痔疮组织的材料多为橡胶材质,但橡胶材质胶圈的弹性回缩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劳和变质等固有缺陷,随放置时间延长,胶圈的内孔径将逐渐变大,弹性回缩力亦逐渐减弱,容易导致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比较大,无法确保套扎术后痔血管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套扎术后出血的隐患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套扎器在使用的时候不方便连续使用,且固定痔疮组织的材料多为橡胶材质,但橡胶材质胶圈的弹性回缩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劳和变质等固有缺陷,随放置时间延长,胶圈的内孔径将逐渐变大,弹性回缩力亦逐渐减弱,容易导致痔核坏死脱落后溃疡面的范围比较大,无法确保套扎术后痔血管完全闭塞,这意味着套扎术后出血的隐患无法避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包括发射头、牵引绳、枪体、绕线轮、负压吸引接头、内管、枪柄、弹力线、牵引线旋钮、推线管释放轮和负压释放开关,所述发射头的一侧设置有枪管,所述牵引绳设置于枪管的内部,所述枪体固定于枪管远离发射头的一侧,其中,

所述枪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绕线轮设置于枪体远离枪管的一端,所述负压吸引接头设置于枪柄远离枪体的一端,所述枪柄设置于枪体的底部,所述内管设置于枪柄的内部,所述内管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孔开关;

所述弹力线设置于发射头的外侧,所述弹力线靠近枪体的一端设置有推线管,所述推线管与枪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推线管固定夹,所述推线管固定夹靠近枪体的一侧设置有组件连接卡扣,所述牵引线旋钮设置于推线管固定夹远离推线管的一端;

所述推线管释放轮设置于枪体远离绕线轮的一侧,所述负压释放开关设置于枪柄靠近排气孔开关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枪管、枪体、枪柄和负压释放开关的材质为表面光滑、无锋棱,无毛刺的材质。

优选的,所述弹力线为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的双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线管通过推线管固定夹和组件连接卡扣与枪体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线管设置有三组,且3组推线管均匀分布于枪管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

1.弹力线呈特殊双层结构,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套扎后不易滑脱,更不易断裂,因此能避免“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组织坏死不完全致溃疡面愈合延迟”等缺点;

2.通过牵引线旋钮和组件连接卡扣可以方便的对装置的组件进行更换和清洗,方便了该装置的使用;

3.当弹力线被套扎于目标组织上后,通过抽紧弹力线可使环套的内孔径进-步缩小,因此对目标组织的套扎极为紧固,组织脱落后的溃疡面极小(接近于零),痔血管闭塞完全,基本上避免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射头,2、枪管,3、牵引绳,4、枪体,5、密封圈,6、绕线轮,7、负压吸引接头,8、内管,9、枪柄,10、排气孔开关,11、弹力线,12、推线管,13、推线管固定夹,14、组件连接卡扣,15、牵引线旋钮,16、推线管释放轮,17、负压释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包括发射头1、枪管2、牵引绳3、枪体4、密封圈5、绕线轮6、负压吸引接头7、内管8、枪柄9、排气孔开关10、弹力线11、推线管12、推线管固定夹13、组件连接卡扣14、牵引线旋钮15、推线管释放轮16和负压释放开关17,所述发射头1的一侧设置有枪管2,所述枪管2、枪体4、枪柄9和负压释放开关17的材质为表面光滑、无锋棱,无毛刺的材质,这样可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避免了装置使用的时候对组织造成伤害,所述牵引绳3设置于枪管2的内部,所述枪体4固定于枪管2远离发射头1的一侧,其中,

所述枪体4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绕线轮6设置于枪体4远离枪管2的一端,所述负压吸引接头7设置于枪柄9远离枪体4的一端,所述枪柄9设置于枪体4的底部,所述内管8设置于枪柄9的内部,所述内管8的中间设置有排气孔开关10;

所述弹力线11设置于发射头1的外侧,所述弹力线11为强度高,表面摩擦力大的双层结构,这样套扎后不易滑脱,更不易断裂,避免“术后短期内胶圈滑脱致治疗失败,所述弹力线11靠近枪体4的一端设置有推线管12,所述推线管12通过推线管固定夹13和组件连接卡扣14与枪体4卡合连接,通过打开推线管固定夹13和组件连接卡扣14,可以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解更换组件,方便了对该装置进行清洗和维修,所述推线管12设置有三组,且3组推线管12均匀分布于枪管2的底部,从而可以方便对该装置进行连续使用,所述推线管12与枪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推线管固定夹13,所述推线管固定夹13靠近枪体4的一侧设置有组件连接卡扣14,所述牵引线旋钮15设置于推线管固定夹13远离推线管12的一端;

所述推线管释放轮16设置于枪体4远离绕线轮6的一侧,所述负压释放开关17设置于枪柄9靠近排气孔开关10的一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时,首先将该装置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在使用的时候先对装置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然后先拆除推线管固定夹13,将发射头1对准目标组织,吸引,然后转动绕线轮6旋转360度至红点回归原位,弹力线11即被发射(与既往发射胶圈的操作方法相同),转动推线管12释放轮至数字“1”,释放第一根推线管12(同理,推线管释放轮转至数字“2”,即释放第二根推线管12,转至数字“3”,即释放第三根推线管12),然后助手帮助持枪,术者左手持推线管12,右手捏紧弹力线11尾部并用力作对抗牵引以收紧弹力线11前端环套,直至将目标组织牢牢扎紧,确认弹力线11环套收紧后,术者接过套扎器,打开负压释放开关17,释放被套扎的组织(与既往胶圈套扎释放组织的方法相同),并将套扎器置于一旁,术者左手继续持推线管12并稍用力往后抽拉,露出弹力线11前端,右手持长剪于打结处剪断,留长4-5mm,至此套扎完成,这就是该避免术后出血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