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9644发布日期:2019-09-06 20:07阅读:1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监护仪器的导线收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是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临床上心电监护仪的种类很多,连接的各种线路也很复杂,而且心电监护仪属于不易清洗,经常使用在无灰尘的房间。

现在市面上的导线的收纳装置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只能对单一的导线进行收纳,心电监护仪的导线至少会有7条线,仅仅对一条导线进行收集不能做到有效的解决缠线的问题,且现有的导线收集器需要在外部对线路进行缠绕,容易积累灰尘和杂质,起不到保护的作用,而且不能对导线进行固定,经常会发现患者不经意的拉扯导线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只能对单一的导线进行收纳,心电监护仪的导线至少会有7条线,仅仅对一条导线进行收集不能做到有效的解决缠线的问题,且现有的导线收集器需要在外部对线路进行缠绕,容易积累灰尘和杂质,起不到保护的作用,而且不能对导线进行固定,经常会发现患者不经意的拉扯导线的情况发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包括外壳和入线口,所述外壳右侧设置有出线口,且出线口的内部设置有软绵,所述出线口的左侧安装有提示板,所述出线口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连接有卡扣,且卡扣的下方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表面镶嵌有凹口,所述滑槽的下方连接有推拉滑杆,且推拉滑杆的右侧安装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右侧安装有夹扣,且夹扣的右侧连接有线头放置口,所述入线口安装于线头放置口的右侧,所述中轴的表面安装有缠绕柱,且缠绕柱的左侧安装有缠绕出口,所述缠绕柱的右侧连接有缠绕入口。

优选的,所述出线口与软绵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且出线口和提示板竖直方向等距分布设置有3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连接杆和推拉滑杆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拉滑杆通过滑槽与固定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口贯穿于滑槽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卡扣与凹口的外形结构相吻合,且卡扣与凹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头放置口贯穿于外壳的表面,且夹扣与线头放置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缠绕柱与中轴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缠绕出口与缠绕入口的开孔大小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的软绵粘贴在出线口和入线口的内壁,当插入导线的时候,出线口和入线口和导线的相互摩擦,这样就防止导线长时间使用后造成的导线外层的脱落,且提示板安装在每个出线口的左侧,显示该出线口出来导线的种类,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错,设置的固定板用来固定导线,当导线拉伸出合适的长度时,即可使用固定板向左挤压导线,使得导线与固定板和出线口紧密贴合,避免患者无意拉扯导线;

2.设置的推拉滑杆可以在上滑槽进行左右的滑动,当拉伸出合适的导线长度需要固定时,通过手动将推拉滑杆向左滑动,使得内部相连的向左运动,直到固定板触碰导线,此时卡扣和凹口刚好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由于推拉滑杆与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将推拉滑杆向外侧拉伸,设置的卡扣与凹口之间卡合连接,方便了该装置的固定;

3.设置的线头放置口与导线的直径宽度尺寸相当,将需要整理的导线的一端放置在该线头放置口处,然后利用夹扣将导线与线头放置口紧闭,避免出现滑落的现象,设置的缠绕柱固定安装在中轴的表面,在固定住导线的一端时候,沿着固定导线的另一端往后穿插至缠绕入口,然后另一端从缠绕出口出来,在通往出线口,整个流程在收纳装置的内部,使得外部线头少,避免积攒灰尘,而且该装置的上壳是可以打开的,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壳;2、出线口;3、软绵;4、提示板;5、固定板;6、连接杆;7、卡扣;8、滑槽;9、凹口;10、推拉滑杆;11、中轴;12、夹扣;13、线头放置口;14、入线口;15、缠绕柱;16、缠绕出口;17、缠绕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外壳1右侧设置有出线口2,且出线口2的内部设置有软绵3,出线口2的左侧安装有提示板4,出线口2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下方连接有卡扣7,且卡扣7的下方安装有滑槽8,滑槽8的上表面镶嵌有凹口9,滑槽8的下方连接有推拉滑杆10,且推拉滑杆10的右侧安装有中轴11,中轴11的右侧安装有夹扣12,且夹扣12的右侧连接有线头放置口13,入线口14安装于线头放置口13的右侧,中轴11的表面安装有缠绕柱15,且缠绕柱15的左侧安装有缠绕出口16,缠绕柱15的右侧连接有缠绕入口17,出线口2与软绵3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且出线口2和提示板4竖直方向等距分布设置有3组,其作用是设置的软绵3粘贴在出线口2和入线口14的内壁,当插入导线的时候,出线口2和入线口14和导线的相互摩擦,这样就防止导线长时间使用后造成的导线外层的脱落,且提示板4安装在每个出线口2的左侧,显示该出线口2出来导线的种类,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错,推拉滑杆10通过滑槽8与固定板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口9贯穿于滑槽8的表面,其作用是设置的固定板5用来固定导线,当导线拉伸出合适的长度时,即可使用固定板5向左挤压导线,使得导线与固定板5和出线口2紧密贴合,避免患者无意拉扯导线,推拉滑杆10通过滑槽8与固定板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凹口9贯穿于滑槽8的表面,其作用是设置的推拉滑杆10可以在上滑槽8进行左右的滑动,当拉伸出合适的导线长度需要固定时,通过手动将推拉滑杆10向左滑动,使得内部相连的固定板5向左运动,直到固定板5触碰导线,此时卡扣7和凹口9刚好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由于推拉滑杆10与连接杆6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将推拉滑杆10向外侧拉伸,卡扣7与凹口9的外形结构相吻合,且卡扣7与凹口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其作用是设置的卡扣7与凹口9之间卡合连接,方便了该装置的固定,线头放置口13贯穿于外壳1的表面,且夹扣12与线头放置口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其作用是设置的线头放置口13与导线的直径宽度尺寸相当,将需要整理的导线的一端放置在该线头放置口13处,然后利用夹扣12将导线与线头放置口13紧闭,避免出现滑落的现象,缠绕柱15与中轴11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缠绕出口16与缠绕入口17的开孔大小相吻合,其作用是设置的缠绕柱15固定安装在中轴11的表面,在固定住导线的一端时候,沿着固定导线的另一端往后穿插至缠绕入口17,然后另一端从缠绕出口16出来,在通往出线口2,整个流程在收纳装置的内部,使得外部线头少,避免积攒灰尘,而且该装置的上壳是可以打开的,方便使用。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一种心电监护仪导线的收纳装置,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部分,该装置主要由外壳1和入线口14组成,该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将心电监护仪连接的导线全部进行收集,避免出现导线间的缠绕,且该装置紧紧将导线的两端露出即可,尽量减少了导线沾染灰尘,而且该装置有很好的固定效率,避免患者在不经意时拉扯导线,在每个导线口也有提示标,避免出现使用错误的发生,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的外壳1的上壳打开,然后将心电监护仪的一条导线的一端放置在线头放置口13处,然后放下夹扣12,使得线头放置口13与导线固定住,然后将导线的另一端插入入线口14内,入线口14和出线口2的内表面均粘贴有软绵3,避免长时间的摩擦造成的表面掉漆的现象,再将导线插入缠绕入口17内,导线经缠绕柱15环绕一圈后从缠绕出口16出来,内部的每个缠绕柱15均自上而下的等距分布,使得所有的插入的导线不会出现缠绕,从缠绕出口16出来以后,将导线的端口穿出出线口2,这就完成了该装置的准备工作,当需要进行心电监护时,看准提示板4提示的导线的种类,将该端口拉伸出合适距离,然后拉动推拉滑杆10向左,拉至固定板5紧贴导线时,即可将推拉滑杆10向外侧拔出,使得卡扣7插入凹口9即可实现了固定该长度,这就是该装置的使用流程和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