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147发布日期:2019-09-13 22:3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上使用的采血管主要是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内部一般为真空并具有一定负压,以便于采血,但真空会对密封件要求较高,一旦密封不良漏气就会使采血变得困难。

因此,专利号为CN201720582784.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中心血站采血管,属于中心血站医疗器械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采血管内负压受密封件影响较大的问题。该中心血站采血管,包括顶端开口的圆管状管体和塞在管体管口内壁的圆柱形橡胶塞,橡胶塞活动塞在管体管口,并能沿管体轴向移动,橡胶塞内同轴设有导液槽,且导液槽槽口位于橡胶塞底端端面,槽底靠近橡胶塞顶端,橡胶塞靠近顶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还包括底端顶在管体顶端,并与橡胶塞顶端外壁螺接的连接套,连接套外径大于管体外径,且当连接套完全与橡胶塞螺接时,橡胶塞顶端端面与连接套顶端对齐。本采血管能在采血过程中增加管体内负压,以便于抽血。

然而,该技术在增压时,拉连接套带动橡胶塞时,容易导致橡胶塞上的抽血装置不稳,进而影响抽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包括管体及密封塞,所述管体顶端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密封塞侧面套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上设有匹配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密封塞内部设有导液槽、导液管及控压装置,所述导液槽贯穿密封塞下端面,导液槽顶端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顶端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的开口与密封塞上端面平齐。

所述控压装置包括密封塞内部设有的圆筒状的空腔,及匹配空腔设置的活塞,及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空腔底端通过一通孔贯穿密封塞下端面。

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一端设有推板。

所述密封塞上端面设有拔塞件。

所述管体底端为半球形的封堵结构,且管体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管体侧面设有标量刻度及指示标识。

所述管体表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导液槽内径大于导液管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当负压不够时,可以拔动活塞,进而增加管体内部的负压,提高采血效率,本技术由于是通过拔动活塞进行增压工作,有助于减少对密封塞上抽血装置的影响;并且,标量刻度的设置,便于测量管体内部的血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塞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心血站用采血管,包括管体1及密封塞2,所述管体1顶端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3,密封塞2侧面套有橡胶环4,且橡胶环4上设有匹配内螺纹3的外螺纹5,所述密封塞2内部设有导液槽6、导液管7及控压装置8,所述导液槽6贯穿密封塞2下端面,导液槽6顶端设有导液管7,所述导液管7顶端设有加液口9,所述加液口9的开口与密封塞2上端面平齐。

所述控压装置8包括密封塞2内部设有的圆筒状的空腔10,及匹配空腔10设置的活塞11,及与活塞11连接的活塞杆12,所述空腔10底端通过一通孔13贯穿密封塞2下端面。控压装置8的设置,主要是用于控制管体1内部的压力,当压力不够时,拔动活塞11,进而增加管体1内部的负压,从而增强采血效率。

所述活塞杆12远离活塞11一端设有推板14。推板14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增压操作。

所述密封塞2上端面设有拔塞件15。便于密封塞2的拆卸及安装。

所述管体1底端为半球形的封堵结构,且管体1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管体1底端为半球形的封堵结构,主要是便于清洗;将管体1设为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主要是便于对管体1内部血量的观察。

所述管体1侧面设有标量刻度16及指示标识17。标量刻度16的设置,主要是便于测量血量多少;指示标识17主要是起到标识作用,防止认错。

所述管体1表面设有防滑纹18。主要是具有防滑作用,避免滑落。

所述导液槽6内径大于导液管7外径。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血时,当负压不够时,可以拔动活塞11,进而增加管体1内部的负压,提高采血效率,本技术由于是通过拔动活塞11进行增压工作,有助于减少对密封塞2上抽血装置的影响;并且,标量刻度16的设置,便于测量管体1内部的血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