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218发布日期:2019-08-07 01: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灸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灸疗仪,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奇脉气血的灸疗仪。



背景技术: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可以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其中,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在胸腹部伴随任督二脉循行。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其中任督二脉又有自己独立的腧穴,通过对这些腧穴的刺激,有效调节各脏腑的气血流注和渗灌。带脉则是全身唯一一条横行的经脉,加强带脉的调节,有助于其他约束其他经脉气血。

以往的十字灸是一个对称的十字的模子,横向的凹槽和纵向凹槽连为一体,无法自由弯曲,只注重了脐周的调节,且由于病人的身体条件不同,十字灸无法与经脉的走向完全契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灸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灸疗仪,所述灸疗仪为十字结构,所述灸疗仪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所述横向结构通过拐角连接件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结构以纵向结构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纵向结构以横向结构为分界线分为长端和短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位于长端的纵向结构和位于短端的纵向结构通过纵向加强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端结构,所述横端结构包括横端板和横端底板,所述横端板为U型板,U型板的开口朝向纵向结构,所述横端底板安装在横端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向连接结构,所述横向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片和紧固件与横端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结构与横端结构之间存在间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横向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横向挡板和至少一个纵连板,两个横向挡板平行设置并通过纵连板连接,所述纵连板位于横向挡板的底部,所述横向挡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片和紧固件与横端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端结构,所述纵端结构包括纵端板和纵端底板,所述纵端板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横向结构,所述纵端底板安装在纵端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向连接结构,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在长端的数量多于在短端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纵向连接结构与纵端结构之间存在间隔,同一端的纵向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片和紧固件与纵端结构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纵向挡板和至少一个横连板,两个纵向挡板平行设置并通过横连板连接,所述横连板位于纵向挡板的底部,所述纵向挡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片和紧固件与纵端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和紧固件与横向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灸疗仪完全遵循了督脉、任脉和带脉的循行走向,同时注意阳长阴短,分为两大部分,将十字结构进行不对称设置,使纵向结构分成了长端和短端两部分,腰背部的督带灸疗仪(长)起自腰俞从而调节长强穴的阳气生发,止于大椎调节了十二经脉的阳气;胸腹部的任带灸疗仪(短)起自曲骨止于巨阙,最大程度上温补阴经气血,但不会燥化气血;带脉的契合更加约束了气血,防止其妄行。

以往的灸疗仪多为长蛇灸(督灸)只注重了对督脉阳气的调节,脐疗也注重了对脐部气血的输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灸疗仪不仅加强督脉、任脉的气血灌注,同时也注重了带脉的约束作用,尤其适合向心性肥胖的人,不仅可以治疗全身阳气不足、胞宫和胃肠的问题,还可以增强腰背胸腹的新陈代谢,防止胸腹部脂肪及毒物的堆积。

针对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将十字结构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通过拐角连接件和紧固件进行可转动连接设置,能够更好的贴合人体的走势。

为了灸疗仪能够适应更多人群,对于175cm以上身高的人,可使用设有纵向连接结构的灸疗仪来进行加长,同理,对于肥胖的人,可使用设有横向连接结构的灸疗仪来进行加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灸疗仪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其中,1、横端结构,11、横端板,12、横端底板,2、横向连接结构,21、横向挡板,22、纵连板,3、纵端结构,31、纵端板,32、纵端底板,4、纵向连接结构,41、纵向挡板,42、横连板,5、连接片,6、拐角连接件,7、纵向加强条,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同时,由于下文所述的只是部分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该灸疗仪为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十字结构,所述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8。所述横向结构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结构以纵向结构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纵向结构以横向结构为分界线分为长端和短端。

其中,位于长端的纵向结构和位于短端的纵向结构通过纵向加强条7连接。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端结构1,所述横端结构1包括横端板11和横端底板12,所述横端板11为U型板,U型板的开口朝向纵向结构,所述横端底板12安装在横端板1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端结构3,所述纵端结构3包括纵端板31和纵端底板32,所述纵端板31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横向结构,所述纵端底板32安装在纵端板31的底面上。其中,长端的纵端板31长于短端的纵端板31。

横端结构1和纵端结构3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可转动连接。

实施例二

该灸疗仪为由木质材料制成的十字结构,所述十字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所述横向结构通过L型结构的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结构以纵向结构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纵向结构以横向结构为分界线分为长端和短端。

其中,位于长端的纵向结构和位于短端的纵向结构通过纵向加强条7连接。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端结构1,所述横端结构1包括横端板11和横端底板12,所述横端板11为三块木板拼接或插接成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纵向结构,所述横端底板12安装在横端板1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端结构3,所述纵端结构3包括纵端板31和纵端底板32,所述纵端板31为三块木板拼接或插接成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横向结构,所述纵端底板32安装在纵端板3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向连接结构4,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在长端的数量多于在短端的数量,其包括短端不设置纵向连接结构4,长端设置有多个纵向连接结构4的情况。

作为优选,当该灸疗仪用作后背督带灸时,前腹任带灸即纵向结构的长端,可只设一个纵向连接结构,短端不设置。

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与纵端结构3之间存在约10mm左右的间隔,同一端的纵向连接结构4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纵端结构3可转动连接。

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包括两个纵向挡板41和至少一个横连板42,两个纵向挡板41平行设置并通过横连板42连接,所述横连板42位于纵向挡板41的底部,所述纵向挡板4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纵端板3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横向结构的横端板11连接。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灸疗仪,可为身高较高的人使用。

实施例三

该灸疗仪为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十字结构,所述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8。所述横向结构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结构以纵向结构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纵向结构以横向结构为分界线分为长端和短端。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端结构1,所述横端结构1包括横端板11和横端底板12,所述横端板11为三块木板通过如螺钉、铆钉之类的紧固件构成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纵向结构,所述横端底板12安装在横端板1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端结构3,所述纵端结构3包括纵端板31和纵端底板32,所述纵端板31三块木板通过如螺钉、铆钉之类的紧固件构成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横向结构,所述纵端底板32安装在纵端板31的底面上。其中,长端的纵端板31长于短端的纵端板31。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向连接结构2,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横端结构1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与横端结构1之间存在约8mm左右的间隔。

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包括两个横向挡板21和至少一个纵连板22,两个横向挡板21平行设置并通过纵连板22连接,所述纵连板22位于横向挡板21的底部,所述横向挡板2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横端板1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连接。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灸疗仪,可为肥胖者使用。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灸疗仪为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十字结构,所述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把手8。所述横向结构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结构以纵向结构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纵向结构以横向结构为分界线分为长端和短端。

其中,位于长端的纵向结构和位于短端的纵向结构通过纵向加强条7连接。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端结构1,所述横端结构1包括横端板11和横端底板12,所述横端板11为U型板,U型板的开口朝向纵向结构,所述横端底板12安装在横端板1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端结构3,所述纵端结构3包括纵端板31和纵端底板32,所述纵端板31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横向结构,所述纵端底板32安装在纵端板31的底面上。

所述纵向结构包括纵向连接结构4,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在长端的数量多于在短端的数量,本实施例优选,长端设置有一个纵向连接结构4,短端未设置。

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与纵端结构3之间存在约10mm左右的间隔,同一端的纵向连接结构4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纵端结构3可转动连接,其可转动界限接近60°。

所述纵向连接结构4包括两个纵向挡板41和至少一个横连板42,两个纵向挡板41平行设置并通过横连板42连接,所述横连板42位于纵向挡板41的底部,所述纵向挡板4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纵端板3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横向结构的横端板11连接。

所述横向结构包括横向连接结构2,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横端结构1可转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与横端结构1之间存在约10mm左右的间隔。

所述横向连接结构2包括两个横向挡板21和至少一个纵连板22,两个横向挡板21平行设置并通过纵连板22连接,所述纵连板22位于横向挡板21的底部,所述横向挡板21的一端通过连接片5和紧固件与横端板1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拐角连接件6和紧固件与纵向结构连接。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灸疗仪,可为身材高大的肥胖者使用。

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灸疗仪结构,均可在使用时,作为督带灸疗仪或任带灸疗仪。

作为督带灸疗仪时,由于灸疗仪呈不对称的“十”字,沿督脉和带脉的走向放于督脉和带脉上,呈现不对称的“十”字凹槽,将其上铺上医用纱布(70*20cm;55*20cm),而后在纱布上铺上姜泥,摆上艾柱,下面的木条厚5mm,起到透热但不隔断的效果;横向的凹槽改变了以往和纵向凹槽连为一体,无法自由弯曲的弊端,变成由五金连接条连接的两块宽5cm的木板,这样弯曲度可以达到60度,完全可以和人体无缝贴合,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带脉的灸疗效果。

作为任带灸疗仪时,由于灸疗仪呈不对称的“十”字,沿任脉和带脉的走向放于任脉和带脉上,呈现不对称的“十”字凹槽,将其上铺上医用纱布(55*20cm;55*20cm),而后在纱布上铺上姜泥,摆上艾柱,下面的木条厚5mm,起到透热但不隔断的效果;横向的凹槽改变了以往和纵向凹槽连为一体,无法自由弯曲的弊端,变成由五金连接条连接的两块宽5cm的木板,这样弯曲度可以达到60度,完全可以和人体无缝贴合,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带脉的灸疗效果。同时,任带灸疗仪改变了以往“十字灸疗器”的对称“十”字,不仅仅温补脐周,连同整个膈肌及其以下的腹部全部照顾到,更佳有效的畅通三焦之气;由于任脉为“阴脉之海”但以防其补阳太过耗伤阴津,此灸疗器长度不过膻中。

此仪器的耗材为用来垫姜泥的医用纱布,采用医用纱布不用钢丝网,原因有四:(1)纱布与人体的贴合度好。(2)柔软不易伤及人体。(3)做灸疗时会有汗液排出,一次性的纱布更加卫生。(4)清理姜泥和艾灰更加方便。

相比于以往用的长蛇灸(督灸)只注重了对督脉阳气的调节,脐疗注重了对脐部气血的输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灸疗仪不仅加强督脉、任脉的气血灌注,同时也注重了带脉的约束作用,尤其适合向心性肥胖的人,不仅可以治疗全身阳气不足、胞宫和胃肠的问题,还可以增强腰背胸腹的新陈代谢,防止胸腹部脂肪及毒物的堆积。

以往的十字灸只是一个十字的模子,注重了脐周的调节,而且没有办法弯曲,无法与经脉的走向完全契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灸疗仪则完全遵循了督脉、任脉和带脉的循行走向,同时注意阳长阴短,分为两大部分,腰背部的督带灸疗仪(长)起自腰俞从而调节长强穴的阳气生发,止于大椎调节了十二经脉的阳气;胸腹部的任带灸疗仪(短)起自曲骨止于膻中,最大程度上温补阴经气血,但不会燥化气血;带脉的契合更加约束了气血,防止其妄行。

同时,注意到个体差异性,对于175cm以上身高的人,督带灸疗仪的长度增加到68cm;身高175cm以下的人,督带灸疗仪的长度用55cm恰到好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