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5335发布日期:2019-08-03 16:4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给食辅助引流设备适用于无法正常从口腔进食的儿童,辅助胃管或鼻饲管将食物轻松、便捷的注入胃内,达到减轻家人护理负担的作用,使病人免除引食物过快或过多进入胃里所带来的不适感,减轻病人的痛苦。

由于传统方式都是靠人工手动推进注射器,通过或鼻饲管将流食推进胃里,儿童常因进食不均匀导致很痛苦,从而使护理人员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进食均匀,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进食不均匀导致很痛苦,从而使护理人员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包括:出口、活塞、储存筒、齿条、连接端、手柄、限位板、控制把手、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销轴;所述手柄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端,且连接端通过螺栓与手柄相连接;所述连接端的左侧设置有储存筒,且储存筒的右端通过旋接方式与连接端相连接;所述储存筒的左端设置有出口,且出口与储存筒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储存筒内部设置有齿条,且齿条的左端通过贯穿方式与储存筒相连接;所述齿条的左端设置有活塞,且活塞通过卡合方式与齿条相连接;所述齿条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与齿条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齿条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手柄,且手柄通过包覆方式与齿条相连接;所述齿条的底侧设置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通过啮合方式与齿条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通过啮合方式与第一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通过轴接方式与第三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通过啮合方式与第二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的两侧设置有控制把手,且控制把手通过销轴与第四齿轮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所述手柄外观呈数字状,且手柄为两块橡胶塑料通过卡合方式组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所述齿条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为左右移动装置,且齿条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所述手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外壁两侧凹槽相配合的矩形凸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安装在同一轴心线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相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轮比为2:1。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通过齿条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为左右移动装置,且齿条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凹槽,有利于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直线运行,避免齿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并且手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外壁两侧凹槽相配合的矩形凸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轮比为2:1的设置,有利于装置使用时,能够将食物均匀的推进到胃里,避免因进食不均匀导致痛苦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的改进,具有进食均匀,省时省力,操作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齿条运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出口1、活塞2、储存筒3、齿条4、连接端5、手柄6、限位板7、控制把手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销轴8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包括:出口1、活塞2、储存筒3、齿条4、连接端5、手柄6、限位板7、控制把手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销轴801;手柄6的左端设置有连接端5,且连接端5通过螺栓与手柄6相连接;连接端5的左侧设置有储存筒3,且储存筒3的右端通过旋接方式与连接端5相连接;储存筒3的左端设置有出口1,且出口1与储存筒3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储存筒3内部设置有齿条4,且齿条4 的左端通过贯穿方式与储存筒3相连接;齿条4的左端设置有活塞2,且活塞2通过卡合方式与齿条4相连接;齿条4的右端设置有限位板7,且限位板7与齿条4为一体式结构设置;齿条4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手柄6,且手柄6通过包覆方式与齿条4相连接;齿条4的底侧设置有第一齿轮9,且第一齿轮9通过啮合方式与齿条4相连接;第一齿轮9的下方设置有第三齿轮11,且第三齿轮11通过啮合方式与第一齿轮9相连接;第三齿轮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0,且第二齿轮10通过轴接方式与第三齿轮11相连接;第二齿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四齿轮12,且第四齿轮12通过啮合方式与第二齿轮10相连接;第四齿轮12的两侧设置有控制把手8,且控制把手8通过销轴801与第四齿轮12相连接。

具体的,手柄6外观呈数字7状,且手柄6为两块橡胶塑料通过卡合方式组成。

具体的,齿条4通过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及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为左右移动装置,且齿条4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凹槽。

具体的,手柄6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4外壁两侧凹槽相配合的矩形凸起。

具体的,第二齿轮10与第三齿轮11安装在同一轴心线上,且第三齿轮11与第一齿轮9 的齿顶圆相等。

具体的,第一齿轮9与第三齿轮11通过第二齿轮10与第四齿轮12的齿轮比为2:1。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胃管或鼻饲管(图中未标出)插入儿童的胃内,然后再将装置中的齿条4用外力向后拉动,使储存筒3内抽满流食,然后将胃管或鼻饲管的另一端与出口1相连接,然后用外力按压控制把手8,当控制把手8向后旋转时,带动第四齿轮12的逆时针转动,则第二齿轮10为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0为顺时针转动的同时,第三齿轮11也为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11与第一齿轮9啮合连接,则第一齿轮9为逆时针转动,所以齿条4为向左移动,齿条 4向左移动推动活塞2往左移动,使储存筒3内的流食缓慢、均匀的推进胃里。

综上所述:该一种儿内科给食辅助引流设备,通过齿条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为左右移动装置,且齿条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凹槽,有利于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直线运行,避免齿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并且手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与齿条外壁两侧凹槽相配合的矩形凸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轮比为2:1的设置,有利于装置使用时,能够将食物均匀的推进到胃里,避免因进食不均匀导致痛苦的现象,解决了因进食不均匀导致很痛苦,从而使护理人员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