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207发布日期:2019-10-15 18:1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心肺复苏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复苏机。



背景技术:

生活中存在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人体心脏停跳、呼吸停止而需要抢救的病人,目前所采用的主要应急措施是人工复苏,用人手按压心脏,并配合人工辅助呼吸的方法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对抢救人员专业性要求高、体力消耗大,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要持续而准确地实施救护难度很大,并且人工徒手按压通常不能满足不间断胸外按压的频率要求,施救者疲劳后不能保证按压操作动作规范,从而影响救治效果。若按压的力度掌握不好,常造成病人肋骨骨折、气胸等并发症。

目前的心肺复苏机,一般包括活动架、按压杆、吸盘和动力输出部分,其中,按压杆垂直固定在活动架上,吸盘固定设置于按压杆端部,动力输出部分与活动架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活动架上下往返运动,实现心肺复苏按压。为了方便患者躺在活动架下方,需要将活动架与动力输出部分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式,因此,一般在机架上设置连接杆与活动架铰连接,但是,如此一来,垂直设置的连接杆会占用空间,此外,容易在患者躺下时戳到人体,使用中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占用空降低、防止戳到人体的心肺复苏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机,其包括一机架(1)、一电机(2)和两曲柄滑块机构(3),机架(1)包括盖板(11)、底板(12)和两侧固定架(13),曲柄滑块机构(3)包括曲柄(31)、连杆(32)、滑块(33)和滑轨(34),其中,电机(2)水平设置在底板(12)上且与曲柄(31)固定连接,连杆(32)两端分别铰连接曲柄(31)和滑块(33),滑块(33)与滑轨(34)滑动连接,两侧固定架(13)设置于盖板(11)上且位于电机(2)两侧,盖板(11)盖设在底板(12)上,还包括转动机构(4),转动机构(4)包括弹簧(41)、活动片(42)、第一铆接杆(43)、第二铆接杆(44)、第三铆接杆(45),所述滑轨(34)端部与侧固定架(13)通过第一铆接杆(43)铰连接,侧固定架(13)以第一铆接杆(43)中心轴为圆心设置有第一弧形槽(46),第二铆接杆(44)嵌套在第一弧形槽(46)内并与滑轨(34)固定,活动片(42)一端通过第三铆接杆(45)与侧固定架(13)铰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41)与侧固定架(13)连接,活动片(42)表面设置有嵌入槽(47),第二铆接杆(44)嵌套在嵌入槽(47)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电机(2)采用直线电机,两端输出动力。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曲柄(31)采用圆盘。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滑轨(34)端部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弧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活动片(42)靠近表面设置有弧形滑面(48),弧形滑面(48)延伸到嵌入槽(47)。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侧固定架(13)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40),第二弧形槽(40)与第一弧形槽(46)以第一铆接杆(43)中心轴为对称轴呈180°旋转对称设置,还包括一第四铆接杆(49),第四铆接杆(49)嵌套在弧形槽(46)内并与滑轨(34)固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机架(1)还包括两侧挡板(14),两侧挡板(14)分别盖设在两侧固定架(13)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可将曲柄滑块机构整体90°旋转后放倒,节省空间占用,同时防止其戳到人体;

(2)采用直线电机,两端输出动力,可保证两曲柄滑块机构动作和频率的一致性,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的转动机构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的转动机构部分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机,其包括一机架1、一电机2、两曲柄滑块机构3和转动机构4。

机架1,提供支撑,并密闭内部零部件。其包括盖板11、底板12、两侧固定架13和两侧挡板14,其中,盖板11盖设在底板12上,两侧固定架13设置于盖板11上且位于电机2两侧,两侧挡板14分别盖设在两侧固定架13外侧。

电机2,水平设置在底板12上,为曲柄滑块机构3提供驱动力。为了保证两曲柄滑块机构3动作和频率的一致性,所述电机2采用直线电机,两端输出动力。

曲柄滑块机构3,将电机2输出的转动动作转化为上下直线运动的动作,从而驱动活动架和按压杆上下运动对外做功。具体的,其包括曲柄31、连杆32、滑块33和滑轨34,其中,电机2与曲柄31固定连接,连杆32两端分别铰连接曲柄31和滑块33,滑块33与滑轨34滑动连接。通过电机2带动曲柄31转动,连杆32驱动滑块33沿着滑轨34上下直线运动。具体的,所述曲柄31采用圆盘,保证平衡性。

如图3所示,结合图4,转动机构4,包括弹簧41、活动片42、第一铆接杆43、第二铆接杆44、第三铆接杆45和第四铆接杆49。其中,所述滑轨34端部与侧固定架13通过第一铆接杆43铰连接,侧固定架13以第一铆接杆43中心轴为圆心设置有第一弧形槽46,第二铆接杆44嵌套在第一弧形槽46内并与滑轨34固定,活动片42一端通过第三铆接杆45与侧固定架13铰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41与侧固定架13连接,活动片42表面设置有嵌入槽47,第二铆接杆44嵌套在嵌入槽47内。如此,转动滑轨34时,第二铆接杆44推动活动片42绕第三铆接杆45转动,同时弹簧41被拉伸;最后,第二铆接杆44滑入嵌入槽47内卡住,同时滑轨34运行到与底板12垂直,可承受上下滑块33往返运动的力;当需要将滑轨34放倒时,可反向转动滑轨34,第二铆接杆44从嵌入槽47内脱出,继续沿着第一弧形槽46运行到底时,滑轨34与底板12平行。具体的,所述滑轨34端部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弧形,便于转动和受力。具体的,活动片42靠近表面设置有弧形滑面48,弧形滑面48延伸到嵌入槽47,便于第二铆接杆44沿着弧形滑面48滑入到嵌入槽47内。具体的,所述侧固定架13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40,第二弧形槽40与第一弧形槽46以第一铆接杆43中心轴为对称轴呈180°旋转对称设置,还包括一第四铆接杆49,第四铆接杆49嵌套在弧形槽46内并与滑轨34固定。如此,可保证滑轨34转动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