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皮瓣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719发布日期:2019-08-16 22:0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用皮瓣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手术用皮瓣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人体手术时,如在进行输液港手术时,往往需要先在人体形成创口,并对创口处皮瓣分离,再植入导管和输液座。现有技术中用于皮瓣分离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判断伸入人体的长度,导致创口处容易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输液港手术等时的皮瓣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皮瓣分离器,包括一杆状主体,杆状主体的一端包括表面光滑的第一分离头,杆状主体的另一端包括表面光滑的第二分离头,第一分离头的规格大于第二分离头,所述杆状主体上设有长度刻度,以便于随时获取分离头伸入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杆状主体依次包括第一刻度段、握持段和第二刻度段,握持段与所述第一分离头间为所述第一刻度段,握持段与所述第二分离头间为所述第二刻度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刻度段上形成有第一长度刻度,第一长度刻度所示刻度值为第一分离头端部到该第一长度刻度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刻度段上形成有第二长度刻度,第二长度刻度所示刻度值为第二分离头端部到该第二长度刻度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刻度段的直径从所述第二分离头一端至所述握持段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刻度段的直径从所述握持段一端至所述第一分离头一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段的直径大于第二刻度段的最大直径,握持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刻度段的最小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段的表面设有凸纹或凹槽,以增大握持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头的端部为一光滑的弧面,第一分离头整体呈子弹头状或纺锤状,第一分离头的最大直径为9-11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离头的端部为一光滑的弧面,第二分离头整体呈子弹头状或纺锤状,第二分离头的最大直径为2-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离头加第一刻度段的总长度为150-200mm,所述第二分离头加第二刻度段的总长度为150-200mm,所述握持段的长度为50-100mm。

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术用皮瓣分离器,一方面,拥有不同规格的分离头,如此可先用规格较小的分离头进行分离,然后再用规格较大的分离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该分离部位,使得分离更为容易;另一方面,长度刻度的设计,使得该皮瓣分离器在使用时,便于时刻掌握分离头进入到创口的深度,易于手术的掌控,可减少创口的出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术用皮瓣分离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分离头、2-第一刻度段、21-第一长度刻度、3-握持段、31-凸纹、4-第二刻度段、41-第二长度刻度、5-第二分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附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皮瓣分离器,具体包括一杆状主体,杆状主体的一端包括表面光滑的第一分离头1,可用于进行皮瓣分离,杆状主体的另一端包括表面光滑的第二分离头5,同样也可用于皮瓣分离,第一分离头1的规格大于第二分离头5,所述杆状主体上设有长度刻度,以便于随时获取分离头伸入的长度。一方面,拥有不同规格的分离头,如此可先用规格较小的分离头进行分离,然后再用规格较大的分离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该分离部位,使得分离更为容易;另一方面,长度刻度的设计,使得该皮瓣分离器在使用时,便于时刻掌握分离头进入到创口的深度,使用更为便利,易于手术的掌控,也可减少创口的出血。

此外,所述杆状主体依次包括第一刻度段2、握持段3和第二刻度段4,握持段3与所述第一分离头1间为所述第一刻度段2,握持段3与所述第二分离头5间为所述第二刻度段4。即握持段3位于干装主体的中部,握持段3的一端是第一刻度段2和第一分离头1,握持段3的另一端是第二刻度段4和第二分离头5。使用时,手握中部的握持段3,便于不同规格的第一分离头1和第二分离头5的交替切换使用,使用极为便利。

再结合附图1,在所述握持段3的表面设有凸纹31或凹槽,或者是其它任何的防滑结构,以便可增大使用者握持时的摩擦力,使其不易滑落。

再结合附图1,所述第一刻度段2上形成有第一长度刻度21,第一长度刻度21所示刻度值为第一分离头1端部到该第一长度刻度21的长度。即在利用第一分离头1伸入创口进行皮瓣分离时,可直接通过读取第一长度刻度21上的刻度数值即可简单清楚地获得第一分离头1伸入的实际长度,便于手术中使用者对医疗器械的掌控。同时在所述第二刻度段4上形成有第二长度刻度41,第二长度刻度41所示刻度值为第二分离头5端部到该第二长度刻度41的长度。即在利用第二分离头5伸入创口进行皮瓣分离时,可直接通过读取第二长度刻度41上的刻度数值即可简单清楚地获得第二分离头5伸入的实际长度,便于手术中使用者对医疗器械的掌控。

再结合附图1,所述第二刻度段4的直径从所述第二分离头5一端至所述握持段3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刻度段2的直径从所述握持段3一端至所述第一分离头1一端逐渐增大。

此外,所述握持段3的直径大于第二刻度段4的最大直径,握持段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刻度段2的最小直径。如此,握持段3在整个杆状主体上就显得相对更为突出,更便于使用者的握持使用。

此外,所述第一分离头1的端部为一光滑的弧面,第一分离头1整体呈子弹头状或纺锤状,第一分离头1的最大直径为9-11mm,且优选为10mm。

此外,所述第二分离头5的端部为一光滑的弧面,第二分离头5整体呈子弹头状或纺锤状,第二分离头5的最大直径为2-4mm,且优选为3mm。

此外,所述第一分离头1加第一刻度段2的总长度为150-200mm,且优选为180mm。所述第二分离头5加第二刻度段4的总长度为150-200mm,且优选为180mm。所述握持段3的长度为50-100mm,且优选为60mm。

此外,该手术用皮瓣分离器的材质可优选为金属材料。

最后,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术用皮瓣分离器,将握持段设有整个皮瓣分离器的中部,且同时在握持段的一端设置较大的第一分离头,在握持段的另一端设置相对较小的第二分离头,并且杆状主体上还设有分别表示第一分离头和第二分离头伸入创口的长度或深度。如此,该皮瓣分离器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握持,同时也便于规格不同的第一分离头和第二分离头的切换使用,并还可以很方便的让使用者随时精确把握分离头具体伸入的长度,便于使用者对手术的掌控。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