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
背景技术:
引流袋用于临床患者胸腔引流、腹腔引流、胆道引流等,使用时将引流袋的外包装打开,将引流袋取出,再将引流袋上的引流管的接头与人体插管的体外接头连接,再将引流袋固定即可使用,由于引流袋是与人体内接出的管道连接,所以不能随意动引流袋或者引流管,以免造成人身体的不适或者二次伤害,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佩戴有引流袋的患者活动,使得患者的生活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所述引流袋组件可整体密封防水,便于患者洗澡或者更换衣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包括密封组件、引流袋和引流管,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底座、用于密封引流管的密封套和用于密封引流袋的密封片,所述密封套的一端固定于引流袋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套的另一端设有与底座密封配合的安装座,所述密封片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所述密封袋的内边缘与引流袋的外侧壁固定连,所述密封袋的外边缘设有密封拉链;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密封套固定在引流袋的外侧壁上并与引流袋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呈环形,所述底座安装于人体的插管处,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端与底座的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设有“L”型的凹槽,所述安装座呈环形,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连接环配合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一端与安装座的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另一端内部设有与“L”型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密封环内部还设有与连接环一端配合的密封的硅胶环,所述连接环与硅胶环配合的一端不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人体插管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用于放置插管的凹槽,所述凹槽边缘上设有锁紧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上均匀设有3个“L”型的凹槽,所述密封环上均匀设有3个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与密封片均由软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边缘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固定扣,所述密封片上设有两个分别与固定扣配合的连接扣。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处靠近密封套与引流袋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沿密封套与引流袋连接处边缘与引流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上端设有挂扣。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下端设有排液阀。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袋未固定密封套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密封组件包括底座和用于密封引流管的密封套,密封套的一端固定于引流袋的外侧壁上,引流袋的另一端设有与底座密封配合的安装座,这样将底座安装在人的身体上,将引流管收卷到密封套内部后,将底座与安装座密封配合使得人体插管、引流管均被密封在密封套内;因为密封组件还包括用于密封引流袋的密封片,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引流袋折叠包在密封片内,再将密封片的另一端边缘设置的密封拉链拉起来,这样将引流袋密封起来。这样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在使用的时候,将底座固定在人身体上插管的地方,并使得插管穿过底座,再将引流管与插管的体外接头连接,将引流袋固定后即可使用,当患者需要进行穿衣服或者洗澡等活动时,可以将引流管收卷在密封套的内部,并通过将安装座与底座密封配合,使得整个引流管以及插管全部密封在密封套内,同时还可以将引流袋折叠包在密封片内,再将密封片的另一端边缘设置的密封拉链拉起来,使得整个引流袋密封在密封片的内部,这样可以免在洗澡的过程中,水沾湿引流管、人身体插管的创口或者引流袋,导致患者感染,引发更重的疾病,这样设置也使得患者在使用引流袋时的活动局限性更小,使得患者使用引流袋的舒适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密封套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
1-引流袋,2-引流管,3-底座,4-密封套,5-密封片,51-内边缘,52-外边缘,6-安装座,7-密封拉链,8-连接环,9-凹槽,10-密封环,11-凸起,12-硅胶环,13-固定扣,14-连接扣,15-挂扣,16-排液阀,17-固定片,18-限位槽,19-锁紧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1组件,包括密封组件、引流袋1和引流管2,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底座3、用于密封引流管2的密封套4和用于密封引流袋1的密封片5,所述密封套4的一端固定于引流袋1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套4的另一端设有与底座3密封配合的安装座6,所述密封片5包括内边缘51和外边缘52,所述密封片5的内边缘51与引流袋1的外侧壁固定连,所述密封片5的外边缘52设有密封拉链7;所述引流管2的一端穿过密封套4固定在引流袋1的外侧壁上并与引流袋1的内部连通。因为密封组件包括底座3和用于密封引流管2的密封套4,密封套4的一端固定于引流袋1的外侧壁上,引流袋1的另一端设有与底座3密封配合的安装座6,底座3采用医用硅胶,底座3上设有医用粘胶,这样将底座3安装在人的身体上,并在底座3与人体之间涂抹防漏膏,将引流管2收卷到密封套4内部后,将底座3与安装座6密封配合使得人体插管、引流管2均被密封在密封套4内;因为密封组件还包括用于密封引流袋1的密封片5,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引流袋1折叠包在密封片5内,再将密封片5的外边缘52设置的密封拉链7拉起来,这样将引流袋1密封起来。这样的抗反流引流袋1组件在使用的时候,将底座3固定在人身体创口的地方,并使得插管穿过底座3,再将引流管2与插管的体外接头连接,将引流袋1固定后即可使用,当患者需要进行穿衣服或者洗澡等活动时,可以将引流管2收卷在密封套4的内部,并通过将安装座6与底座3密封配合,使得整个引流管2以及插管全部密封在密封套4内,同时还可以将引流袋1折叠包在密封片5内,再将密封片5的外边缘52设置的密封拉链7拉起来,使得整个引流袋1密封在密封片5的内部,这样可以免在洗澡的过程中,水沾湿引流管2、插管、人身体插插管的口或者引流袋1,导致患者感染,引发更重的疾病,这样设置也使得患者在使用引流袋1时的活动局限性更小,使得患者使用引流袋1的舒适度更好。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底座3呈环形,所述底座3安装于人体的插管处,所述底座3上设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一端与底座3的的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8设有“L”型的凹槽9,所述安装座6呈环形,所述安装座6上设有与连接环8配合的密封环10,所述密封环10的一端与安装座6的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10的另一端内部设有与“L”型凹槽9配合的凸起11,所述密封环10内部还设有与连接环8一端配合的密封的硅胶环12,所述连接环8与硅胶环12配合的一端不与底座3连接。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将密封环10内部的凸起11与连接环8上的“L”型凹槽9配合后,稍微旋转一下即可将底座3与安全座完全扣牢,这样的固定方式使用简单,不会在固定连接过程中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且密封环10内部还设有与连接环8一端配合的密封的硅胶环12,这样使得底座3与安全座的连接更加紧密,使得密封套4与外界的隔绝更加严密。
如附图1、4所示,所述底座3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人体插管的固定片17,所述固定片17上设有用于放置插管的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边缘上设有锁紧扣19。这样使用的时候,将插管按压进限位槽18里,因为限位槽18边缘上设有锁紧扣19,即可将插管稳定的固定在限位槽18内,使得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不会产生不必要的牵扯造成患者的不适。
如附图1、2所示,所述连接环8上均匀设有3个“L”型的凹槽9,所述密封环10上均匀设有3个与所述凹槽9配合的凸起11。这样设置使得整个密封套4的密封更好均匀。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密封套4与密封片5均由软材制成。采用软材制成密封套4与密封片5,使得整个引流袋1组件的柔软度更好,使用的舒适度更高。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安装座6的边缘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固定扣13,所述密封片5上设有两个分别与固定扣13配合的连接扣14。这样当无需将引流管2等进行收放的时候,可以将整个密封套4往引流袋1上压,并将安装座6的固定扣13与密封片5的连接扣14配合,使得整个引流组件的一体性更好,使用的时候更好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牵扯造成患者的不适。
如附图1、2、3所示,所述引流管2与引流袋1的连接处靠近密封套4与引流袋1连接处。这样使得在收卷引流管2的时候更加方便。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密封片5沿密封套4与引流袋1连接处边缘与引流袋1固定连接。这样整个引流组件的一体性更好,使用的时候更好的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牵扯造成患者的不适。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引流袋1上端设有挂扣15。这样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引流袋1挂起来,这样使用方便。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引流袋1下端设有排液阀16。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排放引流袋1内的过多液体,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如附图1、2所示,所述引流袋1未固定密封套4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引流袋1内液体的量,使用更加方便,可以辅助医生做出一些判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