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6483发布日期:2019-09-13 22:3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骨科截骨手术的微创定位器械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通常需要在特殊位置截断长骨,并需要截断目标骨后断端仅在某一个平面上成角,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需要在与该平面垂直的方向上断端不成角,否则会产生严重医源性畸形。传统手术通常需要完整暴露骨段,目测方向截断目标骨,针对微创条件下的导向没有好的办法,该方法创伤大,且肉眼有测量误差,常常失败,通常需要多次尝试,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创伤,增加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能在微创条件下对截骨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截骨时提供良好的导向,以方便截骨手术,提高截骨手术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定位块和连接于定位块上的定位杆构成,所述定位块的两端设有供克氏针穿过的通孔,定位杆的底端与定位块连接固定,定位杆的顶端设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轴向垂直于定位块两端通孔的连线;所述导向装置由定位器、两个滑动块构成,所述定位器间隔设有两个供克氏针穿过的定位孔,且定位器设有滑动平面,滑动平面设有两条平行的导槽,两个定位孔的连线与导槽垂直;所述两个滑动块上均设有导块,所述导块嵌入对应导槽内,以实现对相应滑动块的导向,从而将两个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滑动平面上;所述导向装置设有用于将滑动块与定位器相对固定的锁定机构;两个滑动块均设有一侧开口的截骨导向通槽,所述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重叠且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定位器的两个定位孔的间距等于定位块的两个通孔的间距。

上述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目标骨的截骨位置打入一枚定位克氏针,并在C型臂透视下保证该定位克氏针的方向与目标骨的长轴垂直;

B:将定位块一端的通孔套在A步骤所述的定位克氏针上,使得定位块能够绕该定位克氏针转动,然后调整定位块的位置,使定位块两端通孔的连线与目标骨的长轴大致垂直,再将定位块另一端的通孔处打入第二枚定位克氏针,将该第二枚定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在目标骨上,从而将定位块临时固定在目标骨上;

C:利用C型臂透视来观察定位杆顶端的辅助杆的轴向是否与目标骨的长轴平行,如果不平行,则重新执行B步骤,调整第二枚定位克氏针及定位块的位置,如果平行,则将临时固定的定位克氏针打入全部骨质,两枚定位克氏针的连线即为定位线,该定位线与目标骨的长轴垂直,然后从定位克氏针上取下定位装置;

D:将定位器的两个定位孔套在所述两枚定位克氏针上,利用两枚穿过定位孔的定位克氏针将定位器固定在目标骨的预定截骨位置处;

E:调整滑动块在定位器上的位置,使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覆盖目标骨的截骨路线,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形成摆锯槽;

F:利用锁定机构将两个滑动块与定位器相对固定;在摆锯槽中插入摆锯,在摆锯槽的导向下进行截骨。

在上述定位装置的定位过程中,首先利用两枚定位克氏针在狭小的微创面上进行初步定位,使得两枚定位克氏针的连线大致垂直于目标骨的长轴,然后再利用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辅助杆进行精确定位,由于辅助杆的长度大大长于定位块的长度,因此通过C型臂透视时,能够更精确地检查出辅助杆的轴向是否与目标骨的长轴平行,如果辅助杆的轴向与目标骨的长轴平行,就代表定位块两端通孔的连线(即两枚克氏针的连线)与目标骨的长轴平行,实现了精确定位,医生可以根据两枚克氏针的连线进行相应的截骨手术。

在截骨过程中,导向装置中的导向装置只需要两枚定位克氏针进行固定定位,不仅固定方便,而且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于微创条件下作业;两个滑动块的截骨导向通槽形成了长度可调、两端封闭的摆锯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调节长度,精确控制截骨的位置、长度和方向,有利于提高截骨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中部设有条形凹部,所述条形凹部的轴向平行于两端通孔的连线;所述定位杆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条形凹部适配的条形块,所述辅助杆的轴向垂直于条形块的轴向。在所述B步骤中,将定位块临时固定在目标骨上后,再将定位杆的条形块插入到定位块的条形凹部内,从而将定位杆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将定位块与定位杆可拆卸的连接,有利于在定位过程中更方便地查看定位块两端通孔的连线是否与目标骨的长轴垂直,避免因定位杆的遮挡而导致定位块的位置观察不清,待定位块的位置大致确定后,再将定位杆与定位块连接固定,即可以利用定位杆精确检查定位块的位置是否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滑动块上均设有可供克氏针穿过的限位通孔,在滑动块的调整定位过程中,可以在限位通孔内插入克氏针,然后将两个滑动块反向滑动,使得克氏针到达目标骨的边缘,然后再利用锁定机构将两个滑动块与定位器相对固定,这样就足以保证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覆盖目标骨的截骨路线了。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通孔位于截骨导向通槽的封闭端的旁侧,这样可以尽量减小滑动块的尺寸,以适应微创条件下的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滑动块的相接面设有互相配合的导向机构,以提高滑动块滑动的精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由设置于一个滑动块端面的导向槽以及设置于另一个滑动块端面的导向块构成,所述导向块滑动嵌入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与导槽平行。这样每个滑动块均在两个平面内受到导向槽、导槽的限位导向,可以严格控制滑动块的滑动方向。上述导向块、导向槽的截面均为T字形,以防止导向块从导向槽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由设于定位器上的两个螺孔及安装于螺孔内的螺栓构成,所述螺孔垂直于导槽并分别与对应的导槽相通,在滑动块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将螺栓拧紧,螺栓的头端与导槽内的导块相抵,即可将滑动块与定位器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槽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两个导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螺孔的开口端位于定位器的同一端面,这样可以在定位器的一侧将两个螺栓锁紧,从而提高锁紧操作的方便性。上述导块、导槽的截面均为T字形,以防止导块从导槽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利用体积较小的定位块在切开位置进行初步定位,再利用较长的辅助杆与目标骨的长轴进行比对而精确定位,从而在微创条件下对截骨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利用导向装置为截骨提供良好的导向及限位,提高了截骨手术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导向器的立体视图。

图9是导向器的正视图。

图10是导向器的剖视图。

图11是导向器的滑动平面方向的视图。

图12是第一滑动块的立体视图。

图13是第一滑动块的正视图。

图14是第一滑动块的剖视图。

图15是第二滑动块的立体视图。

图16是第二滑动块的正视图。

图17是第二滑动块的剖视图。

图18是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19是导向装置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示:1、定位块;11、通孔;12、条形凹部;2、定位杆;21、条形块;22、辅助杆;3、目标骨;4、定位克氏针;5、定位器;51、定位孔;52、导槽;53、螺孔;54、螺栓;6、第一滑动块;61、导向槽;7、第二滑动块;71、导向块;8、导块;9、截骨导向通槽;10、限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能在微创条件下对截骨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截骨时提供良好的导向,以方便截骨手术,提高截骨手术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分别对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由定位块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块1上的定位杆2构成,定位块1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供定位克氏针穿过的通孔11,中部的顶面设有条形凹部12,所述条形凹部12的轴向位于两端通孔11的连线上;定位杆2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条形凹部适配的条形块21,定位杆2的条形块21插入到条形凹部12内后,即可将定位杆2与定位块1固定连接;定位杆2的顶端设有垂直于定位杆2的辅助杆22,辅助杆22的轴向垂直于条形块21的轴向,这样辅助杆22的轴向就垂直于定位块1两端通孔11的连线。

如图5~17所示,本实施例的导向装置由定位器5、第一滑动块6、第二滑动块7构成,其中:

定位器5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其一侧间隔设有两个供定位克氏针4穿过的筒状的定位孔51,两个定位孔51的间距等于定位块1的两个通孔11的间距;定位器5在远离定位孔51一侧的端面设有滑动平面,滑动平面设有两条平行的导槽52,两个定位孔51的连线与导槽52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两条导槽52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结构,两个导槽52的开口方向相反,导槽52的开口端延伸至定位器5的表面。

第一滑动块6和第二滑动块7上均设有条状的导块8,导块8滑动嵌入对应导槽52内,以实现对相应滑动块的导向,从而将两个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滑动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块8、导槽52的截面均为T字形,以防止导块8从导槽52中脱出。

第一滑动块6和第二滑动块7上均设有一侧开口的截骨导向通槽9,第一滑动块6和第二滑动块7上的截骨导向通槽9重叠且开口方向相反,以形成两端封闭的摆锯槽。

导向装置设有用于将滑动块与定位器5相对固定的锁定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由设于定位器5上的两个螺孔53及安装于螺孔53内的螺栓54构成,所述螺孔53垂直于导槽52并分别与对应的导槽52相通,在滑动块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将螺栓54拧紧,螺栓54的头端与导槽52内的导块8相抵,即可将滑动块与定位器5相对固定。所述螺孔53的开口端位于定位器5的同一端面,这样可以在定位器5的一侧将两个螺栓54锁紧,从而提高锁紧操作的方便性。

第一滑动块6和第二滑动块7上均在截骨导向通槽9的封闭端的旁侧设有可供辅助克氏针穿过的限位通孔10,在滑动块的调整定位过程中,可以在限位通孔10内插入辅助克氏针,然后将两个滑动块反向滑动,使得辅助克氏针到达目标骨的边缘,然后再利用锁定机构将两个滑动块与定位器5相对固定,这样就足以保证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9覆盖目标骨的截骨路线了。

第一滑动块6的端面设有导向槽61,第二滑动块7在与第一滑动块6的相接面设有与导向槽61配合的导向块71,导向块71滑动嵌入到导向槽61内,所述导向槽61与导槽52平行。这样每个滑动块均在两个平面内受到导向槽61、导槽52的限位导向,可以严格控制滑动块的滑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块71、导向槽61的截面均为T字形,以防止导向块71从导向槽61中脱出。

如图18、19所示,采用上述的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目标骨3的截骨位置打入一枚定位克氏针4,并在C型臂透视下保证定位克氏针4的方向与目标骨3的长轴垂直;

B:将定位块1一端的通孔11套在A步骤所述的定位克氏针4上,使得定位块1能够绕该定位克氏针4转动,然后调整定位块1的位置,使定位块1两端通孔11的连线与目标骨3的长轴大致垂直,再将定位块1另一端的通孔11处打入第二枚定位克氏针4,将该第二枚克氏针4临时固定在目标骨3上,从而将定位块1临时固定在目标骨3上;然后再将定位杆2的条形块21插入到定位块1的条形凹部12内,从而将定位杆2与定位块1固定连接;

C:利用C型臂透视来观察定位杆2顶端的辅助杆22的轴向是否与目标骨3的长轴平行,如果不平行,则重新执行B步骤,调整第二枚定位克氏针4及定位块1的位置,如果平行,则将临时固定的定位克氏针4打入目标骨3的全部骨质,两枚定位克氏针4的连线即为定位线,该定位线与目标骨3的长轴垂直。

D:将定位器5的两个定位孔51套在所述两枚定位克氏针4上,利用两枚穿过定位孔51的定位克氏针4将定位器5固定在目标骨3的预定截骨位置处;

E:在两个滑动块的限位通孔10内插入辅助克氏针,然后将两个滑动块反向滑动,使得限位通孔10内的辅助克氏针到达目标骨3的边缘,从而使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9覆盖目标骨3的截骨路线,两个滑动块上的截骨导向通槽9形成摆锯槽;

F:将螺栓54拧紧,使螺栓54的头端与导槽52内的导块8相抵,从而将滑动块与定位器5相对固定;在摆锯槽中插入摆锯,在摆锯槽的导向下进行截骨。

在上述定位过程中,首先利用两枚定位克氏针4在狭小的微创面上进行初步定位,使得两枚定位克氏针4的连线大致垂直于目标骨3的长轴,然后再利用微创截骨定位导向装置的辅助杆22进行精确定位,由于辅助杆22的长度大大长于定位块1的长度,因此通过C型臂透视时,能够更精确地检查出辅助杆22的轴向是否与目标骨3的长轴平行,如果辅助杆22的轴向与目标骨3的长轴平行,就代表定位块1两端通孔11的连线(即两枚定位克氏针4的连线)与目标骨3的长轴平行,实现了精确定位,医生可以根据两枚定位克氏针4的连线进行相应的截骨手术。

将定位块1与定位杆2可拆卸的连接,有利于在定位过程中更方便地查看定位块1的长轴是否与目标骨3的长轴垂直,避免因定位杆2的遮挡而导致定位块1的位置观察不清,待定位块1的位置大致确定后,再将定位杆2与定位块1连接固定,即可以利用定位杆2精确检查定位块1的位置是否准确。

在截骨过程中,导向装置只需要两枚定位克氏针4进行固定定位,不仅固定方便,而且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于微创条件下作业;两个滑动块的截骨导向通槽9形成了长度可调、两端封闭的摆锯槽,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来调节长度,精确控制截骨的位置、长度和方向,有利于提高截骨的精确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