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及其颅骨钻孔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逐渐步入老龄化,高血压患者并颅内出血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重症颅内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颅内病灶微创清除技术重点之一是病灶的准确定位,定位方法也是微创手术的难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可以简单准确定位颅内病灶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且不需要复杂计算颅内病灶的位置、定位精确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骨钻孔定位装置,本装置具有安装稳定、不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对于颅内病灶的定位精度高且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其包括支撑架、至少三个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定位块、活动连接于支撑架的穿刺机构、活动且可分离设置于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参考针以及锁固所述定位块于支撑架的第一锁定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三个定位块在支撑架上的滑动轨迹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相互螺接的螺纹件和第一锁定块,所述螺纹件包括第一螺纹杆和设在第一螺纹杆端部的抵接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支撑架并与第一锁定块螺接。
进一步地,该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通过颅骨钉固定于颅骨,所述定位块设有用于固定颅骨钉的锁合扣,所述锁合扣包括铰接于定位块的压合件和与压合件卡接的锁合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参考针活动且可脱离的设置于所述定位套。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架的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块的第二滑块、铰接于第二滑块的第一转动块和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块的第二转动块、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于支撑架的第二锁定件、固定所述第二滑块于第一滑块的第三锁定组件、固定第一转动块于第二滑块的第四锁定件、固定第二转动块于第一转动块的第五锁定组件、活动且可分离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块的钻头以及固定所述钻头于所述第二转块的第六锁定件。
为了实现另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包括上述所述的颅内病灶定位装置和头围套,所述头围套的外壁上设有相互平行的多条标记线,所述标记线涂覆有反光涂层;每一个所述标记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容纳颅骨钉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内套设有一个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于颅骨钉外。
进一步地,所述头围套设有用于调节头围套内径的调节扣。
进一步地,所述头围套的内壁设有缓冲垫和用于容纳患者耳廓的耳廓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该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通过在支撑架上滑动设置定位块和穿刺机构,利用定位块作为确定患者颅内病灶的参考点,将支撑架固定到患者头部后进行CT扫描,可以得到定位块和颅内病灶的相对位置,从而在颅外模拟穿刺的角度和距离,通过定位块和病灶点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穿刺机构的穿刺角度和穿刺距离,该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在定位患者颅内病灶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且定位精度较高;
其二:该一种颅骨钻孔定位装置,增加了头围套辅助对患者头部进行CT扫描,可以更加精确得到患者颅内病灶的所在平面,可以提高在颅外模拟钻孔的精度,利用定位块与颅内病灶的相对位置确定穿刺机构的穿刺角度和穿刺距离,该装置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计算,且定位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支撑架、定位块和穿刺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块装设定位参考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穿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头围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支撑架;110、第一条形孔;120、第二条形孔;130、第四条形孔;140、滑轨;200、定位块;210、定位套;211、定位参考孔;220、锁合扣;221、压合件;222、锁合块;223、第一夹持面;224、第二夹持面;231、第一锁定块;240、第三条形孔;300、穿刺机构;310、第一滑块;320、第二锁定件;330、第二滑块;340、第三锁定组件;341、第三螺纹杆;342、第三锁定块;350、第一转动块;360、第四锁定件;370、第二转动块;371、定向孔;372、第六锁定件;380、第五锁定组件;381、第五螺纹杆;382、第五锁定块;400、头围套;410、调节扣;420、耳廓槽;430、标记线;440、定位孔;450、固定套;460、缓冲垫;500、定位参考针;600、钻头;700、颅骨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其包括支撑架100、三个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00的定位块200、活动连接于支撑架100的穿刺机构300、活动且可分离设置于所述定位块200的定位参考针500以及锁固所述定位块200于支撑架100的第一锁定组件。支撑架100呈半圆形,通过定位块200将支撑架100固定于患者头部时,半圆形的支撑块可以与患者头部凹凸适配,从而使支撑架100固定于患者头部时更加稳定。当需要将支撑架100固定于患者头部时,可以将定位参考针500从定位块200上面取下,当需要定位时在把定位参考针500装到定位块200上,使用非常方便。第一锁定组件可以对定位块20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确定参考点,有利于提高定位的精度。
使用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时,使用时,根据患者首次CT图像初步确定患者血肿最大层所在的位置平面a,然后在患者头部位于平面a的位置上打上三颗颅骨钉700(参照图5)作为参考点c1、参考点c2、参考点c3,这里的颅骨钉700用于与定位块200固定连接;CT扫描患者头部由参考点c1、参考点c2、参考点c3形成的平面进行获得二次CT图像,在二次CT图像上确定患者血肿的位置即病灶点e和三个颅骨钉700的位置参考点c1’、参考点c2’、参考点c3’,测量得到病灶点e分别至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的距离d1和d2;接着调整定位块200的位置,将三个定位块200分别与三个颅骨钉700连接,此时其中两个定位块200分别与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重合;将支撑架100从患者头部取下,选取两根定位参考针500分别安装到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对应的定位块200上,两个定位参考针500凸出于定位块200的长度分别为d1和d2,使两个定位参考针500在由三个定位块200所共存的平面上摆动,两个定位参考针500可以在支撑架100内部形成一个交点e’。通过颅外两个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从而模拟得到颅内的病灶点的位置,这里得到的交点e’相当于病灶点e;接着调整穿刺机构300使穿刺机构300对准交点e’,得到穿刺角度和穿刺距离并记录,最后将支撑架100安装到患者头部原先的位置,并采用穿刺机构300先前记录的穿刺角度和穿刺距离进行穿刺。通过该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可以高精度定位到颅内病灶点,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灶点进行精确穿刺排出颅内的淤血。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定位的精度,保证定位参考针500在摆动时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三个定位块200在支撑架100上的滑动轨迹位于同一平面。此处可以在支撑架100上开设第一条形孔110,使三个定位块200均滑动设置在第一条形孔110内。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相互螺接的螺纹件(图中没有显示)和第一锁定块231,所述螺纹件包括第一螺纹杆和设在第一螺纹杆端部的抵接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所述定位块200和支撑架100并与第一锁定块231螺接。
具体地,支撑架100上开设有与第一条形孔110相连通的第二条形孔120,定位块200设有第三条形孔240且第三条形孔240的开口方向与第二条形孔120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二条形孔120和第三条形孔240,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凸出于第二条形孔120开口两端,第一螺纹杆的抵接部抵接第二条形孔120开口的一端,第一锁定块231与螺纹杆远离抵接部的一端螺纹连接,定位块200可以沿第一条形孔1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滑动,转动第一锁定块231可使第一锁定块231和抵接部分别抵接支撑架100,进而对定位块200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通过颅骨钉700(参照图5)固定于颅骨,所述定位块200设有用于固定颅骨钉700的锁合扣220,所述锁合扣220包括铰接于定位块200的压合件221和与压合件221卡接的锁合块222。定位块200上设有一个凹形的第一夹持面223,这里的压合件221为设有第二夹持面224的弹性片,这里的锁合块222设有凹槽供压合件221自由端卡接配合。压合件221卡接到锁合块222时,颅骨钉700可以被夹持固定于定位块200的第一夹持面223和压合件221的第二夹持面224之间。这里的颅骨钉700为钛合金材质的螺纹钉,为了使颅骨钉700被压合固定于压合件221和定位块200之间更加稳定,颅骨钉700的尾部设有一个直径大于颅骨钉700直径的固定块。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定位块200设置有定位套210,所述定位参考针500活动且可脱离的设置于所述定位套210。这里的定位套210转动设置于定位块200的第一夹持面223处,定位套210上开设有供定位参考针500滑动穿过的定位参考孔211,这样定位参考针500可以以定位套210为摆动中心进行摆动,有利于定位参考针500在三个定位块200形成的平面内摆动,进而确定交点e’;同时也可以将定位参考针500从定位套210内脱离,方便支撑架100固定于患者头部。
具体地,支撑架100还设有用于供定位参考针500穿过的第四条形孔130,当定位参考针500分别穿过第四条形孔130和定位参考孔211并且以定位参考孔211摆动时,所有定位参考针500的摆动轨迹位于同一平面。通过第四条形孔130和定位参考孔211对定位参考针500的摆动进行限制,使定位参考针500的摆动轨迹位于同一平面,使定位参考针500摆动得到的交点e’与病灶点e的误差减小,进而提高穿刺机构300的定位精度。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穿刺机构300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00的第一滑块31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块310的第二滑块330、铰接于第二滑块330的第一转动块350和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块350的第二转动块370、固定所述第一滑块310于支撑架100的第二锁定件320、固定所述第二滑块330于第一滑块310的第三锁定组件340、固定第一转动块350于第二滑块330的第四锁定件360、固定第二转动块370于第一转动块350的第五锁定组件380、活动且可分离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块370的钻头600以及固定所述钻头600于所述第二转块的第六锁定件372。支撑架100上设有滑轨140(参照图3),第一滑块310可以沿滑轨140滑动;第一滑块310上设有条形阶梯孔,第二滑块330可以沿条形阶梯孔在第一滑块310上滑动;第一转动块350铰接于第二滑块330,这里的铰接为360°铰接,第二转动块370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块350,这样可以方便调节钻头600的位置。
具体地,这里的第二锁定件320为第二螺纹杆,第一滑块310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转动第二螺纹杆可使第二螺纹杆的端部抵接滑轨140,进而对第一滑块310进行固定。这里的第三锁定组件340为第三螺纹杆341和第三锁定块342,第三螺纹杆341穿过于条形阶梯孔且两端凸出于条形阶梯孔,第三螺纹杆341的一端与第一转动块350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锁定块342螺纹连接,转动第三锁定块342可以使第三锁定块342抵紧第一滑块310,使第二转动块330抵紧条形阶梯孔的底部,进而对第二滑块330进行固定。这里的第四锁定件360为第四螺纹杆,第二滑块330上设有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杆与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转动第四螺纹杆可使第四螺纹杆的端部抵第一转动块350,进而对第一转动块350进行固定。这里的第五锁定组件380为第五螺纹杆381和与第五螺纹杆381螺纹连接的第五锁定块382,第五螺纹杆381一端与第一转动块35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370转动连接,转动第五锁定块382可使第五锁定块382抵接第二转动块370,进而对第二转动块370进行固定。第二转动块370设有一个用于供钻头600插接配合的定向孔371,第二转动块370还设有一个与定向孔371相通的第六螺纹孔,这里的第六锁定件372为与第六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六锁定杆,转动第六锁定杆可使第六锁定杆端部位于定向孔371内。当钻头600插入定向孔371且钻头600的头部抵接交点e’时,转动第六锁定杆可以使第六锁定杆端部抵接钻头600,对钻头600进行固定,方便测量钻头600伸出定向孔371的长度,避免测量穿刺长度时钻头600发生移动,造成测量误差,进而提高定位精度。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颅骨钻孔定位装置,该颅骨钻孔定位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颅内病灶定位穿刺装置,还包括一头围套400,所述头围套400的外壁上设有相互平行的多条标记线430,所述标记线430涂覆有反光涂层;每一个所述标记线430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容纳颅骨钉700的定位孔440。头围套400用于套接在患者头部,并采用颅骨钉700从定位孔440插入患者头骨进行固定。每条标记线430之间的间距大致与CT扫描的间距相等,标记线430用于CT扫描时做参考线。
为了方便在不取下颅骨钉700的情况下将头围套400从患者头部取下,所述定位孔440内套设有一个固定套450,所述固定套450套设于颅骨钉700外。当需要取下颅骨套时,先把固定套450从定位孔440内移除,此时颅骨钉700与定位孔44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取下头围套400时不易使定位孔440的内壁触碰到颅骨钉700,避免是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所述头围套400设有用于调节头围套400内径的调节扣410,这里的调节扣410为市场上的浦头卡扣,调节扣410可以使头围套400固定于患者头不是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拆卸。
为了提高患者戴上头围套400的舒适感,所述头围套400的内壁设有缓冲垫460和用于容纳患者耳廓的耳廓槽420。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一种颅骨钻孔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1:根据患者首次CT图像初步确定患者血肿最大层所在的位置平面a,将头围套400套设在患者头部,调整头围套400以使其中一条标记线430b与平面a重合,调整调节扣410以使头围套400固定在患者头部;
步骤2:根据步骤1选择位于标记线430b上的三个定位孔440,并在所选择的定位孔440内分别插入固定套450,然后从每个固定套450的位置处往患者头部打上颅骨钉700作为参考点c1、参考点c2、参考点c3;
步骤3:从标记线430b处对患者进行CT扫描获得二次CT图像,在二次CT图像上确定患者血肿的位置即病灶点e和三个颅骨钉700的位置参考点c1’、参考点c2’、参考点c3’,测量得到病灶点e分别至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的距离d1和d2;
步骤4:分别取出定位孔440中的固定套450,打开调节扣410,将头围套400从患者头部取下,接着调整支撑架100上定位块200的位置,通过定位块200上的锁合扣220夹持颅骨钉700将支撑架100固定到患者头部,调节第一锁定组件对定位块200进行固定,此时其中两个定位块200定位套210的位置分别与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重合;
步骤5:逐一打开锁合扣220,将支撑架100从患者头部取下,选取两根定位参考针500分别插接参考点c1和参考点c2对应的定位块200的定位套210内,两个定位参考针500的一端位于第四条形孔130内,两个定位参考针500远离第四条形孔130的一端凸出于定位套210的长度分别为d1和d2,同时摆动两个定位参考针500,参考针远离第四条形孔130的端部会在支撑架100内部形成一个交点e’;
步骤6:在定向孔371内插入一个钻头600,根据步骤五得到的交点e’调节穿刺机构300,使钻头600的端部与交点e’重合,然后调节穿刺机构300对定向孔371进行定位,此时定向孔371开口朝向即为钻头600的钻孔方向,量取钻头600的端部至定向孔371开口处的长度d3即为穿刺距离;
步骤7:将定位块200上的定位参考针500和穿刺机构300上的钻头600取下,然后将装置重新固定到患者头部,此时支撑架100的固定位置与步骤4中的支撑架100的位置相同,接着通过定向孔371朝患者头部钻孔,钻头600伸出定向孔371的长度为d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