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6288发布日期:2019-09-25 00:20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



背景技术:

吸痰操作是医院中一种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用来清除存在于患者咽部或气管中的痰液或其它分泌物。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吸痰管是侧壁开有小孔的管,使用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进行负压吸引时,吸痰管开口端或管侧壁的孔会贴在气管粘膜上,造成粘膜充血水肿,进而阻塞气道。

因此,急需一种避免吸痰管开口端和侧壁吸孔与气管粘膜直接接触,减少对粘膜造成损伤的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吸痰管开口端或管侧壁的孔会贴在气管粘膜上,造成粘膜充血水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具有避免吸痰管开口端和侧壁吸孔与气管粘膜直接接触,减少对粘膜造成损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包括吸痰管管体、吸痰球和侧吸孔,所述吸痰管管体一端连接有空心的所述吸痰球,所述吸痰管管体和所述吸痰球相连通,所述吸痰管管体与所述吸痰球连接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侧吸孔;所述吸痰球上设有端吸孔和连通孔,所述吸痰管管体的端部与所述连通孔的孔壁相连接,所述吸痰管管体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吸痰球相连通,所述端吸孔和所述连通孔的中轴线相同;所述吸痰球包括球形的支撑层和球形的软质层,所述软质层固定在所述支撑层的外壁上。

使用时,将所述吸痰球顺着口腔、气管插管或鼻腔插到气管内,所述吸痰管管体另一端连接有锥头,锥头与吸引连接装置连接,吸痰时,痰液从端吸孔进入所述吸痰球内,再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内,痰液可从侧吸孔直接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内,所述吸痰球的设置可避免所述侧吸孔与气管粘膜直接接触,减轻对气管粘膜的损伤,所述吸痰球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从所述端吸孔进入的痰液在所述吸痰球内暂存,所述支撑层的设置可以对所述吸痰球内腔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软质层避免与所述吸痰球直接接触的粘膜划伤。

优选的,所述端吸孔的孔壁为弧形壁。

优选的,所述侧吸孔的数量不少于2个。

优选的,所述侧吸孔在所述吸痰管管体与所述吸痰球连接处的外壁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塑料,所述软质层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所述吸痰球顺着口腔、气管插管或鼻腔插到气管内,所述吸痰管管体另一端连接有锥头,锥头与吸引连接装置连接,吸痰时,痰液从端吸孔进入所述吸痰球内,再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内,痰液可从侧吸孔直接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内,所述吸痰球的设置可避免所述侧吸孔与气管粘膜直接接触,减轻对气管粘膜的损伤,所述吸痰球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从所述端吸孔进入的痰液在所述吸痰球内暂存,所述支撑层的设置可以对所述吸痰球内腔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软质层避免与所述吸痰球直接接触的粘膜划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吸痰管管体;2、吸痰球;21、端吸孔;22、连通孔;23、支撑层;24、软质层;25、弧形壁;3、侧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无损伤吸痰管,包括吸痰管管体1、吸痰球2和侧吸孔3,所述吸痰管管体1一端连接有空心的所述吸痰球2,所述吸痰管管体1和所述吸痰球2相连通,痰液从端吸孔21进入所述吸痰球2内,再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1内,所述吸痰管管体1与所述吸痰球2连接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侧吸孔3,痰液可从侧吸孔3直接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1内,所述侧吸孔3的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侧吸孔3在所述吸痰管管体1与所述吸痰球2连接处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吸痰球2上设有端吸孔21和连通孔22,所述吸痰管管体1的端部与所述连通孔22的孔壁相连接,所述吸痰管管体1通过所述连通孔22与所述吸痰球2相连通,所述端吸孔21和所述连通孔22的中轴线相同,所述端吸孔21的孔壁为弧形壁25,所述弧形壁25进一步避免所述端吸孔21孔壁与气管粘膜接触时对气管粘膜造成损伤;所述吸痰球2包括球形的支撑层23和球形的软质层24,所述软质层24固定在所述支撑层23的外壁上,所述支撑层23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塑料,所述软质层24的材质为硅胶。所述支撑层23的设置可以对所述吸痰球2内腔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软质层24避免与所述吸痰球2直接接触的粘膜划伤。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使用时,将所述吸痰2球顺着口腔、气管插管或鼻腔插到气管内,所述吸痰管管体1另一端连接有锥头(图中未示出),锥头与吸引连接装置连接,吸痰时,痰液从端吸孔21进入所述吸痰球2内,再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1内,痰液可从侧吸孔3直接进入所述吸痰管管体1内,所述吸痰球2的设置可避免所述侧吸孔3与气管粘膜直接接触,减轻对气管粘膜的损伤,所述吸痰球2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从所述端吸孔21进入的痰液在所述吸痰球2内暂存,所述支撑层23的设置可以对所述吸痰球2内腔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软质层24避免与所述吸痰球2直接接触的粘膜划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